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直銷年度企業最字榜
發布: 2005-12-01 00:00:00 作者: 戴穎 來源:

-人氣波動最大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雅芳、安利、完美
當選企業:雅芳
當選原因:如果說去年的直銷法規“風向標”使雅芳贏得了大眾的關注,那么,今年由于風頭太過,使得雅芳面臨內憂外患的環境,十分可憐。
人氣上揚的主要原因:唯一一家直銷“試點”企業。
今年4月,當“試點”的王冠最終戴在雅芳的頭上時,當雅芳全球董事會主席兼首席行政長官鐘彬嫻手持政府文件復印件,在北京宣布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已經批準雅芳(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天津直轄市內和廣東省全省內進行直銷試點時,當雅芳邀請政府官員、媒體到雅芳試點店鋪參觀,以加強直銷的“現場感受”時,雅芳的確獲得了業界前所未有的關注,這時用“意氣風發”來形容雅芳一點不為過。同時,無論業界還是媒體,都以各種方式表達著一種意思:“以雅芳為代表的單層次直銷戰勝了以安利為代表的多層次直銷。”
在經過8年的漫長等待后,雅芳終于“揚眉吐氣”了。政府沒有失言,沒有讓雅芳“吃虧”!頂著“試點”的頭銜,雅芳馬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全國公開招聘3,000名推銷員,在各大電視、平面、戶外媒體投放廣告,花巨資聘請臺灣省著名藝人“大S”作為形象代言人,冠名贊助電視節目等,一切活動都旨在提升雅芳在大眾心中的品牌度和知名度。
人氣下落的主要原因:單層次的代表企業。
原本以為爭到了“試點”頭銜,便可以在未來的直銷大戰中拔得頭籌。誰知道,隨即發生的一切卻是雅芳始料未及的:經銷商的退貨風波,推銷員招聘的失敗,第二、三季營業額的下滑,業界如潮的批評聲……一時間,雅芳“賠了夫人又折兵”,業界對于單層次直銷獨霸天下的憤憤之情,全由雅芳承擔了。
有業界專家指出:“本來雅芳已經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出,至少在以多層次為主的直銷行業中,雅芳幾乎已被完全隔離出去,但是‘試點’卻讓雅芳再次卷入這趟渾水。政府要承認直銷行業,需要樹一個典范,雅芳被看中了。”
對于雅芳來說,2005年的冬天有點冷。
“雅芳現在盡力充當模范直銷員,其日前公布的直銷試點方案,在體現中國政府對直銷監管意志的同時,也在對引起1998亂象的非法傳銷進行再次設卡。觀察人士稱,對這個號稱3,000億元的大市場來說,雅芳中國試點直銷的意義,可能在于‘止亂還治’。”
(《新京報》)
-最配合政府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安利、完美、如新
當選企業:安利
當選原因:無論安利如何努力,“直銷條例”還是對“多層次”關上了門。業界普遍認為屬于安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安利必將遭遇10幾年來最嚴酷的一個寒冬。
然而,跟業界的悲觀相反,安利并沒有屈服與認命,更沒有自怨自艾,它再一次證明了自己是直銷業的“老大”,是領軍人物。只不過,曾經張揚的氣焰已收斂殆盡,體現出的只是服從和遵循。
在“直銷條例”公布后的幾天內,安利高層便在廣州發布公開申明,同時宣布會拿出2億元來補償經銷商。在面對經銷商的迷惑時,安利做了很多安撫、鼓勵和穩定。
為了配合新的政策,安利公司不僅加快加大開設店鋪的速度和數量,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回應政府:新的單層次制度。同時,安利仍然不忘公益事業,而其經銷商也不再頻頻出現在各個場合中。
一切都表明,安利在變,在配合政府改變,不再是以前那個跋扈的外商投資者。
有業界觀察者指出:“這充分體現了安利的應變能力。不管是不是無奈,當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了。”
“我們對營銷人員非常珍惜,安利在中國十年的風風雨雨,遇到不少的困難,核心骨干的營銷領導人與公司不離不棄,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為公司取得成功所做出的貢獻。”
(鄭李錦芬 安利全球副總裁)
