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元年的探路者
發布: 2006-12-31 00:00:00 作者: 中國經營報 來源:

12月1日,安利、玫琳凱以及完美三家企業壓線獲牌,將我國直銷法制化元年的申牌大戰逼到至高點。
在新法規環境下,安利們如何轉型、區域性牌照如何兼顧全國業務,以及大量其他直銷企業的出路,成為整個行業的關注點。
安利們轉型成關鍵
對于獲牌的轉型企業來說,直銷牌照僅是新法規條件下重新規劃市場的一張通行證,關鍵是如何按照政府法規落實轉型,又不傷害廣大經銷商的利益。
受政府認可的單層次“雅芳模式”已經初步成型。近日雅芳公司對外公布,自2月份拿牌至今,雅芳損失了不少銷售業績從而走過痛苦的轉型期,現在完成了95%左右的直銷準備工作。
但是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安利們不可能照搬雅芳模式。據悉,安利一直在與政府溝通模式轉型問題。在今年4月份安利推出的業務革新綱要中,給現有的經銷商設置了銷售代表和服務網點負責人兩種獨立的身份,而后者將以傳統渠道合作者(法人實體)的身份出現,以有效規避多層次與團隊計酬問題。
而玫琳凱采取了“員工制”模式,將高級銷售人員轉為公司的員工。
完美總裁助理張旭輝認為,拿牌以后轉型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研究和準備。而業內認為,直銷法規并沒有規定一種現成的模式,企業可以在法規范圍內與政府溝通,形成自身的模式。
區域性牌照下的全國業務
在政府“小規模、逐步推進直銷”的原則下,目前拿牌企業除了雅芳以外,業務的經營范圍都被限制在區域市場。這與不少企業原有的全國性業務形成沖突。
在雅芳之后拿牌的外資企業如新,被政府批準在上海的八個區開展直銷業務。如新相關人員表示,公司會在上海批準的區域招收兼職直銷人員,而其他市場還是以專賣店加銷售人員模式經營。
而玫琳凱全國公關經理周立羽也表示,接下來公司將以兩種模式經營。在已經獲準直銷的4個直轄市、8個省和4個單列市范圍內,將按照國家的要求進行直銷經營,而其他區域將采取授權經銷商的方式。
但是目前區域性牌照已經給企業帶來不少困擾。部分已經進軍全國市場的企業,獲牌后其他市場出現業務暫時停止、業績萎縮等狀態,如部分企業的經銷商流失、專賣店關閉等。而其他處于灰色地帶的公司乘虛而入搶占市場。
未拿牌企業的出路
對于尚未拿牌的轉型企業,資深直銷專家胡遠江認為,“政府并沒有封死它們申牌的道路”。但是這些企業不能再按照“專賣店+推銷員”的轉型模式經營,必須調整自己加快拿牌,或者轉入傳統經營。
出于對現有直銷法和申請直銷牌照的巨大資源投入的考慮,有一些中小型企業可能會退出直銷轉入傳統經營。當然也有小企業開始琢磨“傍大款”,即與拿到直銷牌照的企業合作,將企業整體并入或者業務團隊整體平移進入拿牌企業。
來源: 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