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直銷10大隱退企業
發布: 2006-12-02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特百惠
特百惠曾是1998年的“十家轉型企業”之一,其母體是擁有60 多年歷史的美國特百惠,是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生產商之一,并在全球設有70多家分公司。在海外,特百惠依然是一家地道的直銷公司,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00萬名直銷商,年銷售額約12億美元。但是目前,特百惠(中國)卻離直銷越來越遠,儼然是一家以店鋪為主的傳統零售企業。
1996年底特百惠在華開展經營,1998年4月,傳銷業被國家全面叫停后,獲得了“轉型牌照”的特百惠,卻主動放棄了直銷模式。1998年后,特百惠一直在尋找合適的經營模式,嘗試了商場、郵購等多種方式后,于2002年確立了以‘特許加盟’為主導渠道,以會員制為特色的發展策略。不經意間,特百惠已經千店在握,在中國250個城市擁有了1500家加盟店。對于中國直銷市場將重新開放,特百惠已是身處事外,不走回頭路了。
蘇州百美
日本美伊娜多化妝品株式會社成立于1959年,至今,已經在日本擁有18000多家美容服務店從事著銷售活動,并在美國、歐洲、東南亞以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資企業和經銷網絡。1994年,日本美伊娜多在蘇州設廠,成立蘇州百美化妝品有限公司,正式在中國市場從事直銷。4年后,中國全面禁傳,百美獲準轉型經營。但是美伊娜多在對中國市場重新考量后,卻選擇退出直銷市場,以專柜銷售的模式經營,美伊娜多于1998年正式開始在專柜銷售化妝品。目前,美伊娜多已在全國60個地區設立了200個左右的專柜,并在全國的30多個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自此,“蘇州百美”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娜麗絲
娜麗絲是一家消失得最徹底的前直銷企業,我們已經很難在今天再找到一點有關她的蛛絲馬跡。業內人士對其的印象僅是,“1998年以后,就退出了直銷界,其后從事了一段時間的化妝品銷售,再后來就不知所蹤了。”
僅有的資料顯示,娜麗絲全稱——上海娜麗絲化妝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化妝品、香波、護發素等。或許是對直銷政策心存疑慮,又或是對中國市場有了不同的認識,在經過一番權衡后,與特百惠、百美等幾家企業一樣選擇退出的娜麗絲,或許正在某個嶄新的領域續寫著更多輝煌。直銷于她而言僅是過眼云煙而已。
康富德
鄭州康富德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是當年的41家獲批的傳銷企業之一,也是1996年國家工商局首批批準的6家多層次傳銷企業中惟一的一家由國人獨立籌資、獨立經營的傳銷公司。當時獲批直銷健身運動器材。獲批后,公司發展迅猛,在全國擁有多家分公司,經銷商達數十萬之眾,在1998年之前,康富德號稱全國第三大傳銷公司。
康富德甚至一度帶動了鄭州人持續的直銷熱情,中小直銷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直到2005年本刊記者去拜訪鄭州其他直銷企業時,仍聽直銷界老人談及康富德。可惜,風光短暫,1998年傳銷一刀切以后,公司立即停止了運作,據知情人士透露,該企業老總已經移居美國。
沈陽秋林
秋林也曾是當年獲批的41家傳銷企業之一。1995年下半年,中國開始大面積對傳銷市場進行清理整頓,期間不法外商、私營企業主紛紛改頭換面,采取陽奉陰違的手段借機“跑馬圈地”。但沈陽市秋林決定從大局出發,果斷決策:“秋林不停,誰停?秋林不退,誰退?”秋林公司因此一停6個月,直至1996年4月29日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準許多層次傳銷經營意見書》,為止還向加盟秋林事業的傳銷員退款3000萬元。
