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初揭直銷立法底牌 百億生產基地去留懸疑
發布: 2004-05-02 00:00:00 作者: root 來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 18:05 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2月11日,安利母公司安達高全球副總裁侯立威在北京向媒體表示,中國政府在直銷立法中,如果堅持直銷商必須在華具備生產基地的觀點,那么立法機關需要注意,因為該規定違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此言甫出,安利在直銷立法中的底牌初現。
侯立威還宣稱,如果直銷法中規定“直銷+店鋪”的直銷模式,這點能為安利公司所接受,因為安利采用該模式在華經營極為成功,2003年度銷售額超過100億人民幣。但如中國政府許可無店鋪直銷,安利將會選取后一模式。
此外,直銷法中對冷靜期的規定,也即顧客有權全款退貨的時間,應在5至15天之間。該法也應包含對“金字塔式”營銷模式的限制,以保障直銷商與顧客的權益。
侯立威于8日到達北京,參加第二天舉行的中美商務理事會經貿座談會,該座談會由中國貿促會主辦,侯立威是美方代表團的副團長。此次美方代表團成員有紐約人壽、聯邦快遞、雅芳、通用汽車等公司,涉及保險、物流、直銷、汽車等行業。他們會見了石廣生等政府官員。美方來華的目的,據侯立威稱,是希望能與中國達到“雙贏”。
在座談會上,商務部外資司司長鄧湛稱,中國將加快直銷立法歷程,有望于年內實現直銷業立法。
中國直銷立法已是一張發黃的債單。入世后第三天,中國政府官員宣稱,國內要在三年內制定直銷法,其根據是中國加入世貿承諾第310條,要對沒有固定場所的銷售制定法律。今年是期限的最后一年。
安利董事長史迪夫·溫安洛曾兩度在國會發言,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與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地位。在美國國會中,將失業人口增多歸因于中國制造業發展的言論高漲時,安達高作為企業代表,給中國企業予以澄清罪名。
因此有猜測說,中方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即刻許諾為直銷業立法,此舉可能是中方對安利努力的回報。
侯立威對直銷法出臺遲緩的解釋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已經清理了2500多項與世貿規定不符的法規。他認為與其讓政府匆忙間制定與直銷國情不符的法律,不如從容等待嚴謹的直銷法出臺。
然而,直銷法中如果包含必須采用“直銷+廠家”模式的規定,侯立威稱,這將違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
由于中國、韓國銷售行業并未對外開放,安利在全球共有美、中、韓三個全球基地。后因韓國政策放寬,許可與生產分離式的直銷,安利關閉了其在韓國的生產基地。
侯立威稱,安利在韓國主要經營水處理系統。韓國生產成本高于美國生產成本與運費之和,這是關閉該基地的原因。
直銷法一旦為無廠家直銷發放通行證,那么安利中國是否會重蹈其在韓國覆轍?而中國已是安利在全球的最大市場,2003年安利在華銷售額超過百億,占其全球銷售額的1/5。
侯立威向新浪財經表示,他不認為安利會削弱其在中國的生產設施,甚至考慮向國外輸出其中國產品。
這種說法能否解釋,安利在此次立法中對工廠與直銷分開模式的堅持?
聶道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