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邪教大肆傳銷 記者親歷人頭傳銷騙局(圖)
發布: 2004-05-01 00:00:00 作者: root 來源:

路邊傳銷再現廣東
![]() |
傳銷人員 :“我們家的口號是:身臨其境跨日峰,海闊天空任我翔;橫批是穩干實干朝前看;家歌是愚公移山;家訓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今天加盟了,希望沒加盟的人趕快加緊時間加盟,我們大家一起向前走。”
這是凌晨2點,記者在廣東省肇慶市郊區的環城公路拍攝到的畫面,一些不同體系的傳銷人員正在舉行秘密的聚會,相互介紹各自體系的狀況,并傳授傳銷的經驗。從這些人的自我介紹中,記者發現,傳銷體系的成員來自全國各地。
傳銷人員:“我是吳銀來自山西陽城,現住304陽光網絡快車。”
傳銷人員:“我叫曾小華,家住江西贛州。”
記者了解到,這些傳銷人員之所以選擇與正常人完全相反的作息時間,進行各種活動,是為了躲避清查,但是當記者試圖進一步接近這些傳銷人員,了解更多的情況時,他們卻開始變的十分敏感。
記者:“那你現在有工作嗎?”
傳銷人員:“你可以不說話嗎!”
記者發現,這些傳銷人員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對外防范很嚴密,不是本組織的人,很難進入他們的活動場所。
傳銷人員:“你沒有必要了解那么多,是吧。”
“嚴密”的新傳銷
同以往的傳銷相比,現在的傳銷體系有了一些新的特點,組織更嚴密,手段更隱蔽,我們的記者在肇慶用了4天時間,才找到這些傳銷人員的活動地點,在線人的帶領下,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暗訪。
畫面上的這棟房子,是一個普通的4層高的民宅,知情人告訴我們,就在這個樓里聚集了上百名傳銷人員。記者在一名下線的帶領下,來到這間傳銷人員集中上課的房間時,首先聽到的是震耳的音樂聲。
這個傳銷人員告我們 ,放音樂是為了掩蓋上課的聲音。我們在門口等待的半個小時時間里,門打開了3次,但又很快關了起來,不難看出,即使是有內部的人員帶領,這些傳銷人員依然十分警惕。又過了半個小時,傳銷人員終于同意我們進入。進入房間之后,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滿地的男女皮鞋,而在這個房間的地板上,則密密麻麻的坐滿了準備聽課的傳銷人員,我們注意到,這些人的年齡大多都很小,他們用習慣的方法對我們表示了歡迎。
傳銷人員:“掌聲有請。”
傳銷人員:“再次掌聲。”
清點完人數之后,一個授課教師也在傳銷人員的掌聲中隆重登場。
傳銷人員:“下面就請大家用最棒的姿態,用最真摯的掌聲,歡迎我們公司做得最棒,人長得最帥的張金龍。掌聲有請。”
傳銷人員:“掌聲不夠。”
傳銷人員:“各位,現在好。”
接下來,這位授課教師便開始大談公司的經濟實力如何雄厚,文化理念如何先進,并給這些傳銷人員講述傳銷的方法和技巧,記者注意到,他們上課的黑板就是房門的背面,這樣門一關,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進不來。在一個多小時的授課時間里,這個老師談的最多的就是服務。
傳銷授課人員:“一定要實行貼身服務,21世紀是服務的世紀。如果你服務得好,你的生意就好;如果你服務不好,你就面臨著倒閉。”
那么,這個傳銷人員所說的貼身服務是一種什么樣的服務呢?聽完課之后,在我們的要求下,一位傳銷人員帶著我們來到了2樓的一個房間里,記者發現,在房間的地板上,8、9個傳銷人員正分為3組進行相互洗腦,這正是傳銷組織中常見的一種精神控制的方法,也就是傳銷人員所說的“貼身服務”,目的是讓新加入組織的人員相信傳銷能夠賺到大錢。一個年紀較大的傳銷人員正在給另外3個人洗腦。
傳銷人員:“誰不喜歡錢,說白了。有錢的人也喜歡錢,沒錢的人還是喜歡錢,你知道吧。總而言之這個東西,有錢的人拿它能換來更有錢的東西,沒錢的人拿它多少拿一點,多少也能換來點東西,目的還都是一個為錢。”
那么,錢應該怎么賺呢?面對我們的疑問,幾名傳銷人員也開始迫不及待的給我們洗起腦來。
記者:“要交多少錢?”
傳銷人員:“交3000元錢。”
記者:“交3000元錢,能夠加入咱們這個團隊。那加入團隊之后,我怎么把錢再賺回來?”
傳銷人員:“那你再叫來朋友,就賺到錢了。”
記者:“叫朋友?”
