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經營規則中的“懶人之道”
發布: 2006-10-31 00:00:00 作者: 張炳輝 來源:

一個懶人,想得到更懶之道。聽說有一個比他更諳此道的高人,便不惜搬動兩腿前去尋道拜訪。脖子上掛了只大餅,為的是餓的時候,低頭咬一口,省得抬手。終于來到那家門前,便向里面喊:“師傅,我是來拜師學藝來的”。里面應答道:“進來吧。”“您得掀開簾子呀。”師傅撩開簾子道:“你該是我的師傅,因為簾子還需我來揭。”
由此聯想到,在現代各企業不斷找尋各種激勵辦法,以使人們更加提高效率的時候,一些直銷企業也在費盡心思設計或引進一些“可以不費勁或少勁又能成功”的方法來吸引別人。這些方法實際早已成為一些規則。一位正在菲律賓開直銷公司的朋友提到雙軌制時言道:雙軌制?我們那里單條線升級都快過時了。
世界上許多了不起的發明,都是緣于想省力或更快捷地達到既定目標。但目前一些直銷企業對省“勁兒”的過分和單一的專注,總使人懷疑:讓一幫子人靠“不費什么力,就能掙大錢”去不斷的拉攏更多同樣的人,以這樣一種理念,在一起能成就一個事業的可能。
任何時候,一分耕耘也不會是一分收獲。一種新的行銷方式,總含有機遇的因素與性質,特別是在開端時。但其主體實質上永遠是:怎樣通過一系列的流程與手段把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賣給消費者。讓人們困惑的是,隨著直銷這種行銷方式的不斷成熟,在一些地方看來漸漸逆向成一種越來越純粹的機會了。仿佛是一種自身能夠升值能夠炒作的票證了。
事實上,往往是大多數人既沒有找到真正的“懶人成功之道”,還賠進了一張大餅。結果是該干什么還得去干什么。尋找懶人之道不失為一種聰明之道,相信很少有人愿意賠進第二張大餅。
能夠省力經營是一種境界。
孫子不就是說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嗎?商業如果可以做到不銷而屈人掏錢,也是善之善者也。善戰的將軍,一定是在著眼于整個戰局 ,絕不會緊盯著士兵少流血或不流血,也不會把最終目標的完成寄托在幾塊大洋和幾兩煙土的短時激勵。
如果汽車的前輪子可以懶得話,那后輪子就不能懶了。關鍵是企業要找到能夠調動市場快速運轉的機制或動因,才能讓我們的經銷商從疲憊的強力推銷中解脫出來。假如我們的經營方略能夠使消費者追著經銷商跑,想買東西還得煩人托路子(我們不是有一條,會員必須經合格經銷商推薦嗎),那我們也快成為現代商業的孫子了。盡管現代直銷給了我們很大發揮的空間,但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想做到這點,非一般的精明與熱忱,也難能做到。
但經過這么多年市場的磨難與洗禮,我們至少都知道市場的動因到哪里去找,知道地球最早的轉動是誰踹了那一腳。
世界直銷的發展在發達國家是低迷的。在美國的發展速度大體與人口增長速度持平。而在剛剛引進直銷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往往是經過一段時間便周期性的出現不良的炒作行為,并使之開始蒙上灰暗的陰影。這種情形的蔓延,會使人聯想到,這個行業會不會慢慢成為少數所謂業內人士的事情。一種商業行為一旦與社會大系統脫離利益置換關系,那時就該思考到底還能走多久。
張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