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在直銷業仍存空間
發布: 2016-03-16 15:44:06 作者: 佚名 來源: 南方都市報

保健食品在直銷行業仍存較大空間
獲牌直銷企業中許可經營保健食品的比例去年已升至八成
“供給側改革”這一熱詞正在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直銷業也不例外。
日前,以“供給側改革”為關鍵詞的“中國直銷產品創新高峰論壇暨亞太直銷創新產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在與會專家看來,在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結構性有效供給不足的狀況下,通過供需層面的改革創新,將擴大整個社會內需的總量。以銷售營養保健品和化妝產品為主的直銷行業通過科研,通過產品的推陳出新和差異化戰略,將有望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未來,直銷業將更加倚重產品導向。
“類直銷”經營模式逐漸興起
在8萬億的健康服務業市場空間里,直銷公司該如何選擇競爭力產品?產品線如何規劃和進行戰略定位?如何搶占萬億直銷市場?世界華人直銷大會組委會執行秘書長胡軍給出的答案是,直銷企業應該進一步注重做基于消費升級和創新的產品規劃。
“由于直銷行業發展太快了,很多直銷企業雖有渠道優勢,但真正有自己工廠的較少,70%~80%是代工,中小型直銷企業更是缺乏產品規劃能力。另外,許多直銷經驗也被其他領域廣泛應用,諸多‘類直銷’的經營模式逐漸興起。而截至目前來看,但凡發展得好的直銷公司,都有很好的產品線規劃,比方說,安利主打營養補充劑,康寶萊專注于體重管理,權健注重自然醫學,中脈則在推生態+。”胡軍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在胡軍看來,“類直銷”其實包括兩個概念,一是如上述所言的采取類似直銷經營模式的企業,另一類就是幫直銷企業做產品研發和代工的O E M保健品公司。考慮到保健品行業目前正面臨產能過剩、供需平衡被打破的問題,而直銷企業又急需好的保健產品,他預計未來“類直銷”熱或將進一步發酵。
據晨訊傳媒策略研究中心主任文九鴻透露,2012-2015年直銷產品五大類的分布結構中,化妝品種類最多,其次是保健食品。從報備情況看,化妝品、保健食品、保潔用品、保健器材、小型廚具種類比約為81:11:5:2:1。也就是說,保健食品在直銷行業依舊存有較大開發空間。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獲牌直銷企業中許可經營保健食品的比例已經在悄然提升。文九鴻給到南都記者的數據顯示,這一比例已經從2014年的79%,提升至2015年的81%。
直銷業產品導向或更為明顯
南都記者注意到,除《2015中國直銷產品研究報告》外,禹路、沈志忠等直銷研究專家就《未來五年我國直銷產品創新趨勢》報告、《供給側改革帶給直銷產品研發的思考與建議》報告也引發與會企業廣泛關注。
依照上述報告,受“消費環境、競爭環境的變化”、“產品線老化、技術更替、市場吸引力下降、產品同質化”、“新需求、新技術、新潮流的出現刺激新市場的形成”等三大因素影響,國內老牌直銷企業目前已面臨產品更新換代的現實問題,未來直銷行業回歸理性,更加關注產品和細分將是大勢所趨。
廣東省營養健康產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張詠表示,隨著供給側改革的啟動,直銷業已經進入產品導向的時代,未來直銷業里一款好的暢銷產品應具備功效卓越、生活化、多元化、獨特化、定價合理、權威認證、自主研發的特點。
截至記者發稿時,晨訊直銷邦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本次創新產品交易會上,與會直銷企業(準直銷企業)及大健康產業供應商現場合作意向交易額已超億元。 據了解,在3·15這天,金士力佳友還在北京等全國幾大城市舉辦了類似的多場活動,更多資訊請關注直銷專業網的后續報道!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