傳銷人員:“提成,還能提成。一個朋友一個提成,不是說你一個人叫你的朋友叫來的人,也是你的人。他們叫來都是你的都屬于你的,你只用拿他們的提成就可以了。”
為了讓我們相信從事傳銷能夠迅速發財致富,這些傳銷人員還給記者算起了細帳。
傳銷人員:“高級業務員要發展320個人。”
傳銷人員:“對。”
傳銷人員:“這320個人不一定要叫你一個人去發展,因為你下邊的朋友可以替你發展,我朋友也可以發展。”
記者:“那發展320個人的話,我一個月能拿多少錢?”
傳銷人員:“幾十萬。”
記者:“能拿幾十萬嗎?”
傳銷人員:“不相信吧!”
人頭傳銷 編造神話
傳銷人員所說的每月能賺幾十萬元的到底是什么呢?這就是“人頭傳銷”,傳銷人員不再傳什么東西,而是通過收取人頭費,層層提成來賺取利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傳銷組織往往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建立基地,再以那里就業容易、收入高等為幌子,誘騙急于外出打工掙錢的貧困地區人員參加。當他們到了外地,由于人生地不熟,就很容易被傳銷組織脅迫了。那么人頭傳銷究竟是如何進行的,請看記者調查。
在傳銷窩點里,記者發現,只要談起傳銷所能帶來的高額利潤,不同體系的傳銷人員都顯得十分興奮和熟悉,那么他們傳銷的又是什么樣的產品呢?當我們向幾名傳銷人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同樣的答案。
傳銷人員:“三千多元,三件產品。”
記者:“三件什么產品?”
傳銷人員:“保健品、床墊。”
記者:“有嗎,你見到這個產品了沒有?”
傳銷人員:“沒見到。”
既然沒有產品,那么為什么會這么多人參加呢?這些傳銷人員所傳的究竟是什么呢?
傳銷人員:“21世紀最賺錢的就是錢賺錢。”
記者:“錢賺錢?”
傳銷人員:“就是經商。我們也就在經商,以前錢賺錢就是投資做生意能賺錢。其實我們也是做生意,就是方法不一樣而已,就是說用的是人際網絡,那就是一個人際團隊的問題。團隊越大,我們的生意做得越大,那我們的錢當然就賺得越多了。”
這些傳銷人員告訴我們,在他們所謂的人際網絡中,是不需要商品的,只要交納3000元左右的入門費,就有發展下線的資格,每發展一名下線,發展人就可以從下線交納的入門費中提取30%--50%的直接提成,而這名下線再發展其他人,他同樣可以提取10%的間接提成,下線達到60人的中級業務員,可以拿到每月2萬元以上的提成。下線達到300人時,就能成為高級業務員,每月的收入可以高達20萬元以上。
傳銷人員:“升到高級以后,那我就不用干活了。”
記者:“那你什么都不用干了?”
傳銷人員:“收錢就行了。經營,不光收錢,你還要經營,經營我這個網絡。”
那么,這種沒有產品、只傳人頭的傳銷行為和傳統的傳銷又有什么區別呢?
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檢查處副處長朱國漢:“早期在我省的傳銷活動是有經營主體,有產品的一種銷售方式。現在在我省各地陸續發現的這種傳銷、變相傳銷活動,逐步演變成一種拉人頭的、騙人的,一種老鼠會式的,一種金字塔這種銷售方式。這種銷售方式變成連環一種欺騙、詐騙。”
朱處長還告訴記者,在這種典型的金字塔式人頭傳銷鏈條中,能夠拿到錢的往往只是那些上線,而處于塔底的下線們只有交錢受騙的份,然而在暗訪中,記者卻發現,在長期洗腦之后,傳銷人員們往往受到了精神上的控制,對這種虛幻的經濟鏈條深信不已。
傳銷人員:“我們現在就是在向老板那個地位去奮斗。像我們這些人每個人都有成功的那一天。”
記者發現,與傳統傳銷的參與者多為中老年人不同的是,在這種人頭傳銷的體系中,涉世不深、知識較少的青少年占到了絕大部分,成為主要的受害人,同時,隨著傳銷體系的不斷擴大,參與者也變的更加復雜。
傳銷人員:“這里面大學生做的也有,大經理做的也有,還有大學生。”
傳銷人員:“有,大學生多的是。醫生也有,什么都有這里邊。”
不僅僅是在廣東,根據記者在國家工商總局了解到的情況,目前這種帶有詐騙性質的人頭傳銷已經在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遼寧等地相繼出現并有蔓延的勢頭,參與者的年齡也從少年發展到青年甚至是中年人,參加的人員既有學生、下崗工人,又有教師、國家干部。而一旦傳銷體系的上線脫離,金字塔式的資金鏈條也將會從底部崩塌,受害者將會是處于底部的下線。
其實,我們看到的所謂洗腦就是通過特殊環境下的反復說教,讓受騙者喪失正常意志,沉迷于虛幻的財富夢想之中,進而控制他們的精神,這也就是傳銷這種經濟邪教的本質。不僅僅是在廣東,根據我們在國家工商總局了解到的情況,目前這種帶有詐騙性質的人頭傳銷已經在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遼寧等地相繼出現,并有蔓延的勢頭,對這種經濟邪教,已經到了急需重拳出擊的時候了。
打擊地下傳銷
為了有效地遏制了傳銷活動的發展勢頭,國家工商局成立了打擊傳銷處,協調全國工商部門打擊傳銷活動。我們的記者也參加了肇慶市的工商和公安部門對這些傳銷窩點進行的一次清查行動。
工商人員:“把東西全拿出來,拿出來。全部拿出來,里面。”
上午10點鐘,記者和肇慶市工商和公安部門一起,對一些傳銷人員居住的窩點進行了清查,在這個窩點中,首先被發現的是大量記載傳銷方法和技巧的筆記本。
而在這個小本子上,則寫滿了不同體系的傳銷人員的姓名和聯系方法,從這些人留下的簡易地址來看,傳銷體系的人員來自全國各地。有趣的是,這些人員還相互留言鼓勵,祝早日發財。
傳銷人員:“我到這邊來之后,我不認識的人,我把我本子給他他簽個名,留個電話號碼,就是說是這里面的人。”
記者:“那你說的你這些不認識的人是干嗎的,是跟你一樣做傳銷的嗎?”
