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凱美瑞質量問題后軸斷裂 省錢還是保命?
發布: 2013-07-15 10:42:34 作者: 彭燕珊 來源: 消費者報道


事故車輛的現場照片,左后輪胎飛離車身后滑至汽車前部(圖片由車主提供)
生死驚魂:豐田凱美瑞再陷“斷軸門”
“汽車正常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左后輪胎突然飛離,方向盤無法控制,直到撞停下來才發現,車子已經反向撞到公路另一側護欄了。”當事人吳先生回憶起今年4月這起事故發生的瞬間仍然心有余悸。
發生這起事故的,是一臺廣汽豐田凱美瑞轎車。現場勘查結果表明,此次又是一起豐田“斷軸門”事故。近年來,凱美瑞汽車曾多次發生正常行駛下后軸斷裂的嚴重事故。
對此,廠家初步判斷為外力強烈碰撞所致,而司法鑒定則認為由質量缺陷所致。
廠家與交警說法相悖
事件發生在今年4月。當時這臺豐田凱美瑞以時速80公里正常行駛至京珠高速中山段東河大橋,突然左后輪胎從車身飛出,致使汽車完全失控,旋轉180°后反向撞向公路另一側的護欄上。車內三名乘客受傷,車身嚴重損毀。
中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出具的事故認定書上清楚寫明:因行駛過程中左后車輪飛離車身致使車輛失控與高速公路護欄發生碰撞。
然而,事發后兩天,廣汽豐田合信南城4S店對事故車輛進行檢查作業,卻“根據車輛車身受損情況”認定該車輛受到外力強烈撞擊致使左后輪軸斷裂,輪胎飛離車身。
車內三位當事人對此作出否認:汽車失控滑行的瞬間車輪已看到飛離車身滑向路中心,此前并無任何外力撞擊。
因不滿豐田4S店的說法,車主吳女士授權福建中科司法鑒定中心對車輛做了事故鑒定。
通過對事故車輛的撞擊痕跡分析,該車后部高度為103厘米,而與此撞擊的公路護欄為90厘米,正常情況下不可能造成如此嚴重的撞擊痕跡。由此可見車與護欄撞擊時,由于車輪飛離,車身高度已明顯降低。
“從事故現場圖片來看,飛離車身的左后輪位置在車子前方。假如斷軸的原因是因為外力碰撞,先發生碰撞后產生后軸斷裂,后輪應該被夾在車子與護欄之間,而不是現在的這個位置。”參與事故鑒定的高級工程師蔣建平分析道。
司法鑒定直指汽車質量問題
通過事故現場圖片的分析、車輛撞擊部位與損壞零件的鑒定,中科司法鑒定中心給出的鑒定結果指出,該凱美瑞汽車左后輪轂存在的質量缺陷,是導致行駛過程中該車左后輪轂半軸突然斷裂,整體與車體分離的原因,而不是廠家所說的外力撞擊致使車輪與車身分離。
蔣建平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通過對斷軸切面的分析,造成左后輪軸斷裂的關鍵原因在于后軸設計中存在直徑突變。“后軸直徑從30mm直接過渡變成25.99mm。軸直徑突然變小,汽車運行時在突變部位容易產生應力集中。這導致后軸存在著斷裂的隱患。”
此前,國內曾發生多起凱美瑞斷軸事故,在對汽車撞擊痕跡及后軸斷裂痕跡的分析比對后,均質疑事故成因為后軸質量缺陷。
對于此次福建中科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事故鑒定意見,廠家表示不能認同。廣汽豐田公關科楊國忠接受《消費者報道》采訪時提出了質疑:“車主僅向我們提供了鑒定報告的其中4頁,而不是全部的內容;其次,鑒定單純用目測、量度等方式,我們對鑒定環節與流程的專業性持保留意見。”
據了解,目前豐田廠家出具的僅有4S店的初步判斷報告,廠家技術人員并未對此事故車輛做出任何鑒定。
6月中旬,豐田4S店負責人提出再做事故鑒定,并推薦國內三家鑒定機構。車主因質疑司法機構與廠家存在利益關系,影響鑒定結果,拒絕再做事故鑒定。2個多月來該車一直停放在4S店無法使用。
就此,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產品質量法律部主任蔣蘇華律師對記者表示,無論第三方機構是否具有鑒定資質,都不應由車主或廠家單方面委托進行鑒定。“最有效的方式是雙方協商選定一家機構再做事故鑒定,以證明事故原因是否由質量缺陷造成。”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康美有望年內獲批直銷牌照 欲借助直銷模...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