克緹有望獲牌 解讀克緹的中國大陸直銷市場
發布: 2008-03-16 22:12:09 作者: 周意立 來源: 《中國直銷》

克緹(中國)向中國商務部提交了直銷申請已有一年余,雖然我們聽不到任何關于商務部同意其開展直銷業務的消息,但是克緹的直銷及加盟業務卻做得如火如荼。最近,關于克緹搶線的消息也此起彼伏。記者做了較為深入的調查,并采訪了相關知情人,以期望得到更為確切的消息。
在國內直銷界,可能不少人對克緹公司并不了解,甚至沒有聽說過,這或許和克緹公司的低調策略有關。然而,克緹在整個大中華區卻做的非常好。特別是在海峽對面的臺灣,克緹已經是數一數二的直銷企業。
總裁陳武剛于1989 年以半百之齡,創立克緹國際行銷事業,獨創了三銷合一(直銷、多層次直銷、連鎖加盟)之行銷精神,成功突破直銷無店鋪行銷的規范,并以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在臺灣創下直銷業界輝煌成績。
克緹的中國大陸直銷
低調的克緹,在臺灣卻有著這樣那樣讓人羨慕的直銷業績,當然,在中國大陸,它的光環依然存在。
克緹進入中國已有十余年(1997年進入中國大陸地區,前身為上海瑪婷日用品有限公司),其直銷的開展以加盟店為主,而加盟店里主要以產品的銷售為主,美容院的服務則很多時候以“買產品送服務”的形式免費提供。
克緹表面上看,只是簡單的加盟店經營模式,卻一樣的有產品的銷售和銷售人員的分級。克緹的產品銷售主要通過加盟店銷售,通過美容院的美容老師在推廣。加盟店有著向下一級推廣的任務,可以通過自己發展的加盟店“升級”至各級別。
從美容院里的美容顧問老師,到資深,到店長,再到區域督導,地區督導,以至于全國督導。一次投入,到后來在業績基礎上的晉升,已經呈現出明顯的直銷模式。
然而,正如許多直銷企業一樣,在申請直銷牌照未獲批之前,都不會有太大肆的宣傳。即使自己的直銷事業發展已具相當規模。克緹也是一樣。
盡管在中國,我們卻看不到太多克緹的宣傳,除了在上海的大幅廣告和上海舉辦的“上海藝術節”以外,在全國各地都看不到它任何的大勢宣傳。然而克緹的美容院加盟店,卻在全國鋪開來(據消息人士稱,全國的加盟店超過5000家),在各大城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甚至連著名影星張國立和鄧婕夫婦都在北京亞運村都開了一家克緹店,韓紅也有加盟。然而就在這加盟店的背后,我們卻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
克緹產品差價
據知情人向記者透露,克緹的店鋪一般開在比較繁華的地段或高檔小區內,因為克緹的產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昂貴的,甚至有些產品的價格可與蘭蔻和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相比。克緹在價格上幾乎沒有亮點,而產生于內部的一些原因也更使得克緹的價格沒有任何優勢,而也成為克緹加盟商頭痛的一件事。
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由于現在克緹存在兩個生產基地,即臺灣產品基地和上海產品基地。這樣便造成了經銷商從特有的渠道,從臺灣以較便宜的價格進貨。而眾多得到廉價產品的經銷商或供貨商則在網上開始擺攤,以較低的價格出售克緹的產品。克緹中國因此發出嚴正申明,不向在非克緹加盟店購買的產品做保證,并且各加盟店開業不為非加盟店購買的產品的顧客提供服務,并不保證這些產品的真偽。
克緹的進貨制度上,也有著其固有的模式。即原則上按照最低折扣5.88折出貨,對于每月進貨量大于5000元的,可以按照5.8折的折扣出貨。實際進貨時必須以7.5折進貨,在完成了業績后第二月以返現的形式抵扣上月折扣,這樣便牢牢地抓住了加盟商。而當有些地區督導或者全國督導在進貨后,并不用去操心賣出產品,因為按照自己發展加盟商的獎金和向下級提取的分成已經足夠,自己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經營自己的店鋪。他們可以利用網絡以更低折扣出售自己的產品,這樣也造成了克緹產品的價格上的混亂。
直銷制度
克緹以加盟方式為基礎,每個加盟商加盟后可以擁有自己的美容院,并成為店長,首次投入約為十幾萬,其中包括6.5萬元的首次進貨與1.5萬元的加盟金。而在繳納加盟金后,每個店鋪有4個培訓名額,可去上海培訓,考核合格后頒發證書。
加盟商加盟后,除了經營自己的美容院外,還需要發展下一級加盟店。對于加盟店,克緹有自己的考核機制,即一般加盟商(專門級店)在半年內的銷售達到10萬元并且已經發展兩家以上的加盟店后,可以升級為指導級店,而且可以從其下的加盟店處提取獎金;半年內指導級店達到70萬元的銷售額并且已經發展五家以上加盟店后,可升級為區域督導。而如果每月的進貨量達不到相關要求,則可能受到降級的處罰。
