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舒泊闌生活百科
發布: 2012-04-06 17:58:42 作者: 理君 來源: 中國直銷網

皮膚瘙癢是指無原發皮疹,但有瘙癢的一種皮膚病。皮膚瘙癢癥屬于神經精神性皮膚病,是一種皮膚神經官能癥疾患。臨床上將只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皮膚損害者稱之為瘙癢癥。屬中醫“癢風”的范疇。皮膚瘙癢分普通型和過敏型。可全身發生,尤以面、背和四肢為多。普通型皮膚瘙癢一般是皮膚太干燥造成的,可以口服魚肝油丸、多種維生素片等,使用西藥要必須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指導,不可盲目自行用藥,尤其是含激素類的藥物。
皮膚瘙癢是一種自覺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損害的皮膚病。臨床上可分為全身性皮膚瘙癢和局限性皮膚瘙癢,后者多局限在肛門和外陰部。全身性皮膚瘙癢常見原因為內分泌失調和冬季瘙癢,肝腎疾病、惡性腫瘤、以及精神性因素也可引起瘙癢,過度清潔皮膚造成皮膚脫脂干燥而產生瘙癢。常見癥狀有劇烈瘙癢:可見于全身或局限于肛門、陰囊或女陰部。為陣發性、癢感劇烈,常在夜間加重,影響睡眠。病人常用手抓撓不止;繼發性皮損:因抓撓過度而發生抓痕、血瘀,日久可出現濕疹化、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
皮膚瘙癢的分類、癥狀及病因
一.基本分類:
1.泛發性皮膚瘙癢
泛發性皮膚瘙癢癥患者最初皮膚瘙癢僅限局限于一處,進而逐漸擴展至身體大部或全身,皮膚瘙癢常為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由于不斷搔抓,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及苔蘚樣變化等繼發損害.
2.局限性皮膚瘙癢
局限性皮膚瘙癢癥發生于身體的某一部位,常見的有肛門痞癢癥、陰囊瘙癢癥、女陰瘙癢癥、頭部瘙癢癥等。
二.主要癥狀
1.全身性原發者,最初僅局限于一處,逐漸擴展至身體大部或全身。局限性者,發生于身體的某一部位,以肛門、陰囊及女陰等處多見。
2.無原發性皮炎,由于搔抓可引起皮膚上出現抓痕、丘疹、血痂、色素沉著、濕疹樣變及苔蘚樣變。
3.陣發性劇烈瘙癢,瘙癢發作常有定時的特點。此外,尚有燒灼、蟲爬及蟻行等感覺。
4.感情沖動、環境溫度變化及衣服摩擦等刺激,都可引起瘙癢發作或加重。
三.皮膚瘙癢是多種疾病征兆
瘙癢通常是由于皮膚疾病所引起。但有些瘙癢按皮膚病治療,卻久治不愈。即使暫時緩解,過不久又復發。所以,對那久治不愈、頑固廣泛的瘙癢,應考慮是由內臟和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常見的有:
肝膽系統疾病肝膽病的瘙癢癥狀出現較早,往往在冬季加重;几尾〉膽言袐D女和口服避孕藥的患肝病者,瘙癢發生率更高。
糖尿病一些隱性糖尿病患者,常常因瘙癢去作體檢才發現糖尿病。
造血系統疾病其特點是全身性或局部性瘙癢。溫水浴時瘙癢加劇,伴顏面潮紅,缺鐵性貧血患者有時也伴有瘙癢,一經糾正了貧血。瘙癢便消失。
慢性腎功能不全瘙癢在夏季加重,多在病情晚期出現。接受血液透析者,瘙癢發生率更高。
惡性腫瘤某些腫瘤與皮膚瘙癢有密切關系。當腦腫瘤病變侵及第四腦室底部時,常引起劇烈、持久的瘙癢,尤以鼻孔瘙癢為劇烈。何杰金氏病患者,腿部可發生持久的瘙癢。內臟的癌癥,如胃癌、腸癌、肝癌及卵巢癌、前列腺癌均可發生頑固性瘙癢。癌腫切除了,瘙癢即消失;當腫瘤復發前瘙癢又會出現?梢哉f瘙癢的出現也是腫瘤復發的信號。
四.病因
皮膚瘙癢癥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認為與某些疾病有關,如糖尿病、肝病、腎病等;同時還與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關,如寒冷、溫熱、化纖織物等。
皮膚瘙癢的病因
1.皮膚瘙癢的內因
⑴神經精神系統障礙
腦動脈硬化、脊髓癆、神經衰弱也可以發生全身性或限局性的皮膚瘙癢。在臨床上常見有神經官能癥病人有某種幻覺,認為皮膚內有蟲而覺癢,有的養成搔抓的習慣。
⑵內臟疾病
胃、腸、肝、腎等內臟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癥、肝臟病的病人,覺得常常有全身泛發的瘙癢;某些腫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蕈樣肉芽腫、及惡性淋巴瘤的病人發生皮膚瘙癢。
⑶內分泌的障礙
某些婦女在妊娠期常有瘙癢癥,一般在產后消失,月經紊亂或卵巢疾病常引起女陰瘙癢癥。老年人的皮膚瘙癢可能與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有關。甲狀腺疾病的病人可以有瘙癢癥。
