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陷阱:五級三階制的歷史及其剖析
發布: 2008-12-08 23:42:23 作者: admin 來源: 甄剛

有一點讀者需要理解,即網絡的發展不是當月就能達到這樣的水平的。在發展的時間上有個限制。因此,不可能一個月就加入一萬多人,即使做到A級,收入也不會像培訓課堂上吹噓的那么多。假如當月只有一百個人加入,上繳的貨款總額也不超過40萬元,這40萬的一半是老鼠頭吞掉的。剩余的20萬首先要分給直接拉來人頭者15%,然后分給做到D級、C級和B級的部門,這樣一來,自己的收入將所剩無己。A級可以拿B級10%的級差,一旦B級也晉升為A級,那么這個部門以后整個的銷售額和自己都不再有聯系,由于網絡本身沒有零售,也沒有重復消費,因此雖然有所謂的"三階"獎金,也形同虛設。
通過這個制度,如果自己不是非法傳銷組織的締造者,收入想達到幾十萬是否可能呢?可能的,但只有心狠手辣,為達目的能撕下臉皮,不擇手段的人才有可能。
眾所周知,非法傳銷組織玩的都是零和游戲。何謂“零和”?它是博弈論里的一個概念,意思是在游戲雙方中,一方得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吃虧;一方得益多少,對立的一方就吃虧多少。那在這個所謂"神圣"的"網絡營銷"、"連鎖加盟"或"直復營銷"里,游戲是怎么進行的呢?任何人想參與這個游戲,就要掏出一筆錢,這筆錢的很小一部分(不會超過10%)被用于購買產品,52%至55%的部分反饋給已經參與游戲的所有上手,剩下的就是莊家的抽頭。
在非法傳銷組織里只代表一種符號的所謂"產品"肯定是推銷不出去的,市面上只值十塊錢的東西賣給誰誰會要呢?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吃進、送人,或者*賣。而不論是非法傳銷還是傳統的多層次傳銷里,如果只發展一條線,是不大可能拿獎金的,所以最低限度是發展兩個前排,
如果體系以標準模式往下發展,代數和人數會是這樣:
代 每一代人數 網絡總人數
1 1 1
2 2 3
3 4 7
4 8 15
5 16 31
6 32 63
7 64 127
8 128 255
9 256 511
10 512 1023
11 1024 2047
12 2048 4095
13 4096 8191
14 8192 16383
15 16384 32767
16 32768 65537
17 65538 131071
18 131072 262143
像這樣一個演示體系有26萬人,其中13萬人是最低層的,他們沒有任何下線,卻都為了能夠參加這個游戲掏出了門檻費; 第17層有6.5萬人,只有2個下線,在新田即成為會員,可以往下面的人頭上提幾百元的推薦獎金,或者說人頭費; 第16層有3.3萬人,他們每人有6個人的體系,在新田是推廣員,除了幾百元的人頭費,還可以提到下面第18層的5%,也就可以多提二、三百元; 再往上看,第15層有1.6萬人,每個人有14個人的體系,成為培訓員,他們除了能提到直接發展的兩個人的人頭費,還可以提第17、18層的錢;但所獲得的收入依舊不夠補償當初為了參加游戲所付出的門檻費。 第14層有8千人,每人有30人的體系,第13層有4千1百人,每人有62人的體系,但都沒能達到代理員的級別,獎金不可能產生質的飛躍。能不能把自己的本錢賺回來也懸乎。即使能把自己的本錢撈回來,這期間所花費的時間、精力、生活費等也足以抵消他們所賺的收益了。 從第13層到第18層一共有(262143 - 4095 = )258110人,真正賺到錢的有多少呢?4095人,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為4095 / 262143 * 100% = 1.56%。
我們換一個演示,三個三個下去
代 每一代人數 網絡總人數
1 1 1
2 3 4
3 9 13
4 27 40
5 81 121
6 243 364
7 729 1093
8 2187 3280
9 6561 9841
10 19683 29524
11 59049 88573
12 177147 265720
其中,最后一層近18萬人沒有任何下線;第11層近6萬人有3個下線,直接成為D級,提20%*3=60%,撈回了一半本錢;第10層每人有12個下線;第9層每人39個下線,都是C級,獎金也不可能很高;真正賺錢的有多少人呢?3280人,占所有參加53游戲人數總和的1.23%。
按照上面的兩個演示,這個百分比基本是不變的,和加入人數的多少沒有一點關系,即使全中國十多億人口全部加入,也只有1%超過點的人能賺到錢。
在非常理想的情況下(也既是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一點也不浪費的情況下),按照標準的五級三階制度,讀者可以根據下面這個表自己推算,一個網絡里有多少人能成為A:
