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創新要遠離傳銷,不為守舊從新包裝傳銷
發布: 2008-03-27 12:45:09 作者: 龍傳人 來源: 博銳管理

被打怕了,又不拋棄傳銷作真正創新,直銷界就有人開始比拼“包裝”來當作創新。
今天就回顧總結一下這幾年來有哪十種創新包裝早已使用過、但還是避免不了挨打,甚至07年出現十余家“特大包裝”型傳銷集資企業又相繼被槍斃的教訓,提供給用包裝當創新的愛好者們借鑒;看您下一步,又能創新出什么包裝傳銷的高招,確保傳銷企業基業長青?
在務實案例微觀剖析前,先務虛談談宏觀的大道理。因為天下的小道理終歸是要由大道理管著的。
正確的直銷模式的創新出路,應該是徹底的拋棄傳銷之道,創新出決裂傳銷而不再涉嫌的新營銷模式才是正道和光明的出路。
遺憾的是,有些人死認為離開了傳銷本質,誤認為就是根本不可能會有行得通的、還能使用倍增法的其它可行之道,所以結論就是還要頑固的堅持傳銷道路,還是得要言必稱希臘——只是單獨強調堅持國際上的本源定義的特征,確忘記了自己是中國人要走中國特色的直銷條例中的定義。為了守舊而創新,就一次一次再一次地包裝出更巧妙地套路來保護傳銷,指望新包裝的創新模式能把傳銷本質掩蓋的工商、公安看不穿,從而企盼逃避掉國家的監管;表面上是為了守法而創新,其實質是為了抗法(中國的直銷定義)而干擾亂局。
筆者認為:凡是不觸及“禁傳”的什么直銷模式創新,都是換湯不換藥的穿新鞋、走的還是傳銷老路。創新直銷模式的主題,應該是幫助企業如何能不再涉嫌傳銷、才能談到可持續發展;在創新直銷模式時不研究傳銷的本質?并在新模式倍增法運作中排除掉傳銷的三大禍害點,又怎么能夠迷惑的住那火眼金睛的工商和公安呢?他們是職業化的深入研究傳銷本質十幾年啦!一句話,他們不是你孫猴兒72變所能唬的過去的。只要臥底偵探者深入掌握您的獎金分配內部真實的買單獲得資格、吃發展下線而來的多層次傳銷團隊計酬行為的鐵證據,即使你有99塊長板的木桶,也不會表揚你的99個包裝有那么多的好處!就憑你那一塊傳銷式獎金分配制度的短板軟肋,就足以精確的定性為傳銷模式,您就壽終就寢、全功盡棄啦。
解決不了真正的遠離傳銷的直銷創新,最后吃虧的還是始作俑者,又要制造出一批倒霉的企業和進去更多的直銷高人,禍害一大批難民,還要多少影響了一批好領導的仕途,又令群眾吃了一虧又一虧,上了一當又一當,其實當當還是一個樣——巧包裝、真傳銷。
一、從《禁止傳銷條例》出發,傳銷有此三大禍害點,您的創新模式中能得到禁止嗎?
1、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2、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從《直銷管理條例》出發,直銷有此三大規范點,您的創新模式中能得到規范嗎?
1、是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嗎?他們中大多數是不轉身搞傳銷的。
2、是不得以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嗎?他們都不買單嗎?
3、做到了任何個人不得招募直銷員嗎?沒有人人都在發展下線嗎?
禁止不了傳銷這些特征,又能夠侈談出什么創新了直銷模式呢?
從事直銷創新,又不研究如何禁止傳銷這三點,規范直銷這三點,這種創新可靠嗎?。
擺平不了雙三點,只是躲避雙三點,鴕鳥戰術能確保直銷的創新模式不涉嫌傳銷嗎?
