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立法,外資先行是否合理?
發布: 2004-05-31 00:00:00 作者: root 來源:

hc360慧聰網 2004-03-26 16:35:37
此次直銷立法被普遍理解為:先為外資放行。因為商務部外國投資司副司長鄧湛表示,"在外商投資直銷公司取得經驗之后,可帶動內資直銷業的起步和發展。"這種"外資先行"的舉動,令國內直銷企業非常不滿,更令經濟法學專家非常不理解。
"外資率先準入,這不是歧視國內企業嗎?到今天還搞這種超國民待遇是不對的,憑什么以外資企業為先為主?即使是吸引外資也要講策略,這樣做不符合中國一貫的國情。"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教授、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王衛國向商業報道的記者表示,直銷立法不應該歧視國內企業。
"如果《行政訴訟法》修改后,內資企業可以起訴商務部。在現在還沒有修改的情況下,內資企業也可以質疑商務部的做法。按照慣例,在加入WTO后,各個國家都在加強保護自己的民族工業,我們的直銷行業為什么要以外資為主呢?"王衛國認為,內資企業應該對"外資先行"的做法有所反映。
其實,不僅專家對"外資率先準入"有異議,內資企業更是不滿。
來自民間的傳銷企業天獅集團表態:一旦外資直銷合法化,而內資直銷企業還處于"灰色地帶",直銷企業賴以自下而上的經營網絡就會土崩瓦解,一夜之間,直銷市場將完完全全是外資的天下了。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第一副會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薛榮久曾經表示,直銷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敏感問題,他關系到中國是否認真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形象問題。此次商務部對外透露的直銷立法,雖然顧及了中國履行加入WTO的形象,也令外資企業欣喜若狂。但沒想到引來國內行業界人士的諸多不滿。
"讓外資率先準入,可能是考慮到直銷是外資企業帶進中國的,其在市場運作上更有經驗,也相對規范,希望以此來推動國內市場。而國內企業缺乏管理經驗,如果經營不好,很容易變質為非法傳銷。"一位政府相關人士如此解釋。
但這一解釋很難令業界信服。有經濟專家認為,本來外資已經很強大,進入中國市場雖然可以帶動直銷業的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市場競爭。此時,國內企業就是跑步前進都未必能與外資公司競爭。而如果直銷立法讓"外資率先準入、合法",等外資企業在中國直銷市場早已排兵布陣,早已把市場蛋糕切進自己的盤子時,國內企業再去爭,還爭得回來嗎?
有消息透露,政府此次也是不得不表態,因為中國已經到了履行加入WTO的承諾的時間。更何況,外資直銷企業這幾年一直在多方"活動",強烈要求直銷在中國的合法化。
"在中國加入WTO前,我國禁止傳銷經營的作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并成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一項內容。"薛榮久說。
在2001年11月9日到14日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被接納為世貿組織第143個成員。在11月11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附件9《服務貿易具體承諾減讓表第2條最惠國豁免清單》,在"分銷服務'E'無固定地點的批發或零售服務"中規定:對"商業存在"(即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另一成員領土內設立商業機構或者專業機構,為后者領土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這種服務提供方式,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三年內,取消"市場準入限制"和"國民待遇限制".(2)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中,就這個問題的立法中國向談判方做出的承諾是:中國將與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進行磋商并制定符合中國具體承諾以及中國在服務貿易總協定項下義務的、關于無固定地點銷售的法規。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中,有關三年后對"無固定地點的批發或零售服務"做出取消"市場準入限制"和"國民待遇限制"的承諾和制定符合中國具體承諾以及中國在服務貿易總協定項下義務的、關于無固定地點銷售法規的承諾,都使中國政府目前必須對"傳銷"或"直銷"這個敏感問題有所表示,因為這涉及到外資在中國直銷市場的利益。
但并沒有必要重心要以外資為主,"以外資率先準入"."制定適合國內企業發展的直銷立法,同時履行對外資的承諾,這樣做應該是比較穩妥的辦法。"薛榮久表示。
當然,這些都得看商務部最后的直銷立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