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
發布: 2005-10-31 00:00:00 作者: zhixiaowang.com 來源:

行之不止可以勝天,止之不行,猶如畫地!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么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什么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1、鯰魚與沙丁魚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后,如果能夠讓其活著抵港,價格就會比死沙丁魚高出好幾倍。
但由于路途遙遠,往往沙丁鯰魚運到半路就會死掉,很少有人能夠將沙丁魚活著運回來。只有一艘魚船每次都能成功地帶回活的沙丁魚,該船的船長因此賺了很多錢。但是,人們向這位船長請教其中的訣竅時,他總是避而不答,一直嚴守這個的秘密。直到船長死后,人們打開他的船艙才發現只是在魚艙放了一條鯰魚而已。
原來,由于鯰魚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后,會四處游動,而沙丁魚對這樣一個異已分子的加入深感不安,在危機感的支配下緊張地不停游動,在危機與運動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生命的潛能,所以才能夠活著回到港口。
這個故事中的"鯰魚效應"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其主要方法與目的就是通過適當引進競爭機制,使內部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員工潛能的發揮。
2、名人效應
由于名人是人們心目中的偶像,有著一呼百應的作用。一位出版商有一批滯銷書籍無人問津,他靈機一動想出一個主意。他拿著一本書去找總統,并且軟纏硬磨地征求意見。忙于公務的總統不愿與其糾纏,便回了一句:"這本書不錯。"
出版商便大做廣告:"現有總統喜愛的書籍出售!"于是這些書籍很快被一搶而空。
不久,再次出現書籍滯銷時,這位出版商又拿著一本書去找總統。上了一回當的總統對他說:"這本書實在糟糕透了!"出版商腦子一轉,馬上在大做廣告:"現有總統先生討厭的書籍出售!",同樣,又有許多人爭相購買。
當出版商第三次將書籍送給總統時,總統吸取前兩次的教訓,為了不給這位狡猾的出版商任何機會,總統先生拒絕對書籍作出任何評價。
不料出版商同樣以此大做廣告:"一本令總統先生難以下結論的書,難道你不希望了解它嗎?"該書居然又被一搶而空。令總統哭笑不得,而出版商在談笑間大發其財。
商場如戰場,兵不厭詐,這位精明的出版商深諳顧客心理,巧用名人效應,運籌帷幄,應變對策收縮自如,在平淡中見神奇,實在是構思奇特,別出心裁。
3、"情侶蘋果"的故事
圣誕之夜,某高校俱樂部前,一老婦守著兩筐大蘋果叫賣,因為天寒,問者寥寥,生意非常冷淡。一教授見情形,上前與老婦商量幾句,然后走到附近商店買來節日織花用的紅彩帶,并與老婦一起將蘋果兩兩一扎,接著高叫道:"情侶蘋果喲!兩元一對!"經過的情侶們甚覺新鮮,用紅彩帶扎在一起的一對蘋果看起來很有情趣,因而買者甚眾。不一會就全部賣光。老婦感激不盡,賺得頗豐。
教授對俱樂部前來往人群進行市場細分可謂別出心裁,成雙成對的情侶給了他突發靈感,其對產品定位更是心跡奇巧,用紅彩帶兩個一扎,喚為"情侶"蘋果,對情侶非常具有吸引力,即使蘋果不好銷的大冷天也高價暢銷了。 這就是一個成功進行目標市場定位營銷的案例。
4、晚上八點到十點
臺灣有一個著名的企業家陳茂榜,他的講演經常折服所有的聽眾。尤其是他記憶數字的本事超人一等,舉凡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面積、人口、國民所得貿易額等,他都如數家珍。
事實上,陳茂榜的學歷只有小學畢業,但他卻榮獲了美國圣諾望大學頒發的名譽商學博士學位。一個只有小學文化學歷的人,是如何獲得名譽博士學位的?
