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今勵志啟示》(5、6集):師傅——在決定自己的命運
發布: 2008-02-28 16:00:21 作者: 佚名 來源: 互聯網

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說:“人的命運,決定于他是跟誰在一起。是自己經常接觸的人,在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決定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決定自己的收入與輸贏!
8歲的長今,靠不可思議的意志力,手捧水盆熬過了通宵的懲罰,終于獲得了考試資格,并被錄取為正式的宮女,跟隨韓尚宮學廚藝。
師傅讓長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端一碗水來。
長今小心翼翼端來一碗,可師傅看看水,便不再理她,做自己的事去了。
如此過了許多天,師傅什么也沒有教,只是讓長今重復地端水給她。
長今非常痛苦,也非常茫然,不明白師傅為什么要這樣對她,因為其他的小伙伴都已經跟著自己的師傅學了很多手藝。
直到有一次,連續幾天下土雨(沙塵暴),宮中食物莫名其妙變質了,而唯獨長今負責洗菜的廚房沒問題。原來,長今跟母親多學了一門知識——在下土雨的時候,要用煮開的水洗菜,才能解決宮中食物莫名其妙變質的大難題。
一時長今贏得了宮中所有人的好感。
韓尚宮驚喜地對長今說:“你有個很聰明的母親,知道根據不同的對象,而采取不同的煮食方法!
長今恍然大悟,明白了端水的方法。長今問韓尚宮:“你要喝涼的還是喝熱的?你今天肚子痛嗎?大解了嗎?”然后在水里加了一點食鹽給韓尚宮,并說出自己加鹽的理由。
師傅大悅:“你終于明白了!因為對于做食物的人來說,水放在碗里,就是一碗食物,你要了解對方到底要什么?需求什么?要根據對方的情況和需要,再決定自己的行動,這樣才能做出真正的美食來!
莊子說:“學習,就是要學習表面不能學到的東西;做事,就是要做表面做不到的事;辯論,就是要辯論表面沒有辯出的內容。對知識的探尋,就要把目標定在不知道的境界,這樣才能達到學習的最高點”。
學書本上沒有記載的東西,發現前人沒有傳下來的東西,研究世間沒有定論的東西,探尋老師不能教的東西——那就是“創造力”。
長今的師傅韓尚宮和今英的師傅崔尚宮,兩人教導學生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崔家在朝中當了五代的最高尚宮娘娘,祖祖輩輩積累了大量做膳食的經驗,收藏了無數做膳食的秘訣,崔尚宮希望今英把這些膳食秘訣爛熟于心,并時時以家族的利益與權勢需要,來作為最美味食物的標準。
韓尚宮卻要長今不停地端水,她希望通過這個極普通的行為,啟發長今如何了解進食人的心情,體悟食物的道理,感悟到做膳食的最高境界。而這一切都不是現成的,是不能直接教導給長今的,它需要靠長今自己的領悟力和創造力。結果長今真的做到了,所以韓尚宮激動萬分,認定長今是一個可造之材。
莊子說:“對知識的學習探尋,要把目標定在不知道的境界”,這就要求學習者,把最終目標放在表面知識以外無限的追求上,這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韓尚宮知道自己記錄的秘訣雖然很多,但它是有限度的;端一碗水雖然很簡單,但要端一碗能讓飲水者感動甚至永志難忘的水,就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而這正是韓尚宮的追求,是韓尚宮一直沒變過的——“做食物人的堅持與信念”……
崔尚宮教授今英做膳食的知識,韓尚宮則啟發長今領悟做膳食的真諦;崔尚宮傳授今英做膳食的杰出本領,韓尚宮則開拓長今做膳食的創造潛力;崔尚宮關注做食物的技巧,韓尚宮則關注做食物者的人生態度……
所以長今從來沒有見過鯨魚,卻能做出最美味的鯨魚肉串;長今失去了味覺,卻能做出令人驚嘆的美食美味,按師傅的話來說:“長今有畫出味道的本領”。
長今和今英,兩個同樣聰明,同樣有天賦的孩子,卻最終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一個成功,一個毀滅,這是因為她們的老師不一樣,是因為她們對學習最高境界的理解不一樣。
《大長今》勵志啟示:
1、 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說:“你只學我講的成功知識,你不會成功,你只有去做,把成功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行為,你才可能成功。” (摘自《要你成功》)
2、“能拜智者與名家為師,是可遇不可求的福份。到書店,到圖書館拜高人名師為‘隨身教練’,是人人都容易做得到的事。拜師以后,能否修行成功,就看每個人的悟性,每個人的行動力及每個人的自制力了!保ㄕ浴锻蹶柛形颉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