2.皮膚瘙癢的外因:
⑴可以引起泛發性或限局性瘙癢
溫度的變化常常引起皮膚的瘙癢,冬季搔癢癥與夏季瘙癢癥的患者對氣候的變化極為敏感。被褥太熱,突然受熱或遇寒皆可能引起瘙癢的發作。
⑵機械性磨擦或理化因素的刺激也是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之一
例如某些人對羊毛敏感,某些堿性過強的肥皂,穿著化纖的毛織品等。
、怯上緞⑾x劑、除臭劑、染料等刺激物皆能使局部皮膚發癢。
除上述以外,皮膚瘙癢的原因還可能由病灶的感染、藥物、飲食(酗酒)、食物過敏及寄生蟲或真菌的感染均可引起全身性或限局性瘙癢。
3.疾病因
⑴膽酸濃度過高
膽酸在血中的濃度增高時,會沉積于皮膚,導致嚴重的皮膚瘙癢。因此,當皮膚發癢又發黃時,應到醫院檢查一下肝和膽,看是否患有膽結石。
血中鈣、磷過高血中的鈣、磷濃度過高也會出現皮膚發癢。如果此時皮膚較干燥,并同時伴尿頻、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樣,或尿少等情況,就要想到腎臟病的可能。慢性腎炎患者進入尿毒癥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膚瘙癢
⑵內分泌紊亂
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由于皮膚的血液循環加快,皮膚溫度增高,導致皮膚發癢,尤以睡覺后瘙癢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體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細菌和真菌感染,也會導致皮膚瘙癢
⑶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衰弱、大腦動脈硬化的病人,常發生陣發性瘙癢;腦瘤患者當病變浸潤到腦室底部時,也常引起劇烈而持久的瘙癢,且這種瘙癢僅限于鼻孔部位。
⑷某些淋巴系統腫瘤如葷樣肉芽腫、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癢。
因此,當皮膚瘙癢并伴有其他癥狀時,決不能等閑視之,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好到醫院查明原因,對癥下藥。
五.手部皮膚瘙癢的原因
其實這種季節變化引起的皮膚干癢癥最重要的要以預防為主,因為事前的預防往往比事后的治療要有效的多,也就是說在癥狀出現之前就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皮膚問題的出現。而預防皮膚干癢癥出現最關鍵的就是要維持皮膚滋潤,并減少角質層的水份及油脂散失,保護皮脂功能。
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洗澡時應選用溫和的最好是偏弱酸性的沐浴乳,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堿性香皂,因為即便是再中性的沐浴液相對與人體皮膚來講也是偏堿的。還應避免使用太熱的水洗澡,最好是采用與體溫相仿的水溫(不超過40度)。為了避免室內空氣干燥而引起的皮膚水分的蒸發,應當設法提高室仁度,通常濕度保持在50度左右會比較合適。如果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的話,建議可以在室內使用諸如空氣加濕器等設備;或者也可以采取經濟點的辦法,比如在室確胖眉概杷,或是放幾個魚缸及水養植物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保持室瓤掌濕潤度,幫助保持皮膚水分。每晚臨睡前還可以在床邊放上一小盆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濕作用,女孩子在季節交替之時,要注意皮膚的保濕工作,可極大程度的減少皮膚瘙癢的發生。
皮膚瘙癢的診斷檢查及治療
一.診斷檢查
1.皮膚瘙癢常為皮膚疾病的主要癥狀,有時可并有出疹、抓痕、血痂、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
2.根據病史、病情等進行診斷思考
⑴皮膚瘙癢為突出表現,全身可無明顯不適者,多為皮膚科疾病。
、埔蚴澄、藥物、蟲毒或其他物質過敏、侵襲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瘡、藥毒、粉花瘡、食魚蟹中毒、野屎風、水毒、沙虱病、惡蟲叮咬等,一般可通過病史詢問而明確診斷,且多伴有瘙癢、風團、水腫等癥。
、悄昀象w弱、氣血虧虛者,其皮膚瘙癢,多為血虛風燥。
⑷由情緒波動而引發皮膚瘙癢,多為肝郁血虛。