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學習的。陳茂榜十五歲輟學到一家書店當店員,他每天從早到晚工作十二個小時。但是下班以后,讀書就成了他的享受,書店變成了他的書房,或坐或臥,任他遨游。日子一久,他養成了每晚至少讀兩小時書的習慣。他在書店工作了八年,也讀了八年書。
陳茂榜深有體會地說:"記住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于晚上八點到十點之間。"
一個人在大學時代所學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與信息在不斷更新。只有學習才能賦予持續的動力。如果不善于學習,不僅僅缺少的知識得不到補充,而且,曾經掌握的知識也將落伍,長此下去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
5、拿破侖與希德勒
拿破侖也好,希德勒也好,他們都轟轟烈烈過,在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也算得上一代英雄,但他們都沒有好的結果,而且是注定的,即使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也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
同樣,在工作單位里像拿破侖與希德勒類的人物并不少見,他們遇事不跟別人商量,喜歡自作主張,亂發命令,獨斷專行,凌駕于同級管理人員、甚至是上司與組織之上。也許他自己覺得很威風,也許能取得短暫的勝利,也許他還會對自己與眾不同的管理魄力沾沾自喜......但無論如何最終也改變不了失敗的命運!
如果誰不幸染上這種毛病是非常危險的,無論對自己、對他人還是對整個集體都十分有害。
6、壞心情與好心情
從前,有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傘店老板,二女兒嫁給洗衣作坊老板。于是,老太太成天憂心忡忡,每逢下雨天,她擔心洗衣坊的衣服涼不干;天晴時,又擔心雨傘賣不出去。日子過得非常憂郁。
后來一位聰明人告訴她:"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氣!下雨天,你大女兒家生意興隆,天晴時,你小女兒家顧客盈門,哪一天都有好消息呀!"
這位老太太一想,這樣說也對呀,看來我原來每天擔心確實沒有必要!
天還是以前的天,只是腦袋變了一變,心情自然在不一樣,而生活的色彩也會煥然一新。
7、蛹與蝴蝶
有一個小孩在草地上發現了一個蛹。他把蛹撿起來帶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樣羽化為蝴蝶。
過了幾天,蛹上出現了一道小裂縫,里面的蝴蝶掙扎了好幾個小時,身體似乎被什么東西卡住了,一直出不來。小孩子看著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須助它一臂之力。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開,幫助蝴蝶脫蛹而出。
可是,因為蝴蝶在離開蛹前必須經過苦的掙扎,直到它的雙翅強壯了,才會破蛹而出。由于小孩的幫助使這只蝴蝶過早地離開蛹體,所以出來以后其身軀臃腫,翅膀干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就死去了。
其實,人何嘗不是如此呢?煎熬、磨煉、挫折、掙扎......這些都是成長必然的過程與代價。
8、老虎來了!
一位美國人與一位日本人結伴旅游,在森林里兩個人正在河邊洗腳的時候,對面來了一只老虎,日本人連忙穿上鞋子準備逃走。
美國人說:"你是跑不過老虎的"
日本人答道:"我跑不過老虎沒關系,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競爭是殘酷的,越是在危險的時候,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冷靜分析,識別競爭的主要對手,并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9、罪臣與曉將
戰國時期,楚莊王親自率大軍出戰,結果大獲全勝;鼐┖笤O宴慶功,席間召來嬪妃與群臣同席暢歡,至天黑意猶未盡,遂命燃燭照明續歡。
忽然刮來一陣大風,所有蠟燭都被吹滅。黑暗中,有人趁機拉住了麗姬的衣服,麗姬不便聲張,掙扎中衣袖被撕破,直到麗妃機警地扯斷那人帽子上的纓帶,那人才驚慌溜走。
麗妃偷偷將此事稟告楚莊王。調戲嬪妃可是死罪呀!莊王聽罷沉思片刻后,吩咐先不要點燃蠟燭,號令群臣解開纓帶,摘下帽子,盡情暢飲,然后再命人掌燈點燭。
當夜,莊王與群臣盡情歡飲,后來,莊王再也沒有提起過這件事。
數年以后,莊王出兵伐鄭,曉將唐狡請命為先鋒。由于唐狡英勇善戰,鄭軍被殺得落荒而逃。在慶功會上,莊王要依功重賞唐狡。唐狡跪謝道:"臣受君王再生之恩,雖肝膽涂地不足以報,何敢領受賞賜!"
于是,唐狡面帶愧色地低聲說道:"數年前席間調戲麗妃的便是罪臣,大王不究臣死罪,對小臣有再生之恩德,所以罪臣無時不再想如何報效大王的恩德!"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不要得理不饒人,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化敵為友,得到他人的尊重!
