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整合 解決中小直銷企業未來出路的重要策略
發布: 2005-12-02 00:00:00 作者: 來源:

中國政府推出的直銷條例給外界的基本印象是行業準入門檻抬高。從直銷市場準入的實質條件來看,主要是進入直銷市場資本層面的門檻被拉高。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抬高了直銷行業的注冊資本門檻。條例規定經營直銷業務的注冊資本為最低為8000萬元。這實際上是對進入直銷行業經營企業提出了凈資產的高門檻。這個門檻有多高?對安利等已長大的外資直銷企業來說,這個資本方面的限制也許不算什么。但對行業多數的本土企業來說,新條例實際上規定的市場準入門比較高。因為,在直銷行業,市場信息披露的規定使其注冊資本金要貨真價實,或者要真金白銀。這實際上是從資本層面劃定了硬線條:沒有足夠的資本實力,就不能進入資本市場生存。而新的公司法規定普通公司只要3萬元注冊資本就可以申請營業,這意味著新條例規定的直銷企業注冊資本門檻比公司法規定的普通公司的準入門檻高出了2666倍。另外,將直銷市場的準入條件和資本市場的準入條件相比較,中小企業板市場準入的標準是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資本市場上A股的上市條件注冊資本也只有5000萬元,創業板的門檻更低,只要大于2000萬元,就可以獲取資格。單從注冊資本的角度來講,直銷企業的申報牌照的條件比資本市場的要求要高得多。也這意味著,在未來,要想進入直銷行業從事業務活動,企業首先必須有相當大的資本基礎,或者說只有資本那些實力雄厚的企業才能經營直銷業務。立法者通過抬高資本門檻的意圖非常清楚,就是希望淘汰部分缺乏實力的市場參與者,以凈化直銷市場,規范直銷行為。
二是推出了較高門檻的保證金制度。根據條例規定,只有那些擁有巨大現金流并且具有繳付保證金能力的企業才能正常經營。保證金制度的推出對市場各方的意義是不同的。對政府來說,先收取保證金,有利于行業或者市場監管,并維護消費者和直銷員的利益。但是,對直銷企業來說,要想在指定帳戶存入2000萬元-10000元的保證金,而且這筆錢是不能動的,保證金在直銷企業經營經營期間的實際控制人是政府部門,這就削弱了直銷企業的經營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利于企業正常經營的。因此,在條例公布之后,保證金的正常交付,已成了直銷企業的入門證之一,其實質是在區別直銷企業的整體綜合實力。
因此,可以說,條例的公布最明顯的特征是抬高了進入行業經營的資本高門檻,這有利于市場監管,也有利于直銷市場的超級投資者,但對絕大部分中小型直銷企業來說,則存在著巨大的生存風險。他們可能的選擇并不多,或者需要轉型做別的,或者利用資本方式整合資源,通過整合催生出規模主體,以此來謀求獲取直銷經營資格。
中小直銷企業進行資本整合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尋求被別人收購的機會。這里有兩種情況:對那些凈資產超過8000萬元的企業,在申情報牌的過程,他們也希望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整合國內一些中小的直銷企業,以便整合這些企業豐富的網絡資源及產品資源,進而在報牌的過程中,爭取自身的綜合實力。同這類企業合作,中小企業的選擇一般是不多的。而選擇同凈資產接近8000萬元的企業進行整合,這些企業的條件可能要低一些,比如那些資本實力在6000萬元、7000萬元的企業,那些資產在1000萬元或500萬元這樣的公司,其可以選擇的空間也要大一些。當然,整合工作做得好,既可以實現8000萬元的注冊資本門檻的突破,又能夠豐富產品線。這種方式是直銷行業中小企業資產整合的主線。
第二種:部分有某種資產紐帶或者利益機制或人脈關聯或者理念一致的直銷企業聯合起來,以資產、現金等方式發起設立新公司,解決8000萬元注冊資本及2000萬元的保證金等實質條件,通過資源、網絡的整合,做出一個適應條例規定的新的經營平臺,進而為未來的成長創造更大的機會。比如4家擁有2000萬元以上凈資產的公司,通過發起設立的股份制企業方式,通過聚合物資本,創造爭取直銷牌照的機會,進而獲取在直銷行業生存的機會。