3.皮膚?茩z查,免疫生化實驗檢查,如過敏實驗、致敏實驗等,可以有助于明確診。
二.治療方法
主要有飲食療法、藥物療法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肝膽疾患、習慣性便秘、糖尿病等。同時應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1.首先應去除病因,如因風寒或暑熱而致者,應調適寒溫,避免暑熱及寒冷刺激;如對食物誘發者,當忌油膩酒酪、魚蝦海味等。
2.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不用堿性強的肥皂洗浴。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避免羽絨、尼龍及毛織品衣服貼身穿戴。
3.陰癢患者,應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切忌搔抓不潔。不濫用強刺激的外涂藥物。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防患于未然。平時情緒逸怡,忌憂思惱怒,精神力求欣快。
4.治療皮膚瘙癢常用西藥抗組胺藥、鈣劑及激素等。由于這些藥物禁忌多,常引起嗜睡、乏力及其他副反應,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慢性病人很難堅持治療。
5.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烊速消治療應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之功效。皮膚瘙癢治療比較困難,不易根治。目前最好的辦法是藏藥紫草露治療。每日3-4次,治療徹底。
三.外用藥方
外用藥方面就情況就比較復雜了,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來酌情選用藥物。
1.面部的皮膚瘙癢
一般來說,如果是面部的皮膚瘙癢,可用4-6層浸滿3%濃度硼酸溶液的紗布,在面部進行濕敷,持續時間約為1小時,然后薄薄的涂上一層艾洛松軟膏,每天使用一次。此類外用藥有收斂、保護皮膚作用,還有抗過敏、消退紅疹作用,對面部皮膚無不良刺激,不會發生面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皮質激素類副作用。另外,在治療期間必須停用所有護膚品。
2.頸部后側、背部、四肢、手背、足背
皮膚瘙癢如果發生在頸部后側、背部、四肢伸側、手背和足背等部位,皮炎平軟霜、無極膏、抗敏止癢水等藥物。此類藥物有神經麻痹性止癢和抗過敏作用,不過對皮膚刺激性也比較強,由于上述部位的表皮角質層比較厚,所以比較可以耐受此類藥物對皮膚輕微的不良刺激,可選用中藥烊速消。
3.胸部、腹部、臀部
皮膚瘙癢發生在頸部前側、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側,可選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此類藥物對皮膚有安撫、保護、涼爽止癢作用,無刺激性。因為這些部位表皮的角質層比較薄,不能選用以酒精為溶劑的藥水,例如抗敏止癢水、皮炎寧酊等。
4.腋下、臍周、腹股溝
皮膚瘙癢發生在腋下、臍周、腹股溝、外陰部、肛門,可選用復方咪康唑軟霜、派瑞松霜(又稱復方達克寧霜)、膚康王霜、寶龍康霜、復方康鈉樂霜。此類藥物有抗敏止癢和抗真菌感染作用。因為上述部位皮膚分泌物較多,皮膚經常處于濕潤狀態,當這些部位皮膚發生瘙癢時,往往同時會伴有各種類型的真菌感染,所以上述藥物很適合使用于這些部位的皮膚瘙癢。
另外要強調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藥物使用信息僅可用于參考,不管是內服的還是外用的藥物,建議還是應該在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之后在其指導下合理使用,因為盲目用藥很有可能會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產生副作用。
特別要注意,在發生皮膚瘙癢時,不要隨意自行使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藥膏如皮炎平、無極膏、等皮質類。這種激素類藥物在開始使用的時候可能效果很好,一涂之后能使某些皮膚癥狀很快消失,可是這種藥物在長期使用一段時間后很有可能會發生涂藥部位皮膚異常,如繼發感染、毛囊炎、毛細血管擴張、激素性皮炎、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等副作用,女性還可能出現毛發增多等嚴重反應。