-最具活力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新時代、完美、盛士銘
當選企業:新時代
當選原因:作為一家盛傳具有政府背景的直銷企業,新時代一直受到業界的關注,只是其傳統化的產品和獎金制度,讓很多直銷員都沒有看上眼。但是,今年的新時代似乎多了些什么—在特殊時期,“紅頂”發揮的優勢是其他企業望塵莫及的。
北京大會堂的10周年慶,國家航天員指定用品,與“直銷條例”規定中十分相近的制度,讓新時代成為了新一輪奪牌大戰中最有實力的內資企業之一。
相對于國內其他直銷公司直銷員的低調行事,此時的新時代經銷商卻充滿了自信和憧憬,且活躍在各個地區的市場上。以至于目前新時代成為了很多“灰色企業”直銷員在“轉型”時重點考慮的對象。
有業界專家分析說,“從種種跡象來看,內資企業,尤其是大型內資企業可能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而新時代作為有著極深政府背景的直銷企業,受到照顧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無論業界猜測如何,新時代確實已經表現出來新霸主的氣勢。
“‘紅 頂’企業,直銷立法后,拿牌問題不大。”
(莊然 《經貿世界》)
-最具爭議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林楓、日暉
當選企業:林楓
當選原因:隨著《禁止傳銷條例》的出臺和實施,不少人擔心很多中小型直銷企業將退出或是轉入“灰色”經營時,有一家在業界爭議不斷的企業,不但沒有偃旗息鼓,反而高調重組并聲稱會申報第一批直銷牌照,引起了大家極大的關注。
它,就是林楓集團。
說它至少不是一家正規直銷企業,是因為它屢屢被政府部門打擊和媒體曝光;說“條例”實施之后它必將滅亡,可是10月底,它卻選擇了釣魚臺大酒店召開轉型發布會,還以龍永圖先生視察其公司為噱頭,強調自己的“合法性”……
一切,都是那么地讓人看不懂。
究竟林楓能不能拿牌,它又會不會成為處于彷徨期的中小內資企業的“榜樣”?業界都在議論,也都在等著看。
“長治市工商局城區分局經檢大隊執法人員對長治市延安南路95號林楓服飾店涉嫌非法傳銷展開立案調查。”
(《山西市場導報》)
-最值得期待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克麗緹娜、康寶萊
當選企業:克麗緹娜(以下簡稱“克緹”)
當選原因:去年活躍的外資直銷很多,但 “條例”出臺之后,很多都選擇暫時退出并觀望,而克緹卻反其道而行之,加快了在內地布局的步伐,充分顯示了對“牌照”志在必得之勢。
雖然從1998年起,克緹就在上海成立了瑪婷日用品化工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克緹內地總部,卻一直以傳統方式經營。因為,其總裁陳武剛表示,當時內地直銷市場的格局還不明了,不想盲目進入。
不過,時機終于來了!
從去年起,克緹便開始進行戰略部署,經過一年的建設,克緹在各地的連鎖店美容院已經初具規模,今年更大規模地投放宣傳廣告,9月~11月分別在上海、北京、大連、杭州、深圳、成都、重慶七個主要城市投放候車亭廣告。
據悉,一系列的動作后,一直處于觀望階段的克緹已有意開展直銷業務。9月12日,陳武剛在上海表示,“我們將在適當的時候向政府申請直銷牌照。”
克緹被業界普遍看好的原因是,其在臺灣地區采用的“三銷合一”模式,非常適合目前政府提出的“店鋪+推銷員”的政策,加上克緹已經為內地培訓了8,000多名培訓師,這一切都彰顯著克緹蓄勢待發的力量。
有觀察人士評價說,“克緹在臺灣地區發展了17年,并連續幾年蟬聯臺灣地區直銷業的銷售額冠軍,具有不可小覷的實力。如果能正式進入內地直銷市場,相信會成為一支強勢力量。”
“敵人來自于自身的想像,有戰爭則必有傷亡。竭誠地期許克緹人把心力集中在自己的成長與茁壯上,不斷向前走,不斷地與自己競速,造就實力堅強與完整的個體。”
(陳武剛 克緹總裁)
-直銷商最活躍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立新世紀、康寶萊
當選企業:立新世紀
當選原因:縱觀2005年,大部分外資企業的經銷商因為種種原因,或低調行事,或黯然退出。但無論是在網絡論壇上,還是實際運作中,惟有立新世紀的經銷商,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有更為兇猛的勢頭。
業界不少人士質疑:“前段時間不是有消息說立新世紀已經被工商部門列為重點打擊對象了嗎?”