10、失敗的原因
過去有個齊國人非常喜歡打獵,盡管他比別人付出了更大的心血和耐心,但收獲卻總不大。
在經過全面的分析后,他發現失敗的最大原因不是自己的技術差,而是他缺少一只優秀的獵犬。而購買一只優秀的獵犬需要很大一筆資金,這對于家境貧困的他暫時是沒有辦法得到的。
于是,他轉而努力耕作農田,家境漸漸富裕起來,同時,他也時常注意練習,使狩獵的本領也得到提高。
幾年以后,有了錢的他花了很多錢買來了一只非常優秀的獵犬,開始了自己喜歡的獵狩生活。由于獵犬的幫助,這個獵人收獲特別大,成為當地最負盛名的獵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做出成績,一方面要堅持不懈,另一方面要積極思考,在決定成功的關鍵點上尋找突破口。
11、換個方式去思維
甲、乙兩個教徒在祈禱時煙癮來了。甲教徒問神父:"祈禱的時候可不可以抽煙?"神父回答說:"不可以!"乙教徒問神父:"抽煙的時候可不可以祈禱?"神父回答說:"當然可以!"。
祈禱的時候去抽煙是對神的不敬,作為神父當然會反對。而抽煙的時候都在祈禱,更能表達教徒對圣恩的感激與褒頌,神父又怎么能拒絕呢?
田忌在賽馬時,不是花大力氣買最好的馬,而是以劣馬對上馬,以中馬對下馬,以上馬對中馬,善取者善棄,未戰前已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輕松的贏得勝利。
有些看似很復雜的問題其實答案卻很簡單,關鍵在如何找準問題的突破點。在按照常規模式思維很難找到答案的時候,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或許會使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12、生活與選擇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
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后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13、趣味垃圾箱
假如是你是一個公園的管理者,你對游客隨地亂扔垃圾是如何處理呢?
是不厭其煩的收拾?是置之不理?還是去管理部門申請幾本罰款收據對當事人罰款?
請看別人公園管理者是如何做的。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公園里,管理人員用一些模樣令人發笑的胖木偶代替單調的垃圾桶,這些滑稽的胖木偶張著嘴巴,當有游人丟進垃圾時,它即惟妙惟肖地大聲叫道:"謝謝!",這引起游人的極大興趣,盡量把廢物丟入它的口中,有的小孩到處撿廢棄物甚至家中帶來廢物來"喂"它。
美國賓夕法尼州的一家游樂園設置了許多會討吃的垃圾桶。當有垃圾扔進去時,它會發出:"謝謝您,好吃極了,能再給我一些嗎?"的聲音,于是大家都樂意將垃圾扔進去,使場內始終保持清潔。
荷蘭許多城市街頭的垃圾桶上裝有一個感應器,每當垃圾扔進桶內時,感應器會自動播放一則哲理故事或者開心笑話,其內容經常更換,吸引了許多人饒有興趣地將垃圾扔進桶里,以便聽到有趣的哲理故事或者開心笑話。
管理最高境界是通過創造性的"理",達到有效的"管"。優秀的構思能夠在融洽、詳和的氣氛中達到滿意的管理效果。
14、因人而異
某旅長手下有三名性格各異的團長:甲團長在工作中總是身先士卒,對重要事情一定要親自完成;乙團長在士兵中聲望極高,但愛爭強好勝,喜歡與上級頂牛;丙團長習慣不扣不扣完成任務,但缺乏主動性。
在進攻一個防守嚴密的陣地前,針對幾位團長的性格特點,這位旅長是這樣下達任務的:
對甲團長:"親愛的上校,在這次戰斗中,你團將挑起進攻的重擔,乙團與丙團作人們的后翼,十二點開始進攻。"
對乙團長:"我們的敵人非常強大,現在*發起進攻也許太勉強,但局勢需要我們這樣做,你能不能談談自己的看法?"
正如旅長所料。乙團長對這番話不以為然地說道:"將軍,我不太贊成你的分析,我們完全有辦法通過如何如何取得勝利!"
"那么去按某方案試試看吧!"—這時才給乙團長下達早已準備好的命令!
