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瓶頸 東阿阿膠:并購是最佳出路
發布: 2017-04-28 14:12:48 作者: 佚名 來源: 東阿阿膠

每個老字號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有自己的文化歷史,每個老字號都是一部書,一部經典。”2017年4月22日,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會長、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22日與同仁堂、全聚德、片仔癀等百余家中華老字號企業研討如何振興中華老字號時如是說道。
可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全國大量中華老字號企業正在大面積的消亡。商務部原副部長周可仁舉了一個例子。毛主席寫過詩句,“飲茶粵海未能忘”。許多人會以為只在廣州喝茶,而不知道在廣州的“粵海樓飲茶”,就是因為當年的“茶樓粵海樓”已經不存在了,沒有在經營下去了,粵海樓的消失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上海交通大學品牌研究所所長余明陽說:“中國有15,000個老品牌,有1,500個還活著,150個活的還算不錯,但只有10個能夠稱得上活的很好。”
以山東為例,山東省商務廳的統計,山東現在有老字號企業219家,其中中華老字號66家,山東地方老字號153家。除此之外還有大批沒有得到相關部門認證的老字號品牌,這些老字號企業的發展路徑和形式不盡相同,甚至差距極大。對于已經不再適應大眾市場需求的小眾門類,他們或許更適合進入博物館進行歷史遺存和文化印記進行保護。

作為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會長、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反思道,老字號的問題首先是受體制制約,很多改革、創新舉措無法開展和實行。
大多數老字號企業目前是純國有屬性,至今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缺乏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體系,缺乏創新發展的內在動機和能力。老字號企業應當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最新精神,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激活老字號的活力和生命力,使它能夠帶著翅膀分享,而不是帶著鐐銬跳舞。
每個老字號都曾經是盛極一時的知名企業,可如果無法創新就無法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秦玉峰指出,老字號企業的創新發展更需要得到全面、細致的指導幫助,老字號當前存在的問題除體制問題外,還在于缺乏資金,理念陳舊,知名度下降。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企業在理念、產品等方面革新思維,具備自我創新的能力。可這對許多失去創新活力的老字號來說,難度極大。
今年2月,國家商務部、發改委、文化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16個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老字號企業傳承和創新的八項具體措施,為老字號的振興提供了新的明確指導。這無疑是一個政策利好,意味著老字號企業將會迎來更多的關注支持和發展機遇。
商務部原副部長周可仁指出,從文化角度看,中華老字號是中華文明的寶貴資源,從這些老字號企業的創立和奮斗經歷,從他們一代傳承下來的規矩和信條,從他們品牌的延續以及某些老字號企業在國內外所獲的聲譽和稱贊中,這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珍寶,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毀掉、丟掉。
“老字號品牌間的并購重組是老字號振興的最佳出路之一。”秦玉峰指出,讓有實力有歷史責任感的老字號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幫助陷入困境的老字號保持獨立品牌繼續發展前進。老字號企業之間有著相似的價值觀、相似的血脈和基因,彼此之間有共同的語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幫扶,共謀發展,才能走到未來之路。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