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黑名單制出臺 監測儀器市場空間7千億
發布: 2014-02-25 14:22:15 作者: 未知 來源: 中國證劵網

食品、藥品安全保衛戰,毋庸置疑將成為今年“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記者昨日獲悉,旨在推動“黑名單”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的《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已于近日結束征求意見,《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定》有望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直銷企業在加強產品質量監管的同時,或許可以從將近7千億的市場空間分一杯羹。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制司有關人士表示,以前食藥監總局出臺過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方面的規定,但是沒有針對食品領域推出類似規定。為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監督生產經營者全面履行安全責任,2013年12月1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
據介紹,該征求意見稿是根據《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法律法規,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起草的。為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按照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的原則公開征求意見,2014年1月中旬征求意見結束。
有關人士透露,從征求意見的情況來看,盼望政府加大對生產經營者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是社會較集中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哪些內容要納入“黑名單”管理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目前還在積極匯總、整理意見,《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定》力爭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意見稿對于“黑名單”公布的信息內容、公布途徑和二次違法的處罰等均作出明確、詳實的規定。
其中,規定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公布的信息包括:違法生產經營者的名稱、地址及法定代表人姓名,主要違法違規行為、處罰依據、處罰結果等;責任人員的姓名、職務、身份證號,主要違法違規行為、處罰依據、處罰結果等以及法律法規禁止生產經營者、責任人員從事相關活動的期限;涉案產品相關信息,包括產品名稱、批次、標識、批準文號、生產許可證號等。
征求意見稿還指出,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規定的要求,建立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食藥監總局將建立“黑名單”數據庫,實現相關信息共享。同時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生產經營者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等的有關信息,要通過政務網站公布,接受社會監督,二次違法將重罰。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而食品藥品的檢測有望催生巨大市場。據券商研究報告稱,我國僅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潛在市場即在7450億元以上,檢測耗材年市場容量超過500億元。這龐大的數字說明我國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市場前景寬闊,相關上市公司如華測檢測(23.900,-0.68,-2.77%)(300012)、遠望谷(9.00,0.06,0.67%)(002161)、大恒科技(8.00,-0.06,-0.74%)(600288)及廈門信達(12.78,-0.02,-0.16%)(000701)有望獲得資金的關注。
可以預期的是,伴隨著黑名單制度的逐步落實,各地加大進行食品安全檢查的動作還會增加,全社會食品安全監管檢測的體系、辦法也將加快設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的需求或許也將如食品溯源產業那樣迎來快速井噴的階段。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3Q大戰”落幕 360終審敗訴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