(張世國 中國直銷研究院教授、北京恒信石投資策劃有限公司首席策劃師)
一是抬高了直銷行業的注冊資本門檻。條例規定經營直銷業務的注冊資本為最低為8000萬元。這實際上是對進入直銷行業經營企業提出了凈資產的高門檻。這個門檻有多高?對安利等已長大的外資直銷企業來說,這個資本方面的限制也許不算什么。但對行業多數的本土企業來說,新條例實際上規定的市場準入門比較高。因為,在直銷行業,市場信息披露的規定使其注冊資本金要貨真價實,或者要真金白銀。這實際上是從資本層面劃定了硬線條:沒有足夠的資本實力,就不能進入資本市場生存。而新的公司法規定普通公司只要3萬元注冊資本就可以申請營業,這意味著新條例規定的直銷企業注冊資本門檻比公司法規定的普通公司的準入門檻高出了2666倍。另外,將直銷市場的準入條件和資本市場的準入條件相比較,中小企業板市場準入的標準是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資本市場上A股的上市條件注冊資本也只有5000萬元,創業板的門檻更低,只要大于2000萬元,就可以獲取資格。單從注冊資本的角度來講,直銷企業的申報牌照的條件比資本市場的要求要高得多。也這意味著,在未來,要想進入直銷行業從事業務活動,企業首先必須有相當大的資本基礎,或者說只有資本那些實力雄厚的企業才能經營直銷業務。立法者通過抬高資本門檻的意圖非常清楚,就是希望淘汰部分缺乏實力的市場參與者,以凈化直銷市場,規范直銷行為。
二是推出了較高門檻的保證金制度。根據條例規定,只有那些擁有巨大現金流并且具有繳付保證金能力的企業才能正常經營。保證金制度的推出對市場各方的意義是不同的。對政府來說,先收取保證金,有利于行業或者市場監管,并維護消費者和直銷員的利益。但是,對直銷企業來說,要想在指定帳戶存入2000萬元-10000元的保證金,而且這筆錢是不能動的,保證金在直銷企業經營經營期間的實際控制人是政府部門,這就削弱了直銷企業的經營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利于企業正常經營的。因此,在條例公布之后,保證金的正常交付,已成了直銷企業的入門證之一,其實質是在區別直銷企業的整體綜合實力。
因此,可以說,條例的公布最明顯的特征是抬高了進入行業經營的資本高門檻,這有利于市場監管,也有利于直銷市場的超級投資者,但對絕大部分中小型直銷企業來說,則存在著巨大的生存風險。他們可能的選擇并不多,或者需要轉型做別的,或者利用資本方式整合資源,通過整合催生出規模主體,以此來謀求獲取直銷經營資格。
中小直銷企業進行資本整合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尋求被別人收購的機會。這里有兩種情況:對那些凈資產超過8000萬元的企業,在申情報牌的過程,他們也希望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整合國內一些中小的直銷企業,以便整合這些企業豐富的網絡資源及產品資源,進而在報牌的過程中,爭取自身的綜合實力。同這類企業合作,中小企業的選擇一般是不多的。而選擇同凈資產接近8000萬元的企業進行整合,這些企業的條件可能要低一些,比如那些資本實力在6000萬元、7000萬元的企業,那些資產在1000萬元或500萬元這樣的公司,其可以選擇的空間也要大一些。當然,整合工作做得好,既可以實現8000萬元的注冊資本門檻的突破,又能夠豐富產品線。這種方式是直銷行業中小企業資產整合的主線。
第二種:部分有某種資產紐帶或者利益機制或人脈關聯或者理念一致的直銷企業聯合起來,以資產、現金等方式發起設立新公司,解決8000萬元注冊資本及2000萬元的保證金等實質條件,通過資源、網絡的整合,做出一個適應條例規定的新的經營平臺,進而為未來的成長創造更大的機會。比如4家擁有2000萬元以上凈資產的公司,通過發起設立的股份制企業方式,通過聚合物資本,創造爭取直銷牌照的機會,進而獲取在直銷行業生存的機會。
(張世國 中國直銷研究院教授、北京恒信石投資策劃有限公司首席策劃師)
上一篇:胡遠江:為什么行業整體復蘇,而團隊領... 下一篇: 領導人的復制與訓練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