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異常預警婦科疾病
發布: 2006-12-02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都說女人如花,花是美麗的,但也是脆弱的。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婦女中各種婦科疾病的發病率為65%以上。我國有關資料顯示,育齡婦女婦科病的發病率在70%以上,幾乎所有女性一生中都曾被不同程度的婦科炎癥所困擾,其中更有5%以上的女性因病情嚴重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谷春霞主任醫師,教授北京五洲女子醫院婦科生殖內分泌首席專家,先后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工作40余年,師從著名婦產科專家、醫學教育家林巧稚教授。在婦產科,特別是婦科生殖內分泌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國內首先開展女性生殖內分泌門診,對婦女各年齡段的月經失調(如少女青春期功血、無排卵的月經、更年期的月經不調、閉經)、更年期綜合癥等有著深入的研究。對女性不孕不育的診治有獨到之處,應用國際尖端技術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治療各種原發、繼發不孕癥等,并在國內首先采用腹腔鏡檢查女性性腺功能以及首先應用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女性的各種內分泌疾病。
專家的話
每月一次的月經,是女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標志之一,她就像一位忠實的好朋友,形影不離地陪伴著女性美麗的人生。從醫學角度來說,月經更像女人身體健康狀況的指示燈,它的一切細微變化,都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炎癥、腫瘤等有關,都是在提醒女性朋友們身體已經出現了健康危機,應該及時請醫生進行專業的診斷。
信號一:下腹疼痛
不少女性在月經期間或前后會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嚴重時,還會伴隨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發冷、惡心、嘔吐甚至暈厥、虛脫等。
有的女性朋友在痛經時都會服用止痛藥,其實,止痛藥只能暫時緩解疼痛,過量服用,還會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還有很多女性朋友認為,痛經是小事,忍一忍就過去了,結了婚,生了孩子就不會再犯。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痛經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痛經,這種情況不要緊,一般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一種是病理性痛經,有可能是生殖系統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的報警信號,若一直持續疼痛不能緩解的話,應及時到醫院婦科進行檢查,查清楚病因,以對癥下藥進行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引發痛經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宮內壁有一層膜叫子宮內膜,它會隨著卵巢激素的影響產生周期性的變化,如果當月排卵沒有受孕,子宮內膜就會脫落導致出血,血液順陰道流出成為月經。由于某些因素影響,子宮內膜跑到子宮以外的其他地方去了,就叫子宮內膜異位癥,這些異位的內膜也會受卵巢激素影響產生周期性出血,但這些血液沒有通道排出體外,就在局部淤積,形成囊腫,越來越大,里面的水分被吸收后血液變成粘粘糊糊象巧克力湯樣,我們就管它叫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痛經,而且是越來越嚴重的痛經,時間久了還會導致不孕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多發年齡為25-49歲,長期遷延不治,有20%-66%的患者會導致不孕,所以應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視。
信號二:月經不調
隨著青春期的來臨,女性的月經也隨之而至。經過一段不穩定的月經以后,絕大多數女性都會形成每月規律、正常的月經來潮。所謂規律、正常指的是月經周期在30天左右,經期5天左右,經血顏色正紅,經量適中,沒有異常血塊等。但是很多女性由于自身的身體素質、工作生活環境、飲食、性格以及其他諸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不同程度的月經不調,常見的情況有:經期提前或推后、排卵期出血、月經血塊多、經量過多或過少等。
很多患有不孕癥的女性或多或少有以上癥狀。到底是不是月經不調導致的不孕呢?其實,并不是月經不調導致的不孕,而是導致不孕癥的疾病會表現為月經不調,換句話說,您可能患了某種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月經不調,還會導致不孕。
