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將取消一般化妝品消費稅 專家直指拉動內需
發布: 2014-07-04 08:31:09 作者: 佚名 來源: 北京商報

一般化妝品30%的消費稅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被取消,一則從財政部傳出來的消息令化妝品行業為之一震。化妝品消費稅從2006年開始征收,曾一度引發漲價,這個被企業認為稅賦中的“大頭”一旦取消,受益者似乎頗多……然而,消費者能否得到實惠,仍存在不小的爭議。
直指拉動內需
關于消費稅的征收與取消原則,著名稅務籌劃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稅收籌劃研究室主任張中秀昨日對此表示,我國征收消費稅主要考慮三個要素:首先是不是奢侈品即非大眾消費品;其次是不是稀缺資源,目的是保護資源;最后是否具有危害性,如香煙等。
至于此次可能取消化妝品消費稅一事,主要考慮的是其不再屬于奢侈品類別,如今已轉變為大眾的生活必需品。
張中秀認為,這一新政帶有拉動消費的意義。諸如化妝品等商品的消費稅,實際上是直接轉化為產品價格并由消費者買單的,取消該稅意味著剝離針對大眾人群的“隱性稅收”,令百姓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以拉動更多消費。
化妝品市場究竟有多大,足以以此拉動民眾消費?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近千億元,年增長速度為15%。尚普咨詢發布的《2014-2017年中國化妝品行業投資分析及深度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化妝品行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不過,近兩年來我國倡導反腐令“禮品經濟”受挫,化妝品類消費增長乏力。同時,國內化妝品價格遠高于境外,海外代購也在沖擊國內消費市場。2012年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480億元,海外代購中交易量排名第一的是化妝品。
品牌均稱利好
對此,歐萊雅集團中國公司稱,“非常歡迎新方案的出臺”、“此次對化妝品消費稅征收范圍的調整最終將使消費者獲益”。
另一家在中國市場銷售額進入前十強的美國護膚品及彩妝品牌表示,雖然不知道公司最終是否會因此政策的實施而調整價格策略,但其當日已重點關注了這一政策變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產化妝品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取消30%的消費稅,減稅力度不小,對國內企業是非常大的利好。
知名護膚化妝品專家冰寒認為,國內化妝品品牌定價高于海外,受國內稅收影響較大。目前我國國內化妝品的稅收架構主要包括三類:增值稅17%;消費稅30%;企業所得稅約20%。總和超過50%。海外化妝品則在此基礎上增加關稅約10%,總稅率高于60%。
高稅率導致產品終端價格居高,消費者更愿意在境外代購同類產品,品牌在國內的銷量被攤薄。消費稅的取消無疑將令企業得到更高利潤,在定價策略上也更為靈活。
終端未必實惠
分析人士指出,國際品牌化妝品海內外價差導致部分消費被留在境外,韓國、歐美等海外代購在坊間極為盛行。如果相應降低產品價格能提升品牌在中國投資店鋪的銷售業績,品牌很可能會進行調價。消費者也將從中獲益。
張中秀表示,消費稅是從生產廠商層面進行征收的,其批發給一級代理商環節的價格中就已經包含了消費稅,因此取消消費稅可能會一定程度降低第一環節的產品價格,到終端消費者手里也會相應地降低價格。
但冰寒認為,國內化妝品廠商未必會實施降價。國產品牌價格本已很便宜、占市場份額比例較低,原有價格為50元的化妝品降稅后定價40元,薄利多銷的規模很難明顯增長,因此他們降低化妝品價格的動力并不充足,他們很可能僅僅借取消消費稅來提高企業利潤。
此前,我國曾于2006年針對“護發護膚品”稅目予以取消,取消前稅率為8%,同時將原稅目中的高檔護膚護發品拿出來放到“化妝品”稅目中一并征收30%消費稅,相當于增稅22%。當時,有報道稱,降稅8%的護發護膚品并沒有降低價格,增稅22%的高檔護發護膚品價位卻上漲。在該輪調稅中,消費者并未得到實惠。
國產格局難破
張中秀認為,一般化妝品類別取消消費稅,是明確不涉及高檔化妝品的。高檔化妝品仍作為奢侈品繼續征收30%的消費稅。對于國產化妝品品牌而言,其價格優勢將繼續增加。此舉是能令國產品牌擁有更多市場份額,但專家卻并不看好。
冰寒表示,高檔化妝品繼續征稅并不代表他們的消費群和市場份額會被搶食,其客群相對是穩定而價格敏感度低的。
他認為,雖然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化妝品,消費稅所占比重均較大,但是化妝品市場格局并不會因價格變動而改變。 舉例來看,“消費者選擇彩妝的主要因素在于文化與情感的認同,并不是價格。原有價格為50元的化妝品降稅后定價40元,并不會吸引來1000元檔化妝品的消費群”。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