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賈慶林出席
發布: 2008-03-11 20:46:26 作者: 李斌 吳晶晶 來源: 新華社

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14位委員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等領域問題作大會發言 賈慶林出席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李斌、吳晶晶)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4位政協委員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等領域問題作大會發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會議主持人賈慶林出席會議。
今天會議的執行主席是廖暉、白立忱、黃孟復、董建華。會議由廖暉主持,他說,今天是國際勞動婦女節,我們向全體女委員和女工作人員表示節日的祝賀。會場上響起一片掌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發言。
李德水委員在發言中說,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說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是完全正確、非常成功的。要順利完成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宏觀調控任務,有許多工作要做,而最核心的問題是必須從資金源頭上實行有效調控。
馬培華委員代表民建中央發言說,為了促進城鄉統籌,必須調整經濟布局,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產業,推進行政體制創新,增強縣級政府的財政能力,改革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擴大縣域經濟資金來源,把縣城建設成為縣域經濟的龍頭和農村城鎮化的經濟中心。
黃瑤委員在和吳嘉甫、劉鴻庥委員的聯合發言中說,今年初,我國南方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特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應急能力,建立救災資金多元投入機制,增強全民防災意識,盡快建立綜合減災管理體系。
梁燕君委員在和葉惠麗委員的聯合發言中說,治理結構性的物價過快增長必須多管齊下,增加短缺農產品的供給,充分發揮宏觀政策對穩定物價的調控作用,進一步落實一系列關于對低收入群體的生活保障措施等。
賴明委員代表九三學社中央發言說,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益,要加強頂層設計,深化科技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對科技投入使用的監督和評估,建立科學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萬鋼委員代表致公黨中央發言說,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國創業,將有力地加速我國成為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要健全工作機制,實施長遠規劃,研究制訂更具針對性、操作性的配套政策。
梁季陽委員說,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緩,只有建立科學、公正的土地使用、流轉制度,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土地管理中公權與私權取得平衡,才能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社會和諧穩定,有限的土地資源才能保證國家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
徐輝委員代表民盟中央發言說,高等教育持續發展呼喚制度創新。其基本思路在于:盡快消除政策樊籬,以多種形式鼓勵社會力量進入高等教育領域。
鄭家純委員在發言中表示,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還需要更多助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和完善農村遠程教育體系建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遠程教育體系,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是快速改善我國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教育落后狀況最可行的手段。
宋北杉委員代表全國工商聯發言說,今年相繼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無疑會對促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產生重大影響。實施勞動法律,有必要十分重視正確處理保護勞動者權益和促進就業的關系,兩者不可偏廢。
張鳴起委員代表全國總工會發言時建議高度重視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將貫徹實施工作列入政府議事日程,積極解決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大力推動實施勞動合同法。
王健林委員在發言中說,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這不僅是新時期社會對民營企業的必然要求,也是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須條件。建議在民營企業中廣泛開展企業社會責任的主題活動,建立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制定激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相關政策;積極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歐成中委員在大會發言中說,為使政府公共資金支付管理盡快達到統一、規范、透明的目標,必須加快財政轉移支付法的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各級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內容、安排規模、監督方式、處罰規則等,杜絕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監督缺失、不正之風滋生、使用效率低下的現象。
張春江委員在發言中說,以服務外包為主要載體的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再次出現,我國面臨新的歷史機遇與挑戰。中國要建立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就必須要增強產業發展的緊迫感與危機感,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進程。
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王剛、陳奎元、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李兆焯、張梅穎、張榕明,大會秘書長鄭萬通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