克緹的大陸政策除了低調,還有一個就是制度不穩定,不僅是上面提到的進貨制度,還包括獎金制度、人員制度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首先公司在考核店鋪上更加嚴格了。以前申請開店的條件是在3公里以內的繁華小區內,后來變為1公里,最新的政策則變成了700米。而從店鋪的地址、裝潢和經營理念上,公司的考核也逐步嚴格。
其次是對加盟商的政策上。公司以前在每個加盟商發展下一家加盟商時,會有5000元的獎金,而現在據傳已經取消,降低了加盟商的激情,而知情人電話至上海克緹,卻被告之沒有取消;從“升級”的步驟上,公司直接取消了“區域督導”一級,即直接從指導級店向地區督導“升級”,加重了加盟商的壓力;從每個月按照層級遞增的出貨要求到現在的不管任何級別每個月的進貨量都是10000,如果不能完成,不光會受到降級的危險,而且連續三個月不能完成這個要求,則只能以7.5的折扣拿貨,且次月沒有返點,使得加盟商們壓力越發增大。
對于加盟商的進貨量,克緹也有嚴格的制度,如果一般加盟商月進貨量規定為5000元,而指導級店月進貨量低于1萬元時,會自動降級為一般加盟商(專門店),督導級店月進貨量低于2萬元時,則自動降為指導級店。現在這一制度也有了改變,即標準定為指導級店以下每月進貨量統一為10000元,督導及以上為2.5萬元。
再有,在獎金分配制度上,克緹采用分級提取的方法。開始每一級在完成自己任務量的同時,可以向下級提取分成,可按5%-8%的比例來提取,而總的層數不限制,并且設立績優目標獎,每個月團隊完成30萬以上業績,可以有1.2%的獎金。最新的制度將層數定為4級。
據稱,克緹的制度在最近三四年間已經改變了數次。制度的常變,使加盟商抓不住公司的政策,時常亂了軍心,也影響了業績。
克緹搶線
直銷企業的團隊都會存在一個搶線的問題,因而,開始踏足直銷后的克緹也就不能避免的觸及到這一問題。
陳武剛先生的克緹直銷事業仍在臺灣發展良好,甚至在臺灣已經超過安利,成為臺灣第一大直銷公司。中國大陸區的業務則主要由其女陳碧華主控。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總部設在上海,并有上海的生產基地。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得的消息稱,重慶區本來屬于北京線。后來出現一蔡姓臺灣人,此人在臺灣本是做旅游業,但是看到中國大陸區的巨大市場,便加盟大陸克緹,并入駐重慶。而此后,重慶出現了較大的賣線現象,整個重慶地區的跳線情況嚴重,瞬間即被賣與此臺灣人。蔡給下面的加盟商稱,他們跟臺灣一樣,都是屬于國王體系。在跳線中有一個重要人物,即重慶的經銷加盟商廖旭。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廖旭在整個重慶地區的跳線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自己在跳線后卻也沒有太多的關心加盟的業務,公司會議也多次沒有參加。記者聯系了廖旭,但由于其私人原因,沒有能接受記者的采訪。而記者在知情人處得知,廖旭成為此次賣線的主力軍,甚至排開了其上級,直接將重慶整條直銷線賣與臺灣人,而此后,臺灣人又排開了廖旭,直接從廖旭下面拉人過去。
在搶線中受到沖擊的則是原來的區域督導,現任地區督導的王宏。記者聯系克緹上海公司的電話,總機轉接被告之不能查到此人的電話,甚至被告之沒有聽過此人。而據記者了解到的消息,王宏在此次跳線事件中損失最大,不光失去了重慶線,而且自己的業績也隨之大步下滑。
跳線后,整個克緹加盟商都發出了巨大的抱怨聲。各種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加盟商們得不到自己應得的利益,而制度的更改迭替,也讓加盟商們沒有安全感,覺得沒有穩定性。
重慶的搶線只是一個小范圍的現象,但是我們可以從這里折射全國,克緹的直銷事業在大陸的發展還需要更多的用心。
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克緹在重慶的業務開始走下坡路,很多人不愿意去發展下線加盟店,只顧自己把自己的美容院做好,有時候算下來還能差強人意,甚至比發展加盟店拿到的獎金還要多。
珠海一位做克緹的臺灣人告訴記者,珠海的克緹表面上看起來很光鮮,而實際上也危機四伏,很多人都不想干了。
記者從當事人處得知,現在重慶的加盟商都在觀望,而倒閉的也不在少數。觀望的人都盯著商務部的那張牌照,“可能到時候牌照下來后會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