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中國的直銷管理是不是走偏了?
發布: 2007-03-31 00:00:00 作者: 談笑 來源: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日電 中國國家工商總局今天表示,鑒于單層次、多層次和金字塔欺詐有著密切的關系,加之中國目前傳銷問題比較嚴重,所以對于直銷市場需嚴格管理,直銷市場的發展才能穩步推進。
從《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頒布實行至今,已有近一年半的時間。2006年,全國動員嚴厲打擊傳銷,同時對直銷企業的管理也幾近苛刻。2007年初,各直銷企業分別發表聲明,2006的業績均出現明顯下滑,直銷監管帶給中國直銷行業的負面影響一眼可知。
然而,在直銷行業受損的監管之下,傳銷問題居然越發嚴重了。監管直銷,打擊傳銷,究竟哪一只手重了,哪一只手輕了?
從筆者所處的直銷媒體來看,整個2006年,報道直銷信息的直銷網站均經過了一個上升到下滑的走勢。
兩個條例的頒布,讓整個中國直銷行業有法可依,無數直銷人興奮不已,他們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他們需要發布更多的信息,這導致了直銷網站群的整體興旺。無論是網站流量還是Alexa排名,各個直銷網站都是一路飆升。有個別網站的全球排名甚至進入了1萬位。
然而,隨著珍奧被摘牌以及獲牌企業大多被嚴格限制直銷地域,行業的熱情越來越低,雅芳獲牌時整個行業的興奮已無法重現,越到后來,直銷牌照的含金量越被置疑。進入2006年底,直銷網站整體發生下滑,太陽神、南方李錦記、康力、康寶萊、嘉康利、羅麥6家企業的獲牌信息已經無法激起直銷人的熱情,相關報道也都平淡無味。
相反,2006年的打傳工作倒是捷報頻傳,作為直銷媒體人士,筆者天天讀著這些捷報,以為傳銷分子已經被一批一批地勸說分解、卸甲歸田了,筆者甚至開始杞人憂天地為地方政府擔憂,擔心這些“退役”的傳銷人員會給當地政府帶來更大的就業壓力。
可惜,新聞再一次顯示出了對真相的無知。
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監管局有關人士說,直銷在拓展社會主義市場、提高分銷效率、加速商品流通、節約流通成本、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均有積極意義。但直銷本身也有信息不對稱、交易場所不確定、直銷人員分散流動等特點,容易出現夸大虛假宣傳,導致人員盲目加入,出現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中國直銷發展的外部環境及市場發育程度還不夠高,相關法律還不夠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還相對滯后,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不夠成熟,夢想一夜暴富的大有人在。
既然有如此清醒的認識,為何一年多的嚴格監管,結果卻在傷害直銷行業的同時卻膨脹了傳銷組織的隊伍?
有關部門是否應該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監管思路呢?
國家工商總局有關人士稱,對于直銷監管工作,各級工商部門將從企業登記、直銷企業分支機構及服務網點的監督管理、直銷產品銷售、直銷員招募、直銷員培訓、計酬制度、信息報備和披露、退換貨制度八個方面開展監管工作,監管的重點是直銷員的招募、培訓以及計酬。
據悉,國家工商總局將重點研究起草《直銷企業經營活動指引》,通過指引以規章的形式細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內容,如直銷企業登記、分支機構與服務網點設立、信息披露、直銷員的招募與培訓、產品的銷售活動、計酬等。
其實,對中國的直銷市場,不僅有關部門要出面監管,更應該建立行業自身的監管機制,尤其要調動龍頭企業的積極性,要把打擊傳銷和扶持優秀企業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筆者看法,目前的問題并不是傳銷問題嚴重,而是直銷行業正在喪失吸引力,大量的直銷人流失出來但又很難正常就業,對他們而言,最熟悉而又最容易進入的就是傳銷組織。
所以,如果2006是嚴厲打傳年,筆者希望,2007能重點扶持正規直銷企業,以優秀企業端正直銷行業,以正規行業端正直銷市場,以興旺市場分化傳銷組織,用成功的直銷瓦解危險的傳銷。
文章來源:中國直銷博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