另外用了激素類藥物后容易產生依賴性或耐藥性,而且還可能導致過敏,造成患處皮膚出現干燥、粗糙、脫屑,甚至有淺細的裂紋。
因此,建議如果皮膚只是比較輕微的局部瘙癢,應該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潤膚作用的外用藥就可以了可選用中藥烊速消,(魚肝油軟膏。尿素軟膏等皆可選用)。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瘙癢和明顯的大范圍皮疹,或是皮膚出現紅腫、潰瘍、滲液等皮炎癥狀,千萬不要擅自選用藥物進行治療,應該立即去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外用及內服藥品,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理君博士從科學健康生活談三生中國產品
l 舒泊闌清涼舒潤沐浴乳
舒泊闌清涼舒潤沐浴乳含天然植物清涼劑,天然精制薄荷醇采用高效增溶、控釋、緩釋等原理的核心技術復配成。對皮膚、粘膜、嗅覺、味覺等具有清新、清涼、止癢、緊膚作用,給人以冷和清涼舒服感而無受刺激不適感。清涼時間長,能提神醒腦、緩解疲乏、殺菌消炎、祛除叮咬后的痛癢等作用。特別適用于春、夏、秋季水基口腔用品、洗滌用品、皮膚化妝品、藥品、食品、飲品等。
l 澤顏活氧系列
澤顏活氧系列含天然艾葉精華,艾葉《本草綱目》謂其能“溫中、逐冷、除濕”。用于下焦虛寒,腹中冷痛,月經不調,行經腹痛等,常與當歸、香附配伍。單用煎湯外洗可治皮膚濕疹瘙癢。將其艾絨制成艾條,用以燒灸,能使熱氣內注溫煦、氣血透達經絡。非典時我省不少家庭曾燒艾條熏室,效果十分明顯。
l 舒泊闌去屑修護洗發乳
舒泊闌去屑修護洗發乳選用百部、白蘚皮等天然中藥成分,白蘚皮為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蘚的皮,有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功效。白蘚皮呈卷筒狀,表面類白有側根,斷面層狀小白晶,清熱解毒祛風濕。
l 舒泊闌抑螨滋養沐浴乳
內含Ribort成分,Ribort是一種植物提取除螨劑,可有效去除毛囊內的螨蟲及寄生蟲,防止螨蟲反復感染,消除因螨蟲所引起的局部騷癢、紅斑等皮膚疾病,并能緩解假性毛囊炎,讓肌膚更加健康。
舒泊闌生活百科——皮膚搔癢
一.食療
泥鰍煲紅棗:
八寶肉皮粥 : 胡蘿卜100克,白芨10克,枸杞子20克,海參20克,豬肉皮10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每日早晚各一次。
熟地當歸粥 : 熟地30克,當歸20克,粳米40克,陳皮末少許,加水適量煮粥服食。早晚各一次。
黃芪血藤瘦肉湯 : 黃芪30克,雞血藤15克,豬瘦肉150克,調味品適量。將諸藥洗凈,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豬肉煮熟后調味服食,每日一劑,連服7-10劑。
黃芪首烏牛肉湯 : 黃芪、何首烏各30克,牛肉250克,調味品適量。將諸藥洗凈,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牛肉煮熟后調味服食,每日一劑,連服7-10劑。
黃芪大棗湯 : 黃芪、大棗各30克,桂枝、白芍、防風、白術、茯苓、女貞子、旱連草、丹參、當歸、白蒺藜各15克。將諸藥洗凈,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飲服,每日一劑,連服7-10劑。
芪歸羊肉湯 : 黃芪30克,當歸10克,羊肉100克,調味品適量。將諸藥洗凈,布包。羊肉洗凈,切塊,與藥包、調味品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燉熟服食,每日一劑,連服7-10劑 。
二.預防
1.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鍛煉。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
2.全身性瘙癢患者應注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不用堿性肥皂。
3.內衣以棉織品為宜,應寬松舒適,避免摩擦。
4.精神放松,避免惱怒憂慮,樹立信心。積極尋找病因,去除誘發因素。
5.戒煙酒、濃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飲食中適度補充脂肪。
瘙癢癥是一種病因復雜的疾病,在治療上首先應去除可能的病因(如內臟疾病),另外,去除可能加重的因素如搔抓、燙洗、大量的皮膚清潔劑、限制飲用酒類、濃茶、咖啡及辛辣食物,保持外陰局部清潔干燥,再配合適當的治療,外用藥物,疾病可逐漸好轉。
三.其他措施
1.冬季洗澡一般不要超過15分鐘。
