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企業慈善捐贈慢在哪里
發布: 2010-04-04 21:13:33 作者: 吳垠 來源: 當代直銷

另外一個靶子是總部設在美國加州普萊森頓市的嘉康利公司。5月23日,嘉康利總部向災區捐贈價值238萬元人民幣的現金、個人護理品和營養棒。
嘉康利公司在官方網站上刊登的地震捐贈的新聞,令諸多熱衷評論直銷公司不作為的人們,看到了跨國直銷企業的另一面。行業人士提議,跨國企業真的需要想好自己在這次地震捐贈中做些什么,有哪些符合自身企業特色文化的東西可以借助此次捐助機會在中國發揚光大。
事實上,嘉康利員工、成員和經銷商當時做了一個計劃,通過非營利組織“嘉康利關愛基金”為救援工作提供幫助。嘉康利關愛地震基金會組織募集資金,向地震受害者提供急需的救災品和營養品并參與災后的援助工作。嘉康利選擇了歷史悠久并擁有豐富災后救援經驗的美國慈善組織Feed the Children作為合作伙伴,來協助嘉康利產品的運輸及發送。但這些都沒有及時、很好地向中國民眾傳達。
被誤解的“鐵公雞”民眾印象
到目前為止,來自瑞典的企業歐瑞蓮,其官方網站上還找不到關于地震公益的只言片語。
倒有好事者搬出了一段場景性的描述,來折射歐瑞蓮企業高層得知四川地震后的反應:
5月12日14點28分,歐瑞蓮(中國)公司高層正在開會。震后幾分鐘,得知是發生地震,歐瑞蓮總裁歐拉·斯榮博格當即電話詢問四川的行政員工以及銷售人員是否安全。無奈,當地的通訊全部中斷。晚些時候,通訊恢復,歐拉·斯榮博格對災區的員工及銷售人員及時表達了公司的慰問。
5月13日,歐瑞蓮(中國)公司行政員工自發地組織了捐款,同時,經與銷售員工協商,公司決定從5月15號到5月31號止,將從每個訂單中拿出10元作為災區捐款。記者從歐瑞蓮公司獲悉,歐瑞蓮員工的首筆款項已經交給四川省紅十字會。
但目前歐瑞蓮的捐贈數額還是個神秘的數字,記者致電四川省紅十字協會,紅十字協會工作人員稱數字涉及到該公司的形象,暫不方便公布,但這個款項主要來源于公司員工以及經銷商的募集總和,從瑞典總部的集中撥付還沒有消息。
有相關報道稱,歐瑞蓮(中國)總裁歐拉·斯榮博格也每天關注中國的災情。據悉,作為世界兒童基金會成員之一,歐瑞蓮公司已經打報告到總部申請特批救災款項用于此次救助災區兒童了。
這樣的消息面很像諾基亞副總裁蕭潔云遭遇到的難題,打報告申請特批救災款項需要時間,而跨國企業中國區也有很多難處,自己一時拿不出來那么多錢。“我不可能第一時間飛到芬蘭去向總部解釋為什么需要這么多錢。”
由于民意在這場災難面前,表現出強烈的自尊心,很多人士認為跨國企業不捐款是不想承擔責任,有悖于中國人民的“道義”的價值觀。
例如在《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數十家跨國公司中,無一例外地表示,“捐款需要與總部溝通,而且第一筆只能根據當時的災情確定,后續的才能就嚴重程度繼續申請”。阿斯利康的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吳浣苓告訴記者,她就是在5月13日先自行動用了100萬元的應急資金,同時開始向總部申請后續的600萬元善款的。
歐瑞蓮(中國)的情況與之類似,申請善款的報告提交上去了,但“要等待總部特批的報告需要時間”。但還有一個更具體的原因是,歐瑞蓮在華開展直銷業務已近兩年,到目前為止仍然處于虧損狀態,公司沒有足夠的預備金應對這些突發的公共慈善與捐贈救助。這就從根本上造成了諸多直銷企業“鐵公雞”的行業民眾印象。
很不幸,歐瑞蓮、嘉康利、美樂家等企業被誤當成了此次的“鐵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