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今勵志啟示》(1、2集):因果定律——有因才會有果
發布: 2008-02-28 15:39:28 作者: 佚名 來源: 互聯網

“看一個人現在有什么樣的結果,你就可以知道他過去曾經種下了什么種子,凡事都先有了引發事件的原因,才會產生事件本身的結果。”(摘自《王陽感悟》)
長今的父親被仙道預言:命中將遇到三個女人,一個被他殺而不死;一個被他救后因他而死;一個將殺他而救活很多人……
長今的父親感到恐懼,問仙道,如何才能不遇見第三個女人?仙道回答道,只要你不遇見第二個女人。
仙道的話預言了一個“因果定律”:遇見第三個女人的結果,是因為遇到了第二個女人——如果長今的父親沒有救護長今的母親(第二個女人)自然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長今(第三個女人)。
同樣的原因,父親之所以遇見母親,也是因為遇見第一個女人的緣故:如果他沒有去給被廢的皇后賜死藥,自然也沒有機會遇見長今的母親了。
《大長今》從虛構的情節中,道出了一個“永恒不變的自然法則”:“一個人之所以會有今天的結果,一定是因為有了過去曾經說過或做過的事,這就是為什么有人會失敗,有人會成功的原因。”
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說:“一般人只看到我賺錢的結果,但是他們不知道我賺錢的根本原因。” (摘自《賣產品不如賣自己》)
我們不只要看到黃光裕以擁有140億元資產,成為2004年“中國首富”的結果,我們還要看一看中國首富平常的日子是怎么過的?
電器商店有上千萬家,為什么唯獨黃光裕成了“首富”?黃光裕說:“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工作……十幾年過著家和公司兩點一線的生活。”
我們還要看,有誰能做到,從18歲開“國美電器”,就利用報紙的中縫打廣告——“買電器,到國美”,并持續到今年36歲,只要一有錢和機會,就不忘在媒體上提醒一句:“買電器,到國美”,18年從未改變過這句“國美的財神咒”。
我們更要看到,有哪個電器商店的老板,能十幾年堅信一句最樸素的“生財法則”——“盡量地給對方讓利,讓人家對你有好感,回頭繼續和你做買賣。”……
所以,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老師說:“是思想在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摘自夢工場出品《永恒的成功法則》書碟系列)
長今的父親因為給皇后賜死藥,導致了他一系列的悲慘命運,而同去的一個官吏卻因刺傷馬匹,故意摔傷,從而逃過一難。父親明白,不應該如此對待廢后,但他最終還是做了,雖然是奉皇命,但他仍然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承擔自己的責任。
許多時候,我們都喜歡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找一個借口:“我不得已,我是奉命行事,我無法選擇……”但生活不會聽從你的辯解,它必定會用冷冰冰的“自然鐵律”來對待你——讓你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和責任。
老子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就像一張大網,看上去很稀疏,但它什么都不會漏下……世間萬物都有其自身的鐵律,一切結果都有它的原因,任何事、任何人都無法脫逃。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管有多少理由,都不要輕易地傷害任何人,一有機會就要多幫人多助人,被你幫助的人,也許會給你意外的回報。這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佛家也要求我們:“多結善緣,多種善因”。
因為今天所有的結果,都根源于自己過去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企業,在設定某種目標,想獲得某種結果之后,就要把注意力專注在“原因”上,即問自己:“有誰達成過這個目標?他是怎樣想的?他曾經做過什么?我能做到多少?差距在哪里?自己到底必須要做到什么,才能獲得將來想要的結果?”
要堅信——沒有昨天的行為,肯定也收獲不了今天的結果!
人經歷任何事,都不會白費的,一定會在另一個地方,甚至是毫不相干的地方,顯出它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定律”。
“只要你給出去的東西(不管是好是壞),它遲早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因為‘地球是圓的’。”
《大長今》勵志的啟示:
1、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說:“你栽下櫻桃樹,就會收獲櫻桃;你栽下蘋果樹,只能收獲蘋果。”(摘自《創業的三十六條鐵律》)
2、“世間的一切結果,都是由每一個人播下的種子而產生的,是思想的種子導致了行為,是行為導致了結果。”(摘自《王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