對于丙團長,這位州長是直截了當地下達命令,但其中補充了許多前面兩道命令中報沒有的細節問題。
結果,這三個團的任務都完成得非常好,該旅取得了這次戰斗的勝利。
所以說,成功的領導要善于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因人而用,因勢利導,而不是簡單劃一的指揮。
15、徒弟的小毛病
從前,在一個城的墻根附近有一個很有名的剃頭鋪,剃頭師傅手藝好,為人和氣,生意非常好。由于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從許多慕名而來的求藝者中挑選了一名小徒弟。
這位小徒弟果然聰明勤快,深得師傅喜愛,早晚客人較少時,師傅就開始傳藝。為讓徒弟練習,師傅特地買來了許多冬瓜,按照刮臉的手法,在冬瓜上練習。
這個徒弟有這樣一個習慣,在練習刮冬瓜時,如果師傅讓他去做什么事時,他就順手將剃刀插在練習的冬瓜上。師傅多次對他說,這樣的習慣很不好,必須盡快改正?墒峭降苡X得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總不以為然。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徒弟的技術也越來越熟練了,但在冬瓜上插剃刀的習慣仍然沒有改變。這天,師傅想試試徒弟的手藝,讓他給自己剃。剃著剃著,外面來了一位客人。徒剃準備去招呼一下。于是,象往常一樣習慣性地順手將剃刀一插......
只聽得師傅大叫一聲,手捂著腦袋倒下去了。
由此可見,一個小的毛病如果不及時改正,可能會鑄成無法彌補的大錯!
16、圣經129
有個神父開車在路上見到路旁有個修女,便停車主動載她一程,她進車后便翹起腳來,讓她可愛的美腿從長袍中露了出來 ,牧師看了一眼后,不安份的手移到她美麗的大腿上。
修女對他說:"神父,記得圣詩129節嗎?"
神父臉紅連忙道歉,他被迫移開他的手,但實在難以抗拒美腿的誘惑,過了一會兒,他的手又再次滑向美腿。
修女又說:"神父,記得圣詩129節嗎?"
神父又再一次道歉:"對不起,姊妹!"
到達修道院后,修女下車時了他一個寓意深長眼神就走了。
神父回到教堂,他急忙拿出圣經想找出圣詩129節是什么?
——圣詩129節:走向前并尋求,再更深入一點,你會找到榮耀的。
故事告訴你:永遠對你的工作保持熟悉,不然你會錯過很多機會的。
17、順其自然
一位建筑師設計了位于綠地四周的組合辦公樓。峻工后園林管理部門問他人行道該鋪在哪里。他讓管理部門將辦公樓周圍種上草。
夏天過后,在草地上踩出了一條條小道,優雅自然,走的人多就寬,走的人少就窄。這位建筑師讓人沿著這些踩出來的痕跡鋪設人行道。
這條行道和諧自然地滿足了行人的需要,成為這個組合辦公樓群體一道亮麗的風景。
對于許多東西,我們要講究順其自然,這樣既符合自然規律,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再試一次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公司應聘,而該公司并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年輕人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里,就貿然進來了。總經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面試的結果出人意料,年輕人表現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下臺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周后,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后5次踏進微軟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復,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凈土......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
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19、丈夫與獅子
從前有位婦女,她非常喜歡自己的丈夫,但是丈夫對她很一直冷淡。于是,她去請求一位巫師,請求巫師給她一些吸引丈夫的魅力。
巫師想了想后答應了她的請求,條件是必須從活的獅子身上撥下三根毛給巫師。
這位婦女想,村子附近確實經常有一頭獅子出入,但如何才能得到獅子的毛呢?她想了很久,終于想到一個辦法。
第二天清早,她很早就牽了一只小羊放在獅子經常出沒的地方,然后自己就回家了。在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位婦女每天都給獅子送一只小羊。漸漸地這頭獅子認識了她,最后見到她便友好地搖著尾巴,并且走近婦女,讓其在身上輕輕拍打。
婦女在得到獅子完全的信任后,細心地從獅子身上撥下三根毛送給巫師。
巫師笑著對她說:"我看還是你自己去想辦法吧,連這么兇狠的獅子都被你馴服了,何況是你的丈夫呢!"
