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透視正在發生的革命
發布: 2006-01-02 00:00:00 作者: 楊謙 來源:

————《分銷革命》序言
當中國昂首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主題就是WTO。而伴隨著中國加入WTO之后的發展,我們發現身邊的經濟越來越陌生:
——生產能力超過需求。過去二十年,中國制造業創造了輝煌,幾乎每一種制造業的生產能量,都大大超出了市場需求。
——顧客的挑剔性充分發展。盡管中國的消費者仍然不成熟,但顧客的挑剔性卻是空前的。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工具的改善,似乎仍然無法滿足顧客的需要。
——數字信息網絡和媒體,正激劇改變人類交流的本質。輕松自如而又不花什么錢,就能夠進入電訊網絡,以取得、提供或交換各種信息,使制造商與消費者的關系從單向傳播變成雙向通路。
——競爭變成持續不斷的全球性活動,而且愈來愈激烈。企業掌握同樣的科技,同樣致力于擴大成長和市場占有率,使它們競相降低價格、鞏固陣營、爭奪擁有同樣可支配所得的顧客群的效忠。
所有這些變化,導致愈來愈多的預算被用于過度飽和、過度鋪貨、過度刺激的市場。競爭和科技推動了成本更低廉的產品和效率更高強的作業,也促成兩種愈來愈費錢的企業功能:市場營銷和顧客服務。今天,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下列詞匯:終端、鋪貨、經銷商、促銷、通路、業態、賣場、物流、配送等,而生產、技術、車間、產量等詞匯卻越來越淡化。這個時代的特點從語言上就在向我們提示:通路的時代、分銷的時代已經來臨。
如果說,20年前的改革催生的是中國的生產革命,釋放了巨大的產能;那么今天我們身邊所發生的則是地地道道的分銷革命,它所釋放的將是更巨大的能量。分銷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核心環節。分銷的利潤逐步大于生產的利潤;分銷人員的工資正在超過技術人員的工資;分銷的決策逐步被賦予戰略意義;分銷的競爭正在決定企業的生存。
2003年,我們經歷了大落大起的歷程。非典的影響及后非典的井噴,恰好給了分銷業一個表現的舞臺。這對我們這些觀察中國分銷業發展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個天賜良機。它讓我們能夠全面和多視角地透視分銷的變化。于是,我們產生了撰寫《中國分銷報告》的初衷。
這是一本依據2003年分銷事件而成的專題報告。它不是教科書,也不是年鑒,當然也不是大事記,更不是一本理論著作。如果一定給它一個定義,它可以說是上述四種形式的集大成。這是我們的一種探索。我們力圖借助2003年分銷領域內發生的事情,對中國分銷領域正在發生的革命進行描述,對它的動態進行跟蹤,對它的變化規律進行分析,對它的走勢進行預測。
我們希望把這種觀察經常化、系列化,幫助企業更加理性地迎接分銷革命的到來。因此,這本書是個開端,我們將按照這個方法持續不斷的研究中國的分銷,讓它成為企業市場營銷可以依賴的分銷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