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為何不采用虹膜診斷
發布: 2006-12-31 00:00:00 作者: 江帆 來源:

我經常被問及的一個問題就是,虹膜診斷這種簡單而準確率高的的診斷技術,醫院為何不采用。
回答這一問題,需要我們對醫院診的療模式有個簡單的了解。醫生們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利用藥物和手術來治療疾病。醫療作為一門去除病痛、恢復健康的技術,自有一套思維邏輯,就是針對病人所產生的癥狀予以消除,以達到合理的生理指標范圍為目的,并且用各種儀器追蹤生理指標的變化來證明治療的有效性。這樣的治療邏輯給我們帶來的現狀就是忽視了人體作為一個生命整體,這個整體具有自我保護和修復的機能,這種機能卻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逐漸退化,在醫院里面我們“享受”著越來越復雜的檢查和治療,甚至還有替代人體器官功能的“人工生命”系統。這種趨向“人工化”的診療模式越來越無視大自然賦予的人體本能,喪失了很多原本可以自我治療疾病的能力,致使現代人慢性疾病叢生和蔓延。
虹膜診斷最初也是醫生發現的,并且由醫生研究發展起來的一門臨床技術。迄今一百五十年以來,西方國家的醫生們通過臨床的觀察,從人眼睛虹膜的變化與身體健康變化的關系逐漸摸索出一套規律,這套規律可以指導這些醫生們從全新的角度去認識疾病和病人。很多醫生一旦應用虹膜診斷技術后,會改變甚至放棄原有的治療手段和方法,采用不同于傳統醫療手段的治療方法治療病人。因為在虹膜上,可以很清楚的讓我們看到人體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狀態,可以告訴我們哪些疾病是遺傳還是后天造成的,哪些疾病是可以用營養而不是藥物治療的。哪些問題是可以利用人體自我修復而不是手術解決的。掌握了虹膜診斷的醫生們逐漸采用了自然的療法,如物理療法、營養療法、食物療法等激發人體自我機能的治療手段,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和突破。
虹膜診斷最初是由美容行業引進國內的,作為一種促銷工具流行于世,由于時間短,缺乏國家權威機構的宣傳和引導,學習研究虹膜的專家少之又少,致使虹膜診斷還不能為公眾所了解。隨著保健行業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在傳統醫療范疇內無法克服的疾病卻可以通過營養的調節來治愈。而利用營養觀念治療疾病并非當前醫院和醫生的首選。虹膜診斷恰恰適合于觀察人體機能的狀態,觀察到營養失衡的后果,自然會提示我們應該用非藥物的方式來面對慢性疾病。這種診療模式與主流治療思維存在差異,醫院鮮見虹膜診斷也就不足為奇了。更為現實的兩個問題就是,一個是醫生大都不知道世上還有這種診斷技術,另一個是即使知道,由于利益的問題也不會用在病人身上。還好,虹膜診斷技術并非難學,它能讓普通人在很短的時間里對自己的身體有所了解,能夠看到自己的健康的真實狀態,實在是一門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學問。
(如需虹膜學書籍,請聯系作者:手機:13717943562 e-mail:jflac@vip.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