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業正面臨新機遇
發布: 2007-07-01 00:00:00 作者: 趙志國 來源:

■積極轉型是直銷業發展的前提
自2005年中國政府頒布《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以來,中國直銷業正式步入轉型期,至今已有21家中外企業相繼拿到了獲準從事直銷業務的牌照,今年以來,商務部頻繁發文,期望規范中國直銷市場。
“這一系列動作表明政府對直銷業的肯定和支持,整個行業正在告別以往傳銷的陰影,在經過一年多的規范與轉型之后,直銷業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可觀。”劉明雄表示,安利的轉型工作已接近完成,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業績已出現小幅提升,隨著直銷準備工作的完成以及監管部門的認可,安利(中國)新直銷業務即將全面展開。“目前安利公司本身的店鋪已經有189家,分布在全國156個城市;此外,安利服務網點目前也已布置完畢,達到2800多個。”
作為進入中國已逾10年的國際直銷業巨頭,此次的成功轉型表明,安利意欲在轉型后的中國直銷市場上展開新一輪的“領跑”。
■競爭將讓直銷業更“健康”
采訪中,劉明雄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不希望看到未來中國的直銷市場上只有幾個跨國巨頭的身影,安利歡迎更多的市場競爭者加入到直銷行列中來。”
劉明雄認為,同行之間的正常競爭會讓行業的效率更高,帶給消費者應該是一個更便宜的價格,更好的服務。靠夸大、美化產品功效的做法都只是短期。
劉明雄表示安利作為中國直銷業的先行者,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經驗,擁有大量的人才、技術儲備,面對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安利將與同行一起致力于把直銷這塊蛋糕進一步做大。
■直銷業如何避免人才流失
人員流動性強,而應對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在這方面,安利去年的培訓費用投入就高達5000萬元,今年的投入幅度還將大幅增加。
“如果營銷人員招募的時候門檻很低,那么可想而知的是員工素質良莠不齊,這個人今天進來明天就代表你這個公司的形象,風險很高,企業的長遠發展,最終的競爭力是人才。所以現階段對于在安利中國的營銷人員的管理或者是培訓是很重要的,即使他們離開,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安利。”劉明雄表示,作為國內直銷業的領軍企業,安利在很長時間里一直扮演著行業內“黃埔軍校”的角色,對于安利來說,這是一種必須擔當的責任和義務。
■直銷企業應成為合格社會公民
在石家莊,“安利紐崔萊健康跑”已經連續舉行了3年,已得到越來越多普通市民的積極參與,而類似的公益活動正成為安利和許多直銷企業提升企業形象的常用作法。
“企業做公益活動肯定有其商業目的,但這并不是全部,在回報社會的同時,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就必然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不久前,安利公司全球總裁德·狄維士造訪中國時曾表示,近8年來,安利對中國公益事業的投入已近1.9億元人民幣。“參加公益事業是出于信念,是出于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在企業履行對社會的義務時,對企業聲譽帶來某種積極影響,只能視為令人高興的副產品,但不能作為參加公益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