據悉,立新世紀經銷商的這種活躍來自于另外一家公司:同仁堂。當有消息爆出立新世紀將與同仁堂合作時,立新世紀的經銷商們便不遺余力地奔走相告。雖然同仁堂并沒有給予正面的答復,雖然業界有不少的質疑和噓聲,但12月即將由立新世紀代售同仁堂海外產品的新聞發布會,無疑又為二者確實的合作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立新世紀的經銷商們又再一次振奮起來,似乎同仁堂和“牌照”已經合二為一。
業界不禁有人擔心:“無論立新世紀與同仁堂的合作是否屬實,但是立新世紀在過去的作為并不太光彩,現在如此大張旗鼓的宣揚,如果不能拿到牌照甚至被打擊,那么現有的經銷商該何去何從?”
“立新世紀隆重宣布,與北京同仁堂簽署一項獨家協議,在香港地區獨家分銷同仁堂旗下一種獨特配方的草本產品。這次合作,通過網絡渠道的方式銷售,大大加強了立新世紀的個人事業發展及北京同仁堂的國際市場拓展。”
(立新世紀官方網站)
-最務實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如新、南方李錦記、天獅
當選企業:如新
當選原因:如新從進入中國內地以來,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高調地進入,高調地行事,讓不少人將如新視為繼安利之后的外資直銷王牌。
然而,時間轉入2005年,一向高調的如新,突然將自己雪藏。無論從宣傳上還是從經銷商的活動上,如新都拋開花俏的噱頭,開始埋頭“務實”。
首先,不斷開設二級經銷店,卻少了往日大肆宣傳的張揚;其次,引進如新華茂研發的“如沛”系列保健品,卻少了鋪張的宣傳;最后,整頓經銷商隊伍。雖沒有大規模開除行動,但卻進行著內部整頓和清查,專賣店也被列入此次整頓的范疇。
一切,都在默默進行中。有觀察者稱,這種務實也許是因為過去的如新太招搖、太激進,以至于成為業界口誅筆伐的焦點。在條例頒布的非常時期,如新只得選擇務實來避開風頭,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但務實不代表毫無作為,2005年的如新在完成制度調整后,還用誠信宣言贏得了大眾的眼球,并繼續拓展“善的力量”的影響范圍。同時,賀楚門接任世界直銷聯盟主席一職,也讓如新在未來的發展中,增添了不少砝碼。
2005年的如新,在務實中完善。
“作為一家從事個人護理品和營養保健品研發銷售的全球公司,此前,如新在中國已經投資了8,000萬美元,加上此次再投2,000萬美元,如新在中國的投資已經超過1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05年度最想做直銷的企業
候選名單:健康元、修正藥業、五糧液
當選企業:健康元
當選原因:相對于大部分直銷企業的偃旗息鼓、靜觀其變,傳統企業健康元是那么的亢奮,它迫不及待地昭告天下:我要做直銷!
其實從去年起,健康元已經在密切關注直銷行業。為了能成功進入直銷領域,健康元去年開始直銷業務的籌備,并聘請曾供職于安利(臺灣)分公司的蔡耀光作為領軍直銷業務的職業經理人。
面對即將開放的直銷市場,9月中下旬,健康元董事長朱保國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公司正在向商務部申請直銷許可證,爭取在12月1日,內地正式開放直銷業后成為首批獲準的企業。”
為何健康元會如此迫不及待地想進入直銷行業?據有關報道顯示,作為國內醫藥、保健品行業一直經營比較穩健的健康元,其2005年上半年的年報顯示:上半年保健品的毛利率為76.17%,藥品的毛利率為46.46%,但其綜合凈利潤只有3.84%。如此巨大的數字差距,主要是因為傳統渠道中的廣告、扣點等投入損失了很多的利潤。同時,健康元雖然可算是傳統行業的知名品牌,但是其去年5.3億元的營業額,根本無法與安利的170億元相比。
有專業人士分析,保健品占到健康元整個產品銷售的30%,如果采用直銷模式,對于健康元的銷售額將有很大的提升。
所以,健康元在直銷合法后,便迫不及待地將直銷作為其未來發展的重點。
也有企業主稱,“其實,想從事直銷模式的傳統保健品企業還有很多,只是沒有哪家企業像健康元那樣直接而公開地宣布。”
健康元的這一舉措,讓人不由想到了2004年的大連富饒。
希望2006年的春天,離它不會太遠。
“對于直銷在健康元集團中的架構,朱保國表示,目前還沒有確定,還需要提請會計師進行核算、評價來決定。為規避與同樣做保健品的上市公司健康元(600380)形成同業競爭,直銷業務將直接納入健康元(600380)旗下。”