2.洗完東西或洗手后應使用一些能夠保持水分的護手霜。
3.男性在冬季刮胡子時,最好不要用刮胡膏,可用洗發香波替代。
4.在家時,皮膚暴露于外的地方較戶外要多,使用加濕器是解決皮膚干燥的不錯方法。
5.如果一定要洗熱水澡,盡可能使用浴液或溫和的香皂。浴后應當在皮膚尚未完全干的情況下,在身體各部位涂上潤膚品。這樣做有助于將潤膚成分滲入到皮膚的上層。
6.在冬季,盡管人們喜歡洗熱水澡。但是,對皮膚有益的水溫是溫水,因為熱水會將皮膚上的天然油分徹底洗掉,而這種天然油分比你浴后使用護膚品化解干燥要有效得多。
7.在那些易發生干裂的身體部位,最好使用力量較強的護膚品,如凡士林。與一般護膚品不一樣的是,凡士林可以“封住”皮膚,減少水分的蒸發,對于保護比較干燥的皮膚十分有效。
8.生活規律,早睡早起,適當鍛煉。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冷熱刺激。
9.全身性瘙癢患者應注意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不要過度搓洗皮膚,不用堿性肥皂。
10.內衣以棉織品為宜,應寬松舒適,避免摩擦。
11.精神放松,避免惱怒、憂慮,樹立信心。積極尋找病因,去除誘發因素。
12.戒煙酒、濃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飲食中適度補充脂肪。
四.如何預防冬季皮膚瘙癢?
冬季皮膚瘙癢預防是關鍵,也就是說在癥狀出現之前就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皮膚問題的出現,遵循以下幾條皮膚保養原則,可以較有效將瘙癢減輕到最低程度。
1.科學洗澡
中老年人的皮膚因為生理性退化的緣故,皮膚表面缺乏足夠的皮脂保護,皮膚干燥缺水,過勤洗澡會帶走原本就不多的皮脂保護層,使皮膚愈顯干燥,如果洗澡水過熱、用堿性大的肥皂或用力搓澡,無疑會加重皮膚干燥瘙癢的狀態。因此,冬季老年人應當減少洗澡的次數,每周一次足矣,水溫不要太高,洗浴時間也不要過長。洗澡時盡量少用浴液和香皂。香皂等在身體上停留的時間不要過長,并要及時沖洗干凈。洗澡后可以涂抹一些能防止水分蒸發的膏霜,用以鎖住皮膚水分。
2.增強潤膚
除了浴后必要的潤膚外,平時應根據自己皮膚干燥的程度,每天在容易瘙癢的部位涂抹1-2次含止癢成分的潤膚劑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度。沐浴后及平時常涂抹乳液或乳霜,補充皮膚的油脂。擦乳液或乳霜保養皮膚最好在浴室中擦干身體三分鐘內即擦乳液。
3.別暖保濕
老人冬季著衣冷暖要適度,既不能涼著了,也不宜熱得冒汗。穿著過于厚重會導致體內汗液蒸發過多而使皮膚含水量減少,而皮膚的干燥又會加重瘙癢的發生,室內暖氣或空調溫度過高也會帶來同樣的問題。一般來說,室內溫度以24℃-25℃為宜。同時,為了避免室內空氣干燥而引起的皮膚水分的蒸發,應當設法提高室內濕度,在室內放置幾盆水,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濕作用。
4.小心穿著
穿著上內衣最好選擇天然織物,如純棉、蠶絲、棉麻、棉絲、絲麻等制品,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新買回來的內衣,特別是經過防縮處理的內衣,一定要先洗滌以后再穿,從而避免可能殘存的有害物質對皮膚的傷害,出現瘙癢等癥狀。冬季的內衣褲洗凈后盡量在太陽下曝曬,不要陰干。
5.注意飲食
平時更要注意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的水分供給。注意營養均衡,飲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鮮蔬果及牛奶豆漿之類的水分、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也可常吃芝麻油、黃豆、花生等食物。少飲濃茶和咖啡,少吃牛羊肉、蔥蒜等辛辣食物和海鮮。
6.內在調理
要注意休息及適當的心理壓力調節。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到人對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產生癢感,特別是可能使患瘙癢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的人癥狀加重。同時,瘙癢難忍時可外用烊速消,不要用手抓搔。過度抓搔會使皮膚苔蘚化。也不要用熱水燙,因為毛細血管擴張會加劇皮膚干燥的程度,使瘙癢更加劇。
五.各種理療方法:
藥醋療法:
藥酊療法 : 取夜交藤、雞血藤、烏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適量,浸泡1用即成。洗浴時,加入藥濃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連用5-7天。