這位巫師說得對,如果她用馴服獅子的辦法去說服丈夫,我想她沒有理由不會取得成功。
20、著名的青蛙實驗
在十九世紀末,美國康爾乃大學做過一個有名的實驗。研究人員講一只青蛙突然扔進煮沸的油鍋里,青蛙在這緊要關頭用盡全力,躍出油鍋安然逃生。
接著,實驗人員將青蛙放在一只溫度適宜的小鍋中,讓青蛙在鍋里悠閑地游動。然后,工作人員在鍋底下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仍然自由自在地享受著安逸,直到被漸漸沸騰的開水煮熟了,也沒有引起它的警覺。
這說明在遇到突如其來的危險或壓力時,可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力戰勝危險。但如果對潛在的危險認識不夠的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導致失敗或者滅亡。
21、高智商人才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察某高校時,隨意從學生名單中抽出18人的名字寫在一張表格上,告訴校長:"根據科學檢測,他們都是高智商的優秀人才。
一年后,羅森塔再次來到該校時,從校長那里證實了這18位學生的進步確實非常大。數年以后,這18位學生在不同的崗位上都有所作為,做出了不同凡響的成績。
這就是有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它說明了充分肯定對人才成長的激勵與促進作用。
22、兄弟騎驢
兩兄弟在街上買了一頭驢子,回家的時候,哥哥心疼弟弟,讓他騎上驢,自己牽繩步行。旁邊人就說:"弟弟不懂事,自己騎驢卻讓哥步行。"
弟弟不好意思,于是就讓哥哥騎驢,自己步行。這時又有人說:"哥哥真不懂事,只顧自己騎驢,卻讓弟弟步行。"
兄弟兩人就只好都騎在驢子上,別人又批評他倆虐待驢子。
最后,兩個人只好都不騎驢子,這時仍然有人在笑話他們:"有驢子不騎,真是太蠢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也不必過于在意別人的議論,關鍵是要襟懷坦白,無愧于心。對社會、對集體、對工作、對自我發展有價值的事情,只要認準了,就要義無反顧地去做。
23、不可缺少的領導
有位資深管理顧問聽到有人稱贊一位在職多年的領導,說他是企業不可缺少的杰出領導。
這位顧問就問:"你們為什么說他是一位不可缺少的領導呢?"
稱贊他的人說道:"如果沒有他,企業就無法正常運轉。"
這位顧問說:"如果沒有他企業真的不能正常運轉的話,那怎么能算得上一位好領導呢?一位優秀的領導應該讓企業在缺少任何一個人時,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他真的是位有能力的人,就是心態有問題,因為他一定是成天在想辦法讓企業離不開他。"
所以說,一個企業出現不可缺少的人物是企業的危機。一個長期處于不可或缺角色的領導決不是真正的好領導。
24、狩獵與駱駝
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 他們到達了目的地。
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以相同的問題問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又以相同問題問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駱駝。"
父親高興地點點頭說:"答對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一個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目標一經確立之后,就要心無旁騖,集中全部精力,勇住直進。
25、馬斯的訣竅
馬斯是一位身體贏弱,貌不出眾的領導。但他在員工中享有非常高的威信。他工作得很輕松,也很開心,而且在整個公司里,他那個部門工作效率最高。
之所以這樣,完全應歸功于馬斯平時善待每一位員工的做法。長期以來如果有誰或他們的家屬有了病,他就會問候他們,盡可能幫他們解決些問題。在每一位下屬過生日的時候總能收到一份他的禮物,如果有誰邀請他去參加家人的生日活動,他也會欣然前往。
作為管理者如果能做到這樣,即使能力稍有不足,依然會是位很受歡迎的領導,而其所在的部門績效也不會太差。
26、不拉馬的士兵
一位年輕有為的炮兵軍官上任伊始,到下屬部隊參觀炮團演習,他發現有一個班的11個人把大炮安裝好,每個人各就各位,但其中有一個人站在旁邊一動不動,直到整個演練結束,這個人也沒有做任何事。軍官感到奇怪:"這個人沒做任何動作,也沒什么事情,他是干什么的?"大家一愣,說:"原來在作訓教材里就是講這樣編隊的,一個炮班11個人,其中一個人站在這個地方。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軍官回去后,經查閱資料才知道這一個人的由來:原來,早期的大炮是用馬拉的,炮車到了戰場上,大炮一響,馬就要跳就要跑,一個士兵就負責拉馬。到了現代戰爭,大炮實現了機械化運輸,不再用馬拉,而那個士兵卻沒有被減掉,仍舊站在那里。
在管理界,"不拉馬的士兵"這一案例流傳久遠,從管理學的角度講,這位軍官發現并減掉了"不拉馬的士兵",其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減少了資源浪費。
27、最后的一片葉子
病房里,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后,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后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28、成功,其實很簡單!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夸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后,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并加以研究。驚喜之余,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后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
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后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么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什么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