候選名單:雅芳、安利、完美
當選企業:雅芳
當選原因:如果說去年的直銷法規“風向標”使雅芳贏得了大眾的關注,那么,今年由于風頭太過,使得雅芳面臨內憂外患的環境,十分可憐。
人氣上揚的主要原因:唯一一家直銷“試點”企業。
今年4月,當“試點”的王冠最終戴在雅芳的頭上時,當雅芳全球董事會主席兼首席行政長官鐘彬嫻手持政府文件復印件,在北京宣布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已經批準雅芳(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天津直轄市內和廣東省全省內進行直銷試點時,當雅芳邀請政府官員、媒體到雅芳試點店鋪參觀,以加強直銷的“現場感受”時,雅芳的確獲得了業界前所未有的關注,這時用“意氣風發”來形容雅芳一點不為過。同時,無論業界還是媒體,都以各種方式表達著一種意思:“以雅芳為代表的單層次直銷戰勝了以安利為代表的多層次直銷。”
在經過8年的漫長等待后,雅芳終于“揚眉吐氣”了。政府沒有失言,沒有讓雅芳“吃虧”!頂著“試點”的頭銜,雅芳馬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全國公開招聘3,000名推銷員,在各大電視、平面、戶外媒體投放廣告,花巨資聘請臺灣省著名藝人“大S”作為形象代言人,冠名贊助電視節目等,一切活動都旨在提升雅芳在大眾心中的品牌度和知名度。
人氣下落的主要原因:單層次的代表企業。
原本以為爭到了“試點”頭銜,便可以在未來的直銷大戰中拔得頭籌。誰知道,隨即發生的一切卻是雅芳始料未及的:經銷商的退貨風波,推銷員招聘的失敗,第二、三季營業額的下滑,業界如潮的批評聲……一時間,雅芳“賠了夫人又折兵”,業界對于單層次直銷獨霸天下的憤憤之情,全由雅芳承擔了。
有業界專家指出:“本來雅芳已經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出,至少在以多層次為主的直銷行業中,雅芳幾乎已被完全隔離出去,但是‘試點’卻讓雅芳再次卷入這趟渾水。政府要承認直銷行業,需要樹一個典范,雅芳被看中了。”
對于雅芳來說,2005年的冬天有點冷。
“雅芳現在盡力充當模范直銷員,其日前公布的直銷試點方案,在體現中國政府對直銷監管意志的同時,也在對引起1998亂象的非法傳銷進行再次設卡。觀察人士稱,對這個號稱3,000億元的大市場來說,雅芳中國試點直銷的意義,可能在于‘止亂還治’。”
(《新京報》)
-最配合政府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安利、完美、如新
當選企業:安利
當選原因:無論安利如何努力,“直銷條例”還是對“多層次”關上了門。業界普遍認為屬于安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安利必將遭遇10幾年來最嚴酷的一個寒冬。
然而,跟業界的悲觀相反,安利并沒有屈服與認命,更沒有自怨自艾,它再一次證明了自己是直銷業的“老大”,是領軍人物。只不過,曾經張揚的氣焰已收斂殆盡,體現出的只是服從和遵循。
在“直銷條例”公布后的幾天內,安利高層便在廣州發布公開申明,同時宣布會拿出2億元來補償經銷商。在面對經銷商的迷惑時,安利做了很多安撫、鼓勵和穩定。
為了配合新的政策,安利公司不僅加快加大開設店鋪的速度和數量,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回應政府:新的單層次制度。同時,安利仍然不忘公益事業,而其經銷商也不再頻頻出現在各個場合中。
一切都表明,安利在變,在配合政府改變,不再是以前那個跋扈的外商投資者。
有業界觀察者指出:“這充分體現了安利的應變能力。不管是不是無奈,當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了。”
“我們對營銷人員非常珍惜,安利在中國十年的風風雨雨,遇到不少的困難,核心骨干的營銷領導人與公司不離不棄,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為公司取得成功所做出的貢獻。”
(鄭李錦芬 安利全球副總裁)
-最具活力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新時代、完美、盛士銘