筆者認為:直銷模式的創新,首先要確保不再涉嫌傳銷的這三大特征,才是負責任的。
我們一起來回顧總結中國十大創新守舊保護傳銷模式的包裝術:
1、最原始的包裝:看誰的公司氣派、網頭權威、產品過硬、獎狀金杯、比裝潢等硬件。
2、后來的傳銷創新高了一個層次——比文化高尚、企業手冊、產品手冊、經銷商手冊之高檔精美印刷和活頁的厚度達到5厘米,一看都把你唬住啦,公司的實力真大呀,這么偉大的軟系統,比那硬件更重要,拉下線就太容易啦!因為咱們真正的傳銷靈魂哪是賣產品哦!我們的賣點是賣機會、賣觀念。誰計較你的生產工廠產品在何處,人家只要這些理念高尚、道理充分、說法、表達包裝的好,就一拉一個準,下線的錢,嘩啦啦交上來了;傳銷老板早已心知肚明:本公司的所謂直銷員也不屬于真正的消費者,傳銷行為也不屬于消費行為,也不會受到“消法”的保護,干脆就是賣發財人生的概念和賣文化,撈到非法融資、集資,再團隊各層次分配到錢財就行。
可是后來大家都下功夫賣文化也就普遍爛市啦!覺得這還只是小兒科,又得再創新包裝傳銷。
3、創新出進人民大會堂和上人民日報大版面轟炸,使人感覺這個公司肯定不是傳銷啦!能進政治頂級會場和上了中央報刊,肯定是被中央政府批準了這種模式不犯法,我們大家趕緊到這家公司來投資賺大錢啊!結果呢?由于傳銷基因并未改變,只是靠政治大會場和頂級媒體來威武包裝糊弄群眾,又被工商、公安對這些開過大會堂會的傳銷企業喝止,約有十幾家曾經威武過的大傳銷企業都關門不再了,可也就苦了大部分老百姓又在所謂的直銷創新中,被狡猾的策劃者搜刮走了人民的血汗錢。
4、中小傳銷企業的模式創新是靠獎金制度一張紙走遍天下,因為他們的財力和勢力不夠大。您看那張紙啊,廣州有家公司策劃最便宜的是一萬元一張,還真的管用;道理是:越先進的創新一定是最簡單的,對于中國落后的老百姓,你越復雜全面,他越不懂,最先進的策劃是赤裸裸:到底你要不要錢吧!這一張紙看一下就明白了,再加上良好的口才和激情,沒有搞不定的傻瓜,錢哇!窮人太需要啦。其實那復雜陰險的獎金制度啊,那充滿無數陷阱的獎金制度啊!多少難民就被這一張紙的創新而血本無歸,本來的貧窮又返到生活之絕路。這個直銷的創新太殘酷了,只是肥了制度設計者、上線和老板。
5、創新特務技巧:楊玉勇告誡團隊在記錄電話號碼時,必須將最后的四個數字要對調反過來寫,比如3819應寫成1938,業內早有潛規則——電話邀約新朋友時對外應該三不講,不講公司怕識別從事傳銷、不講產品怕識破高價、不講制度怕識辨金字塔欺詐,電話里只能用最激動的口氣說機會、說發財,用神秘感善意的騙他來而迅速掛機;只要他能來到OPP會場,就準能把他套住,因為聽課一小時后,氣場、人場、情場、錢場的影響力,肯定他會馬上回家、就是借錢也要買個發財的點位資格;還嚴格規定團隊內部 “三不講”原則:不講真實姓名,不講真實住址,不講上線是誰,還有不準用匯款方式、只準使用現款等等。對職業公安、工商玩這種把戲,雖增加了破案難度;可你越是遮遮蓋蓋,公安、工商不是更有興趣來偵探你?他們本來就不是吃素的,他們的職業追求,就是貓是最喜歡吃這暗藏傳銷基因死不悔改的傳銷鼠。策劃高人們,迷信傳銷的老板們,再用這種不徹底的與傳銷決裂的包裝式創新來保護傳銷,還想企圖茍延殘喘、又能延長多久呢?只會是倍增出更多的災難和坑害了自己。
6、把傳銷行為包裝成合法的商業模式。“借殼”合法身份網羅人氣并虛假承諾。然后以“洗腦”的方式,讓加入者相信這種方式是具有致富前景的合法商業活動。
“以產品為導向首先賣給欲從事營銷的下線”,
“以事業為導向騙賣給急于改變現狀者”,
“以機會為導向賣給求職求富心切者”,
“以概念為導向忽悠老百姓崇拜”,
“以服務為導向緊追不舍,謊話連說十遍就能成為真理”。
這種包裝有一套對付政府打擊傳銷行動的說辭。
充分利用新冒出來的、還沒有來得及打擊的紅紅火火的企業作為樣板宣傳,即使他正在被偵探、累積證據、等待最佳時機破案的傳銷單位先不管,只要他今天是十分火爆,——瞧!我和他是一樣的制度和模式,他那么熱鬧、我不能更熱烈?如果他的樣板完蛋了,又可以舉出下一個還沒來得及打擊的企業典型作為新的樣板,又可糊弄信息不靈通的老百姓一陣子。
再配合成功學攻心的理論,對新朋友進行密集的觀念灌輸,從而改變加入者原有的思想和態度,使其失去基本的理性而盲從于傳銷。
7、把傳銷的買單認購產品交由各地的分部去執行。分部的名稱叫什么?那就很容易包裝設計創新出太多太多啦。這種創新的奧妙就是把犯罪行為轉嫁到各地的分部去落實,化整為零的讓他們去承擔拉人頭發展下線的責任,由各地去組建傳銷網絡,依然能維護變相入門費的財富從下線流向該組織創辦者的內部重分配,繼續形成原傳銷行為的惡性循環。讓分部的店、點、館、辦去承擔多層次團隊玩獎金制度計酬的責任,各自搞定、賄賂好當地的關系;哪一個地區沒搞定關系而曝光,總部立即宣布他與總公司無關,只是個別不法經銷商所為,總部隨即處分開除他;并在暗地里叫他以老婆的姓名還維護他的利益,讓她今后吸取不善于包裝的教訓,今后把傳銷更加掩蓋隱蔽好、繼續好好的干本公司,網絡業績照舊不傷豪毛的改用老婆的名義來領取。反正傷一個腳指甲也不會傷筋動骨于總部。讓總部的非法傳銷從表面上看是從不犯規,還能把上線比例外置法人化,期盼能這樣就能心存僥幸逃離監管,而能更好的保存傳銷模式下沉至該公司的終端基層實際之中。更加隱蔽、分散、嚴密、單一、依賴、而埋藏。
