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市場整體業績滑坡
發布: 2007-03-03 00:00:00 作者: 李曉莉 來源:

來源:羊城晚報
安利總部網站最近悄悄地公布了2006年業績情況,其中安利中國區下降23%———直銷牌照“陣痛”的影響已經出現。事實上,停滯不前的不僅是安利,就連完美、如新,也難逃“原地踏步”命運。
安利觀望形勢
據悉,2006年安達高(安利母公司)業績超過63億美元,較之2005年的64億美元略降,主因是中國一段時期行業規則的不明朗,影響了安利全球最大市場的發展。
事實上,安利對業績下滑早有預計。在拿牌之前,安利公司副總裁顏志榮便坦言要花2億元安撫經銷商,中國地區的直銷模式不得不由“多層次”向“單層次”過渡,還要重新設置各地服務網點,動作之巨,讓人擔憂。直至去年12月直銷牌照的過渡期結束,安利才“恰好”領到了直銷牌照。
安利(中國)董事長鄭李錦芬曾經跟媒體坦言,2006年是安利觀望的一年,今明兩年才是安利重振市場的關鍵。安利對中國市場依然非常重視,業績報告也顯示,中國仍然是安利最大的市場,擁有18萬多名銷售代表和180多家零售商店和服務中心。
雅芳一枝獨秀
無獨有偶,在各大直銷公司公布的業績中,去年業績也并不理想。“去年中國的直銷市場呈現出利潤總體下滑趨勢,多數獲牌企業并未達到之前的銷售預期。”業內人士指出,“但是經歷陣痛之后,直銷企業對于單層次直銷依然在摸索改革,許多直銷企業對今年的銷售業績增長保持謹慎樂觀。”
2005年完美的業績為50億元左右,但許多知情人士都表示,去年其業績在下降;而如新2006年的銷售額近10億元,和前年的數據相差無幾。此外,玫琳凱去年業績略有上升,業內透露,該公司去年銷售額為29億元,比2005年增長2億元。
然而,受益于第一個獲得直銷試點、第一個獲得直銷牌照的雅芳,卻借機獨贏了一番。雅芳日前公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中顯示,中國地區收益增長了28%(按當地貨幣增長了24%)。“雅芳已經提前經歷了直銷牌照的風波,而且其整改幅度相當小,銷售影響自然不大。”業內人士分析。他還透露,雅芳去年業績增長在9%以上,可能是增幅最大的直銷企業。
新丁加入“戰爭”
就在直銷市場馬上要熱鬧起來的時候,商務部今年也加快了審批的動作———2月以來,又批準了5家企業的直銷申請,至此,全國拿牌直銷企業已達19家。
新添的“成員”里,包括了以外資公司名義出現的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港資背景的南方李錦記有限公司、全球五大大直銷巨頭之一的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低調的嘉康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以及屬于內資的北京羅麥藥業有限公司。
新成員的牌照依然受到地域限制,據悉,康寶萊的直銷區域為江蘇省南京市的11個區及蘇州市的7個區,可以直銷的商品為7種保健食品和飲料,無論是地域或產品種類都與期望值差距甚大。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