當選企業:新時代
當選原因:作為一家盛傳具有政府背景的直銷企業,新時代一直受到業界的關注,只是其傳統化的產品和獎金制度,讓很多直銷員都沒有看上眼。但是,今年的新時代似乎多了些什么—在特殊時期,“紅頂”發揮的優勢是其他企業望塵莫及的。
北京大會堂的10周年慶,國家航天員指定用品,與“直銷條例”規定中十分相近的制度,讓新時代成為了新一輪奪牌大戰中最有實力的內資企業之一。
相對于國內其他直銷公司直銷員的低調行事,此時的新時代經銷商卻充滿了自信和憧憬,且活躍在各個地區的市場上。以至于目前新時代成為了很多“灰色企業”直銷員在“轉型”時重點考慮的對象。
有業界專家分析說,“從種種跡象來看,內資企業,尤其是大型內資企業可能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而新時代作為有著極深政府背景的直銷企業,受到照顧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無論業界猜測如何,新時代確實已經表現出來新霸主的氣勢。
“‘紅 頂’企業,直銷立法后,拿牌問題不大。”
(莊然 《經貿世界》)
-最具爭議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林楓、日暉
當選企業:林楓
當選原因:隨著《禁止傳銷條例》的出臺和實施,不少人擔心很多中小型直銷企業將退出或是轉入“灰色”經營時,有一家在業界爭議不斷的企業,不但沒有偃旗息鼓,反而高調重組并聲稱會申報第一批直銷牌照,引起了大家極大的關注。
它,就是林楓集團。
說它至少不是一家正規直銷企業,是因為它屢屢被政府部門打擊和媒體曝光;說“條例”實施之后它必將滅亡,可是10月底,它卻選擇了釣魚臺大酒店召開轉型發布會,還以龍永圖先生視察其公司為噱頭,強調自己的“合法性”……
一切,都是那么地讓人看不懂。
究竟林楓能不能拿牌,它又會不會成為處于彷徨期的中小內資企業的“榜樣”?業界都在議論,也都在等著看。
“長治市工商局城區分局經檢大隊執法人員對長治市延安南路95號林楓服飾店涉嫌非法傳銷展開立案調查。”
(《山西市場導報》)
-最值得期待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克麗緹娜、康寶萊
當選企業:克麗緹娜(以下簡稱“克緹”)
當選原因:去年活躍的外資直銷很多,但 “條例”出臺之后,很多都選擇暫時退出并觀望,而克緹卻反其道而行之,加快了在內地布局的步伐,充分顯示了對“牌照”志在必得之勢。
雖然從1998年起,克緹就在上海成立了瑪婷日用品化工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克緹內地總部,卻一直以傳統方式經營。因為,其總裁陳武剛表示,當時內地直銷市場的格局還不明了,不想盲目進入。
不過,時機終于來了!
從去年起,克緹便開始進行戰略部署,經過一年的建設,克緹在各地的連鎖店美容院已經初具規模,今年更大規模地投放宣傳廣告,9月~11月分別在上海、北京、大連、杭州、深圳、成都、重慶七個主要城市投放候車亭廣告。
據悉,一系列的動作后,一直處于觀望階段的克緹已有意開展直銷業務。9月12日,陳武剛在上海表示,“我們將在適當的時候向政府申請直銷牌照。”
克緹被業界普遍看好的原因是,其在臺灣地區采用的“三銷合一”模式,非常適合目前政府提出的“店鋪+推銷員”的政策,加上克緹已經為內地培訓了8,000多名培訓師,這一切都彰顯著克緹蓄勢待發的力量。
有觀察人士評價說,“克緹在臺灣地區發展了17年,并連續幾年蟬聯臺灣地區直銷業的銷售額冠軍,具有不可小覷的實力。如果能正式進入內地直銷市場,相信會成為一支強勢力量。”
“敵人來自于自身的想像,有戰爭則必有傷亡。竭誠地期許克緹人把心力集中在自己的成長與茁壯上,不斷向前走,不斷地與自己競速,造就實力堅強與完整的個體。”
(陳武剛 克緹總裁)
-直銷商最活躍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立新世紀、康寶萊
當選企業:立新世紀
當選原因:縱觀2005年,大部分外資企業的經銷商因為種種原因,或低調行事,或黯然退出。但無論是在網絡論壇上,還是實際運作中,惟有立新世紀的經銷商,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有更為兇猛的勢頭。
業界不少人士質疑:“前段時間不是有消息說立新世紀已經被工商部門列為重點打擊對象了嗎?”
