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預防節后心理病
發布: 2007-02-02 00:00:00 作者: yangping 來源:

過節本來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但有的人卻因為過節而煩惱、苦悶。這不,一位朱姓女士就因為過節聚會而突生“自卑”情緒,原來,通過聚會,她覺得自己過得不如別人。心理專家提醒市民:科學認識“節日心理病”,全面預防“節后心理病”。
記者昨天了解到,春節期間,全市各大醫院心理門診皆沒休息,前去看病的患者很多。
“節日心理病”并不可怕
以重醫附一院心理衛生中心為例,主任蒙慶華教授表示,節日期間前來就診的病人,最多的是睡眠障礙者,大多數都是節日期間生活規律被打亂所致。
此外,心理門診接待最多的就是“節日心理病”患者,主要都是因為節假日頻繁交往,遇到一些人或事從而引起心理失衡或恐慌造成。比如一位朱姓女士就因為“自卑”而到心理衛生中心咨詢,她表示節日期間參加同學會感覺大家都過得挺好,而自己每天卻像機器人一樣地上下班,七八年沒變過,“感覺自己過得很憋悶,不如別人。”
而另外一位胡先生則害怕過節,因為一過節,親朋好友就要聚會,年終獎幾天就沒有了,而不去的話,面子和人情上又過不去。
專家表示這些情況都需要自我調節,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正確認識“人情”,量力而行,同時也正確認識自己,不要拿自己欠缺的地方和別人表面上不錯的方面比較,要知道“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只是別人通常將光鮮的一面表現給大家看罷了。
將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
鑒于春節長假已臨近結束,專家特別提醒:大家現在應該提前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避免患上“節后心理綜合癥”。
首先是結束熬夜的生活,有意識地早睡早起,吃飯定時,將作息盡量調整成平日工作時的時間;其次是飲食上注意清淡,大魚大肉過多,容易引起神經性厭食;此外,節日期間到處走親戚,一般都是坐下來看電視、玩麻將,這兩天可以適當運動一下,到公園走走或打打羽毛球,都不錯,一則幫助腸胃消化,調整胃口,二則可以出出汗,促進血流循環,消除疲勞;最后,上班族一定要心理放松,規劃一下節后工作,多做深呼吸,想到“在這個年代,有事做才是好事,沒事做才應該有壓力”,避免出現上班恐懼癥。
記者昨天了解到,春節期間,全市各大醫院心理門診皆沒休息,前去看病的患者很多。
“節日心理病”并不可怕
以重醫附一院心理衛生中心為例,主任蒙慶華教授表示,節日期間前來就診的病人,最多的是睡眠障礙者,大多數都是節日期間生活規律被打亂所致。
此外,心理門診接待最多的就是“節日心理病”患者,主要都是因為節假日頻繁交往,遇到一些人或事從而引起心理失衡或恐慌造成。比如一位朱姓女士就因為“自卑”而到心理衛生中心咨詢,她表示節日期間參加同學會感覺大家都過得挺好,而自己每天卻像機器人一樣地上下班,七八年沒變過,“感覺自己過得很憋悶,不如別人。”
而另外一位胡先生則害怕過節,因為一過節,親朋好友就要聚會,年終獎幾天就沒有了,而不去的話,面子和人情上又過不去。
專家表示這些情況都需要自我調節,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正確認識“人情”,量力而行,同時也正確認識自己,不要拿自己欠缺的地方和別人表面上不錯的方面比較,要知道“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只是別人通常將光鮮的一面表現給大家看罷了。
將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
鑒于春節長假已臨近結束,專家特別提醒:大家現在應該提前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避免患上“節后心理綜合癥”。
首先是結束熬夜的生活,有意識地早睡早起,吃飯定時,將作息盡量調整成平日工作時的時間;其次是飲食上注意清淡,大魚大肉過多,容易引起神經性厭食;此外,節日期間到處走親戚,一般都是坐下來看電視、玩麻將,這兩天可以適當運動一下,到公園走走或打打羽毛球,都不錯,一則幫助腸胃消化,調整胃口,二則可以出出汗,促進血流循環,消除疲勞;最后,上班族一定要心理放松,規劃一下節后工作,多做深呼吸,想到“在這個年代,有事做才是好事,沒事做才應該有壓力”,避免出現上班恐懼癥。
上一篇:上班族怎么防止肚子長贅肉 下一篇: 李英愛:晶瑩剔透美膚高招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