藥浴療法 : 取荊芥、防風、苦參、絲瓜絡、蛇床子、當歸各30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鐘.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5-7天。
填臍療法 : 取紅花、紫草、山桅、大黃各等量,研為細末,加冰片適量,混合均勻,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少許,加凡士林調成蝴狀,外敗于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用1—2周。
足浴療法 : 取苦參、癬皮、蛇床子、蟲衣、紅紫草、防風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l劑,連用5-7天。
填足療法 : 取刺蒺藜、何首烏個等量,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晚洗浴后,取藥末適量,加米醋少許調為稀糊狀,外敷于雙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晚貼敷,次晨取下,連用7-10天 。
蘋果療法:把蘋果切成片,在瘙癢處涂擦,可使皮膚爽滑舒適,每天擦幾次,連擦3天以上。
六.妊娠期皮膚瘙癢的防治:
孕婦皮膚瘙癢多出現在妊娠中后期以后,輕者只是皮膚稍有瘙癢,重者則瘙癢難忍,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痛苦不堪,有的甚至抓破皮膚方能暫時止癢,結果造成全身抓痕累累,搞不好還容易發生皮膚化膿性感染。這種癥狀一般只有到分娩后才能減輕直至消失。那么孕婦皮膚瘙癢怎么辦才好呢?孕婦發生皮膚瘙癢時,可以采用藥物治療:
孕婦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局部瘙癢可外涂薄荷酚、樟腦霜、樟酚酊、樟腦撲粉,必要時可短期選用副作用小的激素藥膏,如艾洛松等。全身瘙癢可短期適當服用鎮靜劑或脫敏劑,如口服撲爾敏片,每日3次,每次4毫克;舒樂安定片,每日2-3次,每次1毫克等,可同時口服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另外,也可口服葡萄糖酸鈣。除了用藥物治療外,還可采取以下方法緩解癥狀:
1.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會加重瘙癢,所以孕婦首先要減輕精神負擔,避免煩躁和焦慮不安。
2.勤換內衣內褲。
3.避免搔抓止癢。因為不斷搔抓后,皮膚往往發紅而出現抓痕,使表皮脫落出現血痂,日久會導致皮膚增厚、色素加深,繼而加重瘙癢,甚至還能引起化膿性感染。
4.防止食物因素的刺激,如少吃辣椒、生姜、生蒜等刺激性的食物。海鮮的攝入要適量,因為海鮮能加重皮膚瘙癢。
5.洗澡時切忌用溫度過高的水或使用堿性肥皂使勁擦洗,因為這樣會加重瘙癢。
6.穿純棉的衣物,避免化纖織物與皮膚發生摩擦。
還有部分健康的孕婦在妊娠中期以后發生全身皮膚瘙癢,四肢及軀干抓痕累累,這種瘙癢有時伴有輕度黃疽,是由于肝內膽汁郁積所引起的。有些孕婦僅有腹壁皮膚瘙癢,這是由于腹壁過度伸展出現妊娠紋及腹壁的感覺神經末梢受到刺激的緣故,并非為膽汁郁積所致。
膽汁的主要成分是膽鹽及膽色素,由肝細胞分泌。正常情況下,進食可刺激膽囊收縮使膽汁排入十二指腸,肝內膽汁郁積時,膽汁反流入體循環,使血液中膽鹽濃度增高,沉積于皮膚內產生刺激而引起皮膚瘙癢。至于為什么孕期會引起肝內膽汁淤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此種癥狀一般于分娩后1-2周內消失,黃疽消退。
如果孕婦在發生皮膚瘙癢后出現較重黃疽,并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等癥狀時,應到醫院就診,以排除肝炎等疾病。
7.食療
通過食療的方法以養血滋陰是最佳的選擇:
穿山甲煲:
雞血藤膏:雞血藤500g,冰糖500g。將雞血藤水煎3-4次,過濾取汁。微火濃縮藥汁,再加冰糖制成稠膏即可,可常服。雞血藤能養血活血、冰糖潤燥,此膏對用血虛風燥,病久不愈者非常有效。
當然,除了以上的藥膳方法,患者在飲食方面,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辛辣,濃酒,濃茶。并且應該適量攝入高脂肪食物,脂肪能產生熱量幫助人們抵御寒氣,并能使皮膚得到滋潤,脂肪食物也有利于維生素A和維生素E等脂溶性維生素的攝入,它們有防治皮膚干燥和老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