據悉,立新世紀經銷商的這種活躍來自于另外一家公司:同仁堂。當有消息爆出立新世紀將與同仁堂合作時,立新世紀的經銷商們便不遺余力地奔走相告。雖然同仁堂并沒有給予正面的答復,雖然業界有不少的質疑和噓聲,但12月即將由立新世紀代售同仁堂海外產品的新聞發布會,無疑又為二者確實的合作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立新世紀的經銷商們又再一次振奮起來,似乎同仁堂和“牌照”已經合二為一。
業界不禁有人擔心:“無論立新世紀與同仁堂的合作是否屬實,但是立新世紀在過去的作為并不太光彩,現在如此大張旗鼓的宣揚,如果不能拿到牌照甚至被打擊,那么現有的經銷商該何去何從?”
“立新世紀隆重宣布,與北京同仁堂簽署一項獨家協議,在香港地區獨家分銷同仁堂旗下一種獨特配方的草本產品。這次合作,通過網絡渠道的方式銷售,大大加強了立新世紀的個人事業發展及北京同仁堂的國際市場拓展。”
(立新世紀官方網站)
-最務實的直銷企業
候選名單:如新、南方李錦記、天獅
當選企業:如新
當選原因:如新從進入中國內地以來,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高調地進入,高調地行事,讓不少人將如新視為繼安利之后的外資直銷王牌。
然而,時間轉入2005年,一向高調的如新,突然將自己雪藏。無論從宣傳上還是從經銷商的活動上,如新都拋開花俏的噱頭,開始埋頭“務實”。
首先,不斷開設二級經銷店,卻少了往日大肆宣傳的張揚;其次,引進如新華茂研發的“如沛”系列保健品,卻少了鋪張的宣傳;最后,整頓經銷商隊伍。雖沒有大規模開除行動,但卻進行著內部整頓和清查,專賣店也被列入此次整頓的范疇。
一切,都在默默進行中。有觀察者稱,這種務實也許是因為過去的如新太招搖、太激進,以至于成為業界口誅筆伐的焦點。在條例頒布的非常時期,如新只得選擇務實來避開風頭,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但務實不代表毫無作為,2005年的如新在完成制度調整后,還用誠信宣言贏得了大眾的眼球,并繼續拓展“善的力量”的影響范圍。同時,賀楚門接任世界直銷聯盟主席一職,也讓如新在未來的發展中,增添了不少砝碼。
2005年的如新,在務實中完善。
“作為一家從事個人護理品和營養保健品研發銷售的全球公司,此前,如新在中國已經投資了8,000萬美元,加上此次再投2,000萬美元,如新在中國的投資已經超過1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05年度最想做直銷的企業
候選名單:健康元、修正藥業、五糧液
當選企業:健康元
當選原因:相對于大部分直銷企業的偃旗息鼓、靜觀其變,傳統企業健康元是那么的亢奮,它迫不及待地昭告天下:我要做直銷!
其實從去年起,健康元已經在密切關注直銷行業。為了能成功進入直銷領域,健康元去年開始直銷業務的籌備,并聘請曾供職于安利(臺灣)分公司的蔡耀光作為領軍直銷業務的職業經理人。
面對即將開放的直銷市場,9月中下旬,健康元董事長朱保國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公司正在向商務部申請直銷許可證,爭取在12月1日,內地正式開放直銷業后成為首批獲準的企業。”
為何健康元會如此迫不及待地想進入直銷行業?據有關報道顯示,作為國內醫藥、保健品行業一直經營比較穩健的健康元,其2005年上半年的年報顯示:上半年保健品的毛利率為76.17%,藥品的毛利率為46.46%,但其綜合凈利潤只有3.84%。如此巨大的數字差距,主要是因為傳統渠道中的廣告、扣點等投入損失了很多的利潤。同時,健康元雖然可算是傳統行業的知名品牌,但是其去年5.3億元的營業額,根本無法與安利的170億元相比。
有專業人士分析,保健品占到健康元整個產品銷售的30%,如果采用直銷模式,對于健康元的銷售額將有很大的提升。
所以,健康元在直銷合法后,便迫不及待地將直銷作為其未來發展的重點。
也有企業主稱,“其實,想從事直銷模式的傳統保健品企業還有很多,只是沒有哪家企業像健康元那樣直接而公開地宣布。”
健康元的這一舉措,讓人不由想到了2004年的大連富饒。
希望2006年的春天,離它不會太遠。
“對于直銷在健康元集團中的架構,朱保國表示,目前還沒有確定,還需要提請會計師進行核算、評價來決定。為規避與同樣做保健品的上市公司健康元(600380)形成同業競爭,直銷業務將直接納入健康元(600380)旗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