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成功
發布: 2008-03-13 13:34:52 作者: 陳安之 來源: 陳安之老師的博客

人生就像一出戲,每個人都是主角。然而,我們不只是演出而已,更是這出戲的導演。一般戲劇總會有幾個既定的結局,人生則不同,結局好壞完全是由自己一手掌控。與其要聽天由命,還不如潛心研究,如何為自己寫一出劇本,演出自己最想演的角色。畢竟,在人生這出戲中,能為自己量身訂做一出好的戲劇腳本的人,總比那些被請來客串的臨時演員,成就和收入都有著天壤之別的。越早動手,就越能利用每一刻,掌握自己的人生。在生命的每個腳落里,都有無限的機會在等著我們。如果我們夠努力,就能抓住機會。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將這出人生大戲演好的幾個重要關鍵。
1. 做你喜歡做的事,然后把他做到最好。
在我的著作- 超級成功學中,總共有167個幫助你快速成功的方法;而我將它列為第一個成功方法。這也是我從事研究成功學十多年,見過一百多位各行各業的世界頂尖大師,大部份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所秉持的觀念都很接近,并不是為了要賺大錢,或是追求名利,而是,我們都非常愿意幫助別人,樂于讓別人更成功。所以,現在就請你仔細的思考,你是否和我一樣正在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答案是YES的話,讓我們一起努力把它做到最好,朝行業的世界最頂尖邁進。如果,你的答案是NO的話,請你趁現在趕快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你可以參考這幾周的成功信息,找出你熱愛的目標與方向。
2.不要害怕犯錯 ;犯錯是成功的開始。
在1886年的五月,定居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有一名藥劑師叫約翰.潘博頓 (John Pemberton),有一天他在自家的院子調制出一鍋能提神解勞、有鎮靜作用和減輕頭痛的飲料。潘伯頓將這鍋液體帶到雅各藥房去,指示他的助理魏納伯,倒入一些糖漿和水,然后添加冰塊,他們倆嘗過后覺得味道好極了。當他正要倒第二杯的時候,魏納伯不小心加錯二氧化碳的水,而不是普通的水。沒想到,他們倆人更喜歡這個味道。他們決定不冠以「頭痛藥 」的名銜,而是當作一般解渴的飲料來賣。因內含古柯葉和可樂果的緣故,他們將這種飲料取名為「 可口可樂 」。
1886年,可口可樂平均每天賣出九瓶。根據可口可樂公司的紀錄,潘博頓在第一年僅賣出相當于二十五加侖的飲料,賺了五十美元,卻花了七十三點九六元作廣告。至今,全世界一百五十五個國家的顧客,平均每天要喝掉三億九千三百萬瓶可口可樂。當初的頭痛飲料,如今卻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
3.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有價值的信息。
富可敵國的世界頂尖專業投資人—索羅斯說 :投資理財這一行,靠的就是信息。他擁有三項別人沒有的優勢,因此投資人只得付錢請索羅斯來幫他們投資。
(1) 全球信息的廣度。
他說,事實上,大多數的信息都是公開的,只不過未被普遍使用罷了。很多人投資人讀了 「華爾街日報」,便覺得自己掌握了狀況。看英國 「金融時報」的人已經比較少,看意大利 「晚報」、法國 「 費加洛日報」和日本「 朝日新聞 」的人,或是請人讀這些報紙的人更是少有。但擁有全球網絡,這些媒體的重要消息便逃不過掌心,得以善加利用。
(2) 信息的深度。
有句話說 : 「凡值得刊登的都是新聞。」意思就是,有些新聞并不適合刊登。但誰來決定 ?記者自己便會有所取舍,報導要寫的有條有理,他所知道的東西一定比他筆下的多的多。有時候編輯會對文章加以刪減,讓每段字句都有其道理。而今天,不論是意識型態或是財經方面,都有不同的價值判斷標準。因此,找個記者來談談,一定比看報還要多許多信息。有些新聞不適宜刊登,但不表示他沒價值。在索羅斯這里不僅新聞一直進來,使用者也了解記者的立場,因此知道如何解讀這些消息。
(3) 信息的處理流程。
在索羅斯那里,信息是不經任何處理的,直接傳達層峰。信息不用為了討好顧客而刻意包裝,不用一層一層的向上傳達,不用經過委員會來評估過濾。在那里,誰使用信息,就由誰來決定其價值。
索羅斯對自己的成功,提出了這樣的解釋。 「 我所知道的是,市場狀況是反射的。我不知道未來會有什么結果,沒有人能知道。我之所以能占得先機,因為我知道根本沒什么可以讓我們依循,未來其實都是隨機而變的,因此我所反映的東西,會因為我的反映行為而改變。」他把這套理論稱為 「 反射論」。而索羅斯的「量子基金 」的名稱,也是取自物理。簡易說就是,未來之所以會有變動,不是因為它本來就會變動,而是因為我們現在所采取的行動。
我對信息的渴求有時幾乎到了瘋狂的境界,只要是對我有幫助的信息,我一律不放過。記得,有一回我與公司的員工開完會后,正在收拾我的信息的時候,忽然聽到一群員工在竊竊私語,他們說 :哇!老板也看—花花公子雜志。結果我將雜志一翻開,他們都嚇了一跳,里面居然有一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獨家報導。這時候,我看到他們佩服的眼光說 : 「 怎么可能連藏在這里的信息,你都找得到 ?真是不可思議。」我就是這個樣子,絕不輕易漏掉任何一則有價值的信息。有時候連一些好的書籍,出增訂版,那怕只加一頁,我也一定要買回來研究,看看有沒有增加一些不一樣的信息。我不只要求更多、更好的信息,我還要求要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信息。過去我經常受邀,為成功雜志中文版寫稿,所以雜志社每個月會提供免費的雜志寄給我,但寄書時間通常會慢個幾天,而市面上的書局總會提前幾天銷售。所以每個月,當出書的第一天,我不是自己跑去購買,就是請我的助理幫我購買。因為早一天得到一些更好的信息,就多增加一點競爭優勢。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花了許多時間尋求智慧,正好在一處海邊遇到了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他非常興奮的跑到海邊問蘇格拉底 ,如何增加智慧 的方法?蘇格拉底不但沒回答,還趁這位年輕人不注意的時候,將他的頭往海里栽,使他整個頭部浸在海里。任憑年輕人怎么掙扎,他都不理,直到他感受到年輕人快庵庵一息的時候,才將他拉出水面。并且說: 「年輕人,當你對智慧的渴望,有如剛才你在水中需要氧氣的渴望,你自然會得到。
無論世代如何交替,人類所犯的錯誤,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而成功的模式,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許多成功人士身上不斷驗證有效。如果我們能預見未來,也許就能適時合宜的計劃我們的人生。然而,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如果沒有錯誤,我們就不能成熟,也無法面對人生的挑戰。要想改進自己,就要謙卑、誠實,再客觀地觀察自己,并從過去的錯誤中,學會如何自律。在我的第一本著作- 自己就是一座寶藏中,我曾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也就是世界品管大師- 戴明博士說的 【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改善。只要你能夠每天持續不斷的改善,一天改善1%,一年就有好幾百%的改善,也就是有好幾倍的成長,只要你能夠每天持之以恒去做,你終究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