同時被工作人員搜查出來的還有用來傳銷的化妝品、西服等,這些低價、略質的物品在傳銷的體系中卻成了入行必須購買的商品,并且被標上了極其高昂的價格。
記者:“像這種化妝品的實際價值大概值多少錢?”
工商人員:“這個化妝品在我們這里,按照正規的商場里面賣的話是30多元錢、40元錢。”
記者:“那你買一套需要多少錢
傳銷人員:“3800元兩套。”
而在這一個傳銷窩點的房間里,記者發現,懸掛著的黑板上還留著沒有來得及擦去的授課筆記,傳銷人員每天的聚會和上課正是在這樣的房間里秘密進行。奇怪的是,在這個窩點里,工作人員沒有搜查到任何的傳銷物品。
工商人員:“3900元買的什么產品?”
傳銷人員:“沒有。”
工商人員:“有沒有見過產品?”
傳銷人員:“沒有。”
不難看出,這些傳銷人員加入的傳銷體系正是沒有任何產品的人頭傳銷,那么,在交錢加入之后,他們發展的又是些什么樣的人呢?
傳銷人員:“你現在把這個產品推銷給誰了。”
傳銷人員:“我推銷給我對象了。”
傳銷人員:“我通知的就是我表哥。”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傳銷人員在加入體系之后,所過的生活實際上十分清苦,這是記者在一家典型的傳銷窩點中拍攝到的畫面,陽臺上堆滿了各種雜物,房間里則沒有床,傳銷人員們就睡在這些簡易搭建的地鋪上。一年四季,他們都蓋著這些骯臟、破舊的棉被。
記者:“這么小的一個房間,里面睡五個人?”
傳銷人員:“對。”
記者:“那地上會睡幾個人?”
傳銷人員:“地上一共就我們五個,全都睡在地上。”
而在另一個傳銷窩點的廚房中,記者看到,由于到了中午的吃飯時間,這些傳銷人員剛剛做好了午飯,雖然房間里有8個人,但是他們能夠吃到的卻只有這些重新加熱的剩飯和一盆胡蘿卜燉白菜。
記者:“像這些菜就是他們平常吃的嗎?”
廣東省肇慶市工商局工作人員:“這些菜都是他們分配任務,每天他們的任務去市場撿菜渣,這些菜是撿到的菜。”
那么,為什么在這樣艱苦的生活條件下,這些傳銷人員們還如此執迷不悟呢?
傳銷人員:“想掙錢就是。”
記者:“你的目標要掙多少錢?”
傳銷人員:“掙多少錢,能掙多少算多少錢。”
為了讓傳銷人員盡早認清傳銷活動的危害,離開傳銷體系,在清查之后,廣東省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給每個傳銷人員發放了登記表,從而掌握每個從事過傳銷活動的人員資料,便于今后的管理,并在對傳銷人員進行了集中的政策法規宣傳之后,實行了全面的遣散。
在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檢查處,朱國漢處長告訴記者,從今年1月份開始,廣東省對人頭傳銷等變相傳銷活動進行了集中的打擊,截至目前為止,全省各級工商、公安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9萬7千多人次,搗毀傳銷窩點8590多個,清理遣散傳銷人員9萬8千多人次,抓獲傳銷頭目469人,解救受騙群眾396人,立案調查的案件為185宗。針對傳銷的專向立法工作也正在進行。
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檢查處副處長朱國漢:“爭取明年出臺廣東省打擊傳銷的地方性法規。”
就在節目播出之前,我們還得到了一個最新消息,目前廣東省正在考慮建立地方性法規,對傳銷行為進行更加準確的法律認定,并且制定更加具體的處罰條例,廣東省各地市也建立了以市委書記掛帥的打擊傳銷專項小組,一定要把傳銷蔓延的勢頭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