但當1998年中國直銷再次遭遇尷尬境地時,秋林這個具有國資背景的直銷企業終于徹底退出直銷江湖,獨立承擔了國有大中型傳銷試點企業的責任和風險。
西藏諾迪奧
西藏諾迪奧實業公司是1996年西藏地區惟一一家獲批傳銷的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線是紅景天保健品系列。是當年雙軌制運營的代表企業。
一度火及全國,在山東、北京、重慶、貴州、深圳、陜西等城市都分別設立了分公司。而且,西藏諾迪奧非常注重慈善事業,例如1998年民政部文化部僅策劃了一個小小的攜手筑長城,賑災義演捐贈活動,西藏諾迪奧就捐獻了價值1201萬元的實物,同年還贊助西藏日報聯合舉辦“雪山紅景天杯”《西藏情結》有獎征文活動等。在那個行業混亂的時期,西藏諾迪奧卻有如此社會良心,實可見其大企業的風度與實力。
雅婷
1992年春季,大陸最早的兩家傳銷企業幾乎同時出現在江蘇省。以護膚品為主的蘇州雅婷就是其中之一,業務主要以傳銷員個人滲透的方式開展。到1993年底業務范圍已大面積鋪開,卻沒有在外地成立一家分公司,均屬無照經營。但是當時它的制度是較正當的,以銷售產品為最終目的,運作也較為自律,對市場的影響以正面居多。尤其對在國有體制下生活了幾十年的普通百姓造成巨大沖擊。1996年,江蘇雅婷的名字出現在41家獲批傳銷企業的名單里,但是日后雅婷的動作并不明顯,逐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外。
福建莎莉
福建莎莉是1996年首批三家單層次傳銷企業之一。其全稱為福建莎莉日用化工產品有限公司,系全球500強企業—美國莎莉公司在中國的獨資公司。莎莉1992年進入中國,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可麗清”和“香必飄”兩大品牌的二十多種家居護理用品和汽車香薰系列產品。
在1998年之前,該公司中國區總裁系現如新公司中國區總裁邱錦云。但是1998年一刀切之后,莎莉逐漸淡出直銷,卻在新領域開花結果。先后引進了奇偉(鞋類護理)品牌,而后又收購了中國的金雞品牌等。2005年莎莉集團全球營業總額達到200億美元,在當年世界500強美國企業中排名第111位,在最近的財富2000全球企業中排名第456位。
正田
正田的背景資料并不神秘:1998年5月,劉正田買下了另外一個經營困難的企業——簡陽雄霸實業有限公司,更名為正田實業有限公司。2004年2月8日,該公司變更登記,在經營范圍中增加了生產銷售食品、保健品,走上了直銷之路。
單憑業績,正田絕對不是直銷歷史上叫得響的企業,連公司董事長劉正田本人都承認“正田在簡陽并不是個大企業”。但是它卻因為2004年在3月27日CHC授予的“中國直銷研究試驗基地”的稱號而引起試點風波在業界出了名。無名則已,出名卻讓正田卷進了連綿的傳銷風波。正田的興衰見證了中國草根民營資本染指直銷的無奈與尷尬.
目前,脫身而出的正田已經無意繼續從事直銷,轉回了傳統經營。
瓜拿納
瓜拿納,1996年41家轉型企業之一,98年一刀切后回歸傳統,當直銷立法催生行業轉暖時,瓜拿納又調頭回歸直銷。在張華的帶領下,瓜拿納一切行動都為了拿牌,其聲勢之浩大,一度讓張華幾乎成了內資直銷企業的帶言人。
其實瓜拿納公司一直處于慘淡經營,有數據可查的也僅是《武漢晨報》報道的3個億的營業額。這個數字相對于其他直銷大腕不足以提,但是因為張華對于直銷正義聲張的高調,反倒讓瓜拿納公司“木秀于林”,也最終導致了“風必摧之”的結果。雖然張華一直聲稱他不會倒下,但是瓜拿納的消失已經成了事實,只是張華可能覺得瓜拿納隱退得太委屈。
上一篇:康美藥業原董事長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2年 下一篇: 在內地最知名的10大港臺直銷人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