代 每一代人數 網絡總人數
1 1 1
2 4 5
3 16 21
4 64 85
5 256 341
6 1024 1365
7 4096 5461
8 16384 21845
如果讀者精于數學計算,會很容易找到這樣一個規律:在以純雙軌發展的系統里,無論網絡結構如何,最底下的沒有任何下線或只有一個下線的人數的總和必定超過1/2;在三條腿的系統里,他們的總和將超過2/3;而四條腿的系統(也就是每個最上層的人都能上A級別),他們的總人數會超過3/4。任何時候都有3/4以上的人做墊背的事業會是一項有前途的事業嗎?如果網絡按照非常理想的狀況發展,把全中國全世界的人都拉進來做會員了,還是會有超過3/4的人再也找不到一個下線。
有人說,如果把入會費降低,比如降低到390元、280元等,是否就能正常運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根據那個制度,能賺到錢的永遠只是它組織者們以及一些不擇手段靠把他人踢下去才使自己爬上金字塔頂層的少數幾個人;而倘若這個組織不借助異地邀約的方式,想要發展網絡則根本無從提起。倘若有一家公司真的有永續經營的理念,想把這個制度發揚光大,由于它具有相當高的撥出比率,即使它能把產品成本壓地很低,其零售價格也會大大高于市場同類產品;雖然它撥出的利潤相當可觀,但那些錢多半被低級別的會員累積掉了,真正能爬上金字塔頂的人,依舊屬于鳳毛麟角,而那么低的成功率,也吸引不了誰去從事。因此,五級三階制,不論從哪種角度看,都是一種美麗的陷阱。
附一、武漢新田公司爽安康事業制度表(1995):
五級三階:
銷售員 15%
1.產品愛用者。
2.上過"經銷商訓練會"課程。
3.填具經銷商申請書及經銷商協定書。
4.檢附身分證影印本。
組長 20%
取得經銷商資格后,連續六個月,個人小組業績累計點數達200點以上,即升格為組長。
主任 30%
取得組長資格后,連續6個月,個人小組業績累計點數達700點以上,即升格為主任。
經理 42%
取得主任資格后,連續6個月內個人小組及傘下第一代主任小組累計點數達5455點以上,并培育二位第一代主任時,同時通過"經理研習會",下個月1日升格為經理。
鉆石經理 52%
取得經理資格后,連續12個月,個人小組及傘下第一、二代經理(第三代經理不計)累計點數達32727點以上,并具備培育四位第一代經理時,下個月1日升格為鉆石經理,但仍需具備下列條件始有參與領導獎金之資格:1.由公司之面試及書面核可通知。2.能確實遵守鉆石經理合約書及營業守則者。
注1:本公司制度采"五級三階制",凡鉆石經理、經理必須下個月1日才能升格,且同一體系之鉆石經理與經理不可同時升格,換言之,經理必須在四位第一代經理全部升格后,下個月1日始可升格為鉆石經理,主任以下(含主任)點數達到標準,當日即晉升。
注2:點數每臺以100點(每點人民幣35元)計算之。
注3:上文所謂個人小組意指不含同等級之所有點數,如主任個人小組(含下線組長、銷售員),經理個人小組(含主任、組長、銷售員)。
注4:取得主任資格后,如有被下線超越情形,當月開始者之業績即不屬于被超越者所有,俟被超越者再升超越者同等級時,超越者再回歸原來組織(組長、銷階段無超越)。
網絡行銷獎金圖表:52%
級職 獎金額 直接零售獎金 組長與下線之差額 主任與下線之差額 經理與下線之差額 鉆石經理與下線之差額
銷售員 525元 15% 5% 15% 27% 37%
組長 700元 20% 10% 22% 32%
主 任 1050元 30% 12% 22%
經 理 1470元 42% 10%
鉆石經理 1820元 52%
附二:香港興田公司制度簡介(2003)
。
年滿18歲。
推薦人。
填寫入會表后,正式成為傳銷員。
傳銷員
開始享用公司產品,且正式累計業績點數。
公司給予個人直接零售獎金15%。
組織業績點數累計達220點后則晉升組長。
組 長
公司給予個人直接零售獎金20%。
公司再給予不同職級之組織利潤獎金。
組織業績點數累計達990點后則晉升主任。
主 任
公司給予個人直接零售獎金30%。
公司再給予不同職級之組織利潤獎金。
公司給予同職級間的育成獎金。
組織業績點數累計達5,000點,二條主任線,下月一日即可晉升經理。
經 理
公司給予個人直接零售獎金42%。
公司給予不同職級之組織利潤獎金。
公司給予同職級間的育成獎金。
組織業績點數累計達30,000點,四條經理線,下月一日即可晉升總裁。
總 裁
公司給予個人直接零售獎金52%。
公司給予不同職級之組織利潤獎金。
享有三大福利:
1)領導分紅。
2)海外旅游獎金。
3)贈車獎金。
參考資料:
1、臺灣興田企業官方網站
2、香港興田企業官方網站
3、趙義隆、周景琳《臺商傳銷業在大陸市場營運風險之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