舉例來說,卵子生成障礙型不孕癥患者常常伴有月經量少色淡、經期推后或繼發性閉經;輸卵管障礙型不孕癥患者的月經常常表現為經行血塊比較多,經色黑暗,血行不暢;還有婦科炎癥(盆腔炎、附件炎、宮頸炎等)型不孕癥患者的月經常常量多、色鮮紅、質濃稠、有腥臭味;再如子宮肌瘤或者子宮內膜異位導致的不孕癥,常常表現為月經提前,量大,流血不止,嚴重的痛經等。可見,不孕癥與月經問題,是相伴相生的,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早治療,以免病情復雜化。
除此之外,非月經期的出血也應該引起充分注意:排卵期的偶爾出血一般沒有什么大問題;如果出血發生在排卵期后,并伴有下腹部輕微疼痛,應該去進行婦科檢查判斷是否有卵巢內分泌失調或者其他疾病;如果出血時間沒有任何規律,那就比較嚴重了,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子宮頸內細胞發育不正常、甚至宮頸腫瘤的可能。
信號三:乳腺疼痛
不少女性在月經期前會感覺乳房脹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壓痛,月經后第2天癥狀即可減輕而后逐漸消失。這種與月經周期相關的乳腺疼痛一般是乳腺增生的癥狀。
乳腺組織增生癥是女性的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中醫經絡學說認為,女性比較容易出現肝郁氣滯的癥候,如果肝經氣郁不舒時間過久,就容易使足厥陰肝經所過的部位出現病理改變,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就會隨之產生。通俗地說,就是肝郁氣滯容易導致乳房脹痛、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疾病,而乳房脹痛常常是最先出現的癥狀,如果不加以調理,日后就很可能發生子宮肌瘤、乳腺增生以及婦科腫瘤等嚴重的婦科疾病,到那時,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近年來,臨床上多采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治療乳腺增生。不過,采用內服中藥的保守治療,往往需要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不可能吃幾天藥就“立竿見影”,也不可因乳房脹痛稍有改善,就隨意停藥。此外還應忌食生冷、油膩、腥發、辛辣等食物,應該學會乳腺自查的方法,留意自身病情變化,及時與醫生交流,即便是一些細小的變化,也能及時發現。
另外,特別要提醒有乳腺增生且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關系不明顯的女性朋友,鑒于乳腺增生有可能發展成乳腺腫瘤,不可拖延大意,應早去醫院,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谷春霞主任醫師,教授北京五洲女子醫院婦科生殖內分泌首席專家,先后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工作40余年,師從著名婦產科專家、醫學教育家林巧稚教授。在婦產科,特別是婦科生殖內分泌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國內首先開展女性生殖內分泌門診,對婦女各年齡段的月經失調(如少女青春期功血、無排卵的月經、更年期的月經不調、閉經)、更年期綜合癥等有著深入的研究。對女性不孕不育的診治有獨到之處,應用國際尖端技術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治療各種原發、繼發不孕癥等,并在國內首先采用腹腔鏡檢查女性性腺功能以及首先應用陰道超聲技術診斷女性的各種內分泌疾病。
專家的話
每月一次的月經,是女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標志之一,她就像一位忠實的好朋友,形影不離地陪伴著女性美麗的人生。從醫學角度來說,月經更像女人身體健康狀況的指示燈,它的一切細微變化,都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炎癥、腫瘤等有關,都是在提醒女性朋友們身體已經出現了健康危機,應該及時請醫生進行專業的診斷。
信號一:下腹疼痛
不少女性在月經期間或前后會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嚴重時,還會伴隨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發冷、惡心、嘔吐甚至暈厥、虛脫等。