8、花重金托出大后臺亮相。有WJ出面合辦的公司,有高級JL出面講話的公司,有更高層次的****支持,甚至是GJF的頭面人物介入經濟企業挺身支持;后來公安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出手嚴打及禁傳,這些傳銷企業又未能創新成功。例如廣西永乾搞得那么大,還是被定性為地地道道的傳銷行為,山東濟正的雙軌制,還是被定性為非法集資的模式手段,湖北林楓的創新是有書為證的,結果還是被異地偵破、異地關押。等你成為階下囚之后,誰也保護不了你哦!您如果還想誣告我們領導層,恐怕并非易事?被您欺騙的高官們們不會承擔多少責任的,都將作為葛優式受害者、或被蒙騙者說明白而了事,你這個始作俑者還要再不老實,多判你幾年合算嗎?您別應了“小兵張嘎”給鬼子和漢奸們的預言——別看你現在鬧得歡,到時候給你拉清單,吃不完、還是得您自個兒兜著走。
您看看東華公司汪振東上個月被判死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就在16名被告人被押下法庭的時候,旁聽席上“立即執行”、“汪振東死有余辜”、“還我們血汗錢”之類的喊叫聲響成一片。而汪振東卻扭過身,沖著旁聽席上的人們,作出一個暫停的手勢,臉上掛著笑又能如何?汪振東的這一舉動,使一些旁聽的受害人情緒更加激動。
此法不宜深究,總而言之你堅持抗法繼續玩傳銷,沒有人會為你墊背的。
9、偏重技術層面的創新,把制度設計得天衣無縫而不會做穿,其中的高招在綠色分銷網站上曾有幾十篇的報告,興趣者自己去網站查看“獎金制度”一欄,共有367篇報導。然而任何高明的傳銷制度終歸還是離不開要買單先獲得傳銷賺錢的資格,還是得要發展下線、靠后面的營銷弟兄數量達標才能回本,還是要玩金字塔制度靠大量下線群體、才能通過多層次團隊計酬而增利;其本質上,還是要直銷人把必須自己先花錢消費,當作為從事直銷事業的起點,以便玩獎金制度而計酬。這種技巧性創新的表面似乎很完美,也是能夠單從邏輯上說服大家的;但是由于他的實質目標還是要更深層次的保留維護傳銷的實質!并沒有與傳銷劃清界限,只能作為改進雙軌計算不穿底一點有了長進(還要帶來很多不利于傳銷的爆發力),并不能全線突破違法嫌疑;很可能制度上還沒做穿,工商公安把你抓進去卻把牢底給坐穿啦!所以要從根本上拋棄傳銷的違法之戰略高度去創新才是根本。
10、創意模仿合法的網絡遠程教育、金融基金運作;謊稱股票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交易,高科技產品研發與銷售,利用網絡虛擬空間發展傳銷組織從事非法活動。有的只是使用傳銷頭目發給的會員賬號和密碼通過互聯網經營、管理,而并不以真實身份出現,幾乎與現實生活完全脫離。通常,傳銷團伙成員身份還難以確定,網站管理員和頭目使用手提電腦通過無線上網方式管理、維護網站,遙控指揮。犯罪分子隨時可能關閉網站逃匿,受害者甚至連犯罪分子是誰都不知道。傳銷產品多是虛擬的,缺乏實物、財務賬冊等證據,服務器也故意設在境外,且網站會員人數眾多、遍及全國,調查取證的難度也大。還有打著網絡培訓幌子,以介紹費、免費出國旅游、贈送汽車、原始股票為誘餌,“拉人頭”交納入門費或年費、就取得了發展下線的資格,形成上下線關系,以發展的人員數量和銷售業績付給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另外還有玩弄兩本帳來對付國家,這樣的創新一旦揭穿,欺詐的本質,只會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若玩弄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座山雕戰略,不在本市、本省發展下線組織,只是禍害外市外省,只要在中國版圖內搞非法傳銷,肯定還是會罪有應得的,這只是時間上的排隊而已。
還有類似上述各種假的直銷模式創新,凡是不敢觸及維護條例實質內容的,只能是對名詞、境外定義、進行花樣式創新,都是在玩弄狡猾的概念游戲。大家都熟知一個4的開方,將有兩個絕然相反的結論——正2和負2。那么每個名詞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也將決定撰文者觀念的走向而將會有質的不同。
若只在名詞上,或無關法規焦點的一些枝節問題上玩弄創新花招,即使有成套的創新詭辯理論辯來辯去,也只會誤導聽眾自欺欺人;因為他們實際上都是在維護這種利用營銷人員內部,后付錢者給先付錢者進貢回報的“先吃后”的金字塔老方式,并利用這些創新的蠱惑觀點來攻擊兩部條例,實質是指望推翻政府的現行兩部條例的法規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