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條例研究系列(四)——直銷監管者“十戒”
發布: 2005-12-02 00:00:00 作者: 張世國 來源:

一戒權力尋租。根據經驗,凡是政府權力加強的地方,都容易造成權力尋租。條例授予有關各方巨大的權力,這些權力行為如何制約,誰來制約,既要避免權力尋租,又要有效管理,是管理部門必須思考的基本問題。
二戒以權謀私。直銷與傳銷經常難以區分。所以,在條例背景下,必須細化操作行為,明確規定在哪些條件下,執法人員可以行使權力,哪些條件不能去干擾企業,防止部分人員借打傳之名,行謀取私利之實。
三戒無制約的監管。誰來監管執法者,這是直銷行業當前面臨的基本問題。條例給有關方面給予了較大的權力,但這些權力部門由誰來監管,誰來規范執法當局的權力,誰來考核執法部門的績效,避免產生新一輪腐敗,顯得十分重要。
四戒濫用職權。條例破天荒地給縣級人民政府授予了監管直銷活動的巨大權力,對于穩定直銷市場,自然是有合理價值的。但中國是一個擁有有2000多縣市大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情況千差萬別。執法人員、監管人員的水平更是千差萬別,怎樣保證基層執法者用好權,如何克服、制約、減少濫用職權的現象顯得十分重要,在這方面,要體現出誰來制約,怎樣監督等大問題。
五戒片面理解條例條款。很多媒體渲染“拉人頭”就是傳銷,這其實是一種誤導。事實上,拉人頭和經營人脈是同義詞。在世界,幾乎所有的生意,都是在經營人脈,以常規公司的銷售部門來說,分銷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也不是直接去賣貨,而主要是與經銷商進行溝通與協調,主要的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不斷地找人,不斷地考核人,這樣的銷售工作肯定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拉人頭,但實際上并不是搞傳銷。區別就在于規模性的拉人頭、無產品等條件、特征整合在一起,方可認定為傳銷。否則某公司找了幾十個業務人員,可被定性為是傳銷,豈不是十分可笑。因此,全面理解條例,克服片面性,則可以提高打傳的準確性和命中率。
六戒亂罰款。條例給予執法部門很多權力,商務、工商等部門既管理著直銷商大量的資金,又負責執行相應的規定,既制定游戲規則,又上場踢球,容易引發司法不公行為的出現。這種現象應該給予糾正,要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否則,有些地方和部門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由于某種利益原因,輕率地采取亂罰款措施,干擾直銷業的正常發展,也是一種不負責人的行為,甚至也是執法犯法的行為。
七戒亂沒收。條例授予執法部門在一定條件下,可行使沒收直銷公司違規行業產品的權力。在條例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相應的制約機制,也可能會生產亂沒收現象。
八戒亂檢查。條例授予執法部門可以對相關企業進行檢查,審查各種證據、文件等,有關方面應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明確在什么樣的條件可以進入直銷企業進行檢查,防止有些執法人員隨意檢查,借機謀取私利。
九戒亂處分。上級執法部門對下級執法部門有考核權,根據條例的精神,要制定細化的操作規定,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處分不稱職或沒有履行職責的下級。
十戒越權執法。執法部門超越條例授予規定,或者片面理解條例意思,為謀取部門或團利益,出現越權行為怎么處理,這也需要規范。
(張世國 中國直銷研究院教授、北京恒信石投資策劃有限公司首席策劃師)
二戒以權謀私。直銷與傳銷經常難以區分。所以,在條例背景下,必須細化操作行為,明確規定在哪些條件下,執法人員可以行使權力,哪些條件不能去干擾企業,防止部分人員借打傳之名,行謀取私利之實。
三戒無制約的監管。誰來監管執法者,這是直銷行業當前面臨的基本問題。條例給有關方面給予了較大的權力,但這些權力部門由誰來監管,誰來規范執法當局的權力,誰來考核執法部門的績效,避免產生新一輪腐敗,顯得十分重要。
四戒濫用職權。條例破天荒地給縣級人民政府授予了監管直銷活動的巨大權力,對于穩定直銷市場,自然是有合理價值的。但中國是一個擁有有2000多縣市大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情況千差萬別。執法人員、監管人員的水平更是千差萬別,怎樣保證基層執法者用好權,如何克服、制約、減少濫用職權的現象顯得十分重要,在這方面,要體現出誰來制約,怎樣監督等大問題。
五戒片面理解條例條款。很多媒體渲染“拉人頭”就是傳銷,這其實是一種誤導。事實上,拉人頭和經營人脈是同義詞。在世界,幾乎所有的生意,都是在經營人脈,以常規公司的銷售部門來說,分銷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也不是直接去賣貨,而主要是與經銷商進行溝通與協調,主要的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不斷地找人,不斷地考核人,這樣的銷售工作肯定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拉人頭,但實際上并不是搞傳銷。區別就在于規模性的拉人頭、無產品等條件、特征整合在一起,方可認定為傳銷。否則某公司找了幾十個業務人員,可被定性為是傳銷,豈不是十分可笑。因此,全面理解條例,克服片面性,則可以提高打傳的準確性和命中率。
六戒亂罰款。條例給予執法部門很多權力,商務、工商等部門既管理著直銷商大量的資金,又負責執行相應的規定,既制定游戲規則,又上場踢球,容易引發司法不公行為的出現。這種現象應該給予糾正,要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否則,有些地方和部門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由于某種利益原因,輕率地采取亂罰款措施,干擾直銷業的正常發展,也是一種不負責人的行為,甚至也是執法犯法的行為。
七戒亂沒收。條例授予執法部門在一定條件下,可行使沒收直銷公司違規行業產品的權力。在條例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相應的制約機制,也可能會生產亂沒收現象。
八戒亂檢查。條例授予執法部門可以對相關企業進行檢查,審查各種證據、文件等,有關方面應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明確在什么樣的條件可以進入直銷企業進行檢查,防止有些執法人員隨意檢查,借機謀取私利。
九戒亂處分。上級執法部門對下級執法部門有考核權,根據條例的精神,要制定細化的操作規定,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處分不稱職或沒有履行職責的下級。
十戒越權執法。執法部門超越條例授予規定,或者片面理解條例意思,為謀取部門或團利益,出現越權行為怎么處理,這也需要規范。
(張世國 中國直銷研究院教授、北京恒信石投資策劃有限公司首席策劃師)
上一篇:胡遠江:為什么行業整體復蘇,而團隊領... 下一篇: 領導人的復制與訓練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