有的女性朋友在痛經時都會服用止痛藥,其實,止痛藥只能暫時緩解疼痛,過量服用,還會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還有很多女性朋友認為,痛經是小事,忍一忍就過去了,結了婚,生了孩子就不會再犯。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痛經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痛經,這種情況不要緊,一般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一種是病理性痛經,有可能是生殖系統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的報警信號,若一直持續疼痛不能緩解的話,應及時到醫院婦科進行檢查,查清楚病因,以對癥下藥進行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引發痛經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宮內壁有一層膜叫子宮內膜,它會隨著卵巢激素的影響產生周期性的變化,如果當月排卵沒有受孕,子宮內膜就會脫落導致出血,血液順陰道流出成為月經。由于某些因素影響,子宮內膜跑到子宮以外的其他地方去了,就叫子宮內膜異位癥,這些異位的內膜也會受卵巢激素影響產生周期性出血,但這些血液沒有通道排出體外,就在局部淤積,形成囊腫,越來越大,里面的水分被吸收后血液變成粘粘糊糊象巧克力湯樣,我們就管它叫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痛經,而且是越來越嚴重的痛經,時間久了還會導致不孕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多發年齡為25-49歲,長期遷延不治,有20%-66%的患者會導致不孕,所以應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視。
信號二:月經不調
隨著青春期的來臨,女性的月經也隨之而至。經過一段不穩定的月經以后,絕大多數女性都會形成每月規律、正常的月經來潮。所謂規律、正常指的是月經周期在30天左右,經期5天左右,經血顏色正紅,經量適中,沒有異常血塊等。但是很多女性由于自身的身體素質、工作生活環境、飲食、性格以及其他諸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不同程度的月經不調,常見的情況有:經期提前或推后、排卵期出血、月經血塊多、經量過多或過少等。
很多患有不孕癥的女性或多或少有以上癥狀。到底是不是月經不調導致的不孕呢?其實,并不是月經不調導致的不孕,而是導致不孕癥的疾病會表現為月經不調,換句話說,您可能患了某種疾病,這種疾病會導致月經不調,還會導致不孕。
舉例來說,卵子生成障礙型不孕癥患者常常伴有月經量少色淡、經期推后或繼發性閉經;輸卵管障礙型不孕癥患者的月經常常表現為經行血塊比較多,經色黑暗,血行不暢;還有婦科炎癥(盆腔炎、附件炎、宮頸炎等)型不孕癥患者的月經常常量多、色鮮紅、質濃稠、有腥臭味;再如子宮肌瘤或者子宮內膜異位導致的不孕癥,常常表現為月經提前,量大,流血不止,嚴重的痛經等。可見,不孕癥與月經問題,是相伴相生的,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早治療,以免病情復雜化。
除此之外,非月經期的出血也應該引起充分注意:排卵期的偶爾出血一般沒有什么大問題;如果出血發生在排卵期后,并伴有下腹部輕微疼痛,應該去進行婦科檢查判斷是否有卵巢內分泌失調或者其他疾病;如果出血時間沒有任何規律,那就比較嚴重了,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子宮頸內細胞發育不正常、甚至宮頸腫瘤的可能。
信號三:乳腺疼痛
不少女性在月經期前會感覺乳房脹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壓痛,月經后第2天癥狀即可減輕而后逐漸消失。這種與月經周期相關的乳腺疼痛一般是乳腺增生的癥狀。
乳腺組織增生癥是女性的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中醫經絡學說認為,女性比較容易出現肝郁氣滯的癥候,如果肝經氣郁不舒時間過久,就容易使足厥陰肝經所過的部位出現病理改變,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就會隨之產生。通俗地說,就是肝郁氣滯容易導致乳房脹痛、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疾病,而乳房脹痛常常是最先出現的癥狀,如果不加以調理,日后就很可能發生子宮肌瘤、乳腺增生以及婦科腫瘤等嚴重的婦科疾病,到那時,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近年來,臨床上多采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治療乳腺增生。不過,采用內服中藥的保守治療,往往需要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不可能吃幾天藥就“立竿見影”,也不可因乳房脹痛稍有改善,就隨意停藥。此外還應忌食生冷、油膩、腥發、辛辣等食物,應該學會乳腺自查的方法,留意自身病情變化,及時與醫生交流,即便是一些細小的變化,也能及時發現。
另外,特別要提醒有乳腺增生且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關系不明顯的女性朋友,鑒于乳腺增生有可能發展成乳腺腫瘤,不可拖延大意,應早去醫院,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上一篇:只吹風、沒動靜?別把嚴管校外培訓當“... 下一篇: 肝火旺盛的解決辦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