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創業的難點和解決之道
發布: 2006-02-02 00:00:00 作者: 獨翅難飛 來源:

個人是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能波瀾壯闊。粗放式的營銷時代已經過去,而精細化、數據化的營銷模式才能在新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比較優勢。明明是好產品好項目,但個人能力有限,不會經營,很容易失敗。而且,財務、稅務、電子商務、數據庫......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和高科技知識,不見得人人都精通和勝任這些基本工作。
個人創業的難點和解決之道
1.如何理解創業的概念
我的理解,能夠有自己說了算的、可以保障自己生存的空間平臺,稱為個人事業吧。創業,就是搭建這個平臺。創業成功,就是這個平臺的牢固程度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是否足夠,提供的經濟是否保障生活的質量。
2.在現代經濟社會,要完成個人創業并成功的理想,困難很多,主要困難:
A.資金不足的困難。雖說小本錢做小事慢慢發展,但創業的門檻低,成功的標準也不會高。而且,最低的條件要求并非很低。
B. 項目選擇的困難。即使有了必須的資金,但選擇什么項目肯定能賺錢,對個人來說仍然是最大的困擾。
C.缺乏經驗的困難。粗放式的營銷時代已經過去,而精細化、數據化的營銷模式才能在新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比較優勢。明明是好產品好項目,但個人能力有限,不會經營,很容易失敗。而且,財務、稅務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不見得人人都勝任這些基本工作。
D.失敗承擔的風險過大。雖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孕育離成功更接近一步,但真的出現失敗,過大的損失會使個人無法承受,影響今后的發展。
3.個人和集體是矛盾的統一,能否利用集體力量解決上述困難,讓大家都分享到集體創業成功的喜悅?集體可以解決資金不足的困難,資金集中使用自然有優勢。集體可以克服缺乏經驗的困難,人盡其才,集思廣益,自然會統一制訂出適宜的經營方法。集體可以分擔風險,真正讓失敗成為成功之母。集體可以解決選擇項目的疑惑,個人的社交范圍是有限的,集體的優勢讓大家分享,選擇好的項目,個人做不了,集體會做好。
4.在市場經濟買方為主的條件下,服務營銷、數據營銷……新理論雖然很振奮人心,但個人實現CRM管理,個人解決服務顧客的問題實在是心有余力不足。在這里,集體創業的優勢更顯得突出。集體創業就是發揮集體力量,搭建高起點平臺,而且吸收員工持股的管理思想,在開始階段,就實行集體參與。
5.集體創業也會帶來新的問題。
A.意見的統一困難,容易貽誤戰機。
B.個人利益很難相信別人形成核心力量。散沙是無法成事的。
C.……
但辦法總比問題多,創業的過程也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習提高的過程,因此,拋磚引玉,發出倡議,算是集體創業的前奏曲。
按下列步驟探索:
1.風險分擔,降低風險額度
出資5000—10000元,每人一股,合作創業。
2.認同產品,決定項目
有合作創業意向的人要先了解產品,認為產品有前途,才能打消顧慮積極投入。
3.認同營銷模式
沒有明確的企業發展戰略,就不會有明確的產品戰略。營銷永遠是創業成功的路障,營銷問題解決了,創業自然成功。所以,對營銷方案的認同是加入集體創業隊伍的基礎。直銷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提供了低成本個人創業機會,提供了產品和平臺。真正的創業者要把消費者真誠當作上帝,因為那是事業的根基。現行直銷制度的弊端就是因為沒有考慮終端消費者利益,所以給事業帶來了極大隱患和困難。
本人根據倍增原理設計的新制度,獎金按勞取酬多勞多得,銷售產品按幾何級數增長,對企業有利,多消費者有惠,對傳銷者有益。真正做到公開、公正、公平、透明。這個制度的特點:
A.市場倍增原理必須是多層次的,一傳十,十傳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多層次,就無法體現倍增原理的優勢和魅力。所以銷售產品一定是多層,無限層,只要你愿意,每一個消費者都是銷售者,這樣才符合倍增原理。
B.獎金發放必須是單層,必須同自己的工作成果掛鉤!不是為了適合直銷法,而是按勞取酬多勞多得原則是大家認同的鐵律。
C.產品性價比要高,利潤率要合理,傳銷者報酬要適當。
4.制訂創業失敗承受底線和成功標志
創業不能保證一創準成,所以,要事先制訂失敗的底線,在什么情況下收手決定下面進程,5000—10000元雖不是大數目,但制訂這樣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是對個人的尊重。
已經說過拋磚引玉,算是市場意向調查,歡迎大家參與,歡迎有個人創業想法的報名,留下QQ和想法,在整理大家意見的基礎上,對集體創業這個項目,及時通報,寫出新篇章。
謝謝
本人,深圳 QQ:59467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