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凱中國區總裁麥予甫:一心奉獻承使命
發布: 2008-06-14 17:58:23 作者: 鳴仁 來源: 中國化妝品網

在此之后,在麥予甫的有效領導下,玫琳凱在中國的發展逐漸步入正軌。從1998年到2007年,玫琳凱(中國)不斷壯大,員工人數從最初的幾十人不斷上升到400余人,辦公樓面積則從最初的一層樓逐步發展到一層半、兩層、三層。與此同步,玫琳凱的納稅數量也在不斷增加。2006年,玫琳凱被上海市國家稅務局和上海市地方稅務局聯合評定為“納稅信用A類企業”。
2007年2月,蒸蒸日上的玫琳凱搬入了上海最頂級的寫字樓――位于南京西路的恒隆廣場二期,并一舉租下4個樓面,從此邁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一心奉獻承使命,十載風雨遍神州。”在公司10周年慶時,麥予甫曾經親筆題寫了這樣一幅對聯。
事實上,這不僅是對玫琳凱(中國)發展歷程的精確概括,同樣也是麥予甫本人在玫琳凱10年工作經歷的真實寫照。
熱心公益,默默奉獻
與玫琳凱的業務同步發展的是玫琳凱的各項公益及社會福利事業。2000年,玫琳凱(中國)首次扭虧為盈。當年開始,麥予甫即帶領玫琳凱,在“豐富女性人生”的使命下,致力于各項造福中國女性的公益及社會福利事業。7年來,玫琳凱先后與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共青團中央、中國消費者協會等組織合作,在婦女創業、助學和消費教育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公益項目,累計投入超過2600萬元。
2001年,玫琳凱與全國婦聯共同創建了以下崗女工及貧困婦女為扶助對象,以循環無息貸款方式運作的“玫琳凱婦女創業基金”。至2006年底,該項基金的總金額已累計超過400萬元,為全國10余個城市的3000余名下崗女工重新就業創造了條件。
2002年以來,玫琳凱捐資450余萬元與共青團中央合作成立“玫琳凱下崗青年美容培訓中心”,向全國20個城市的下崗職工再就業工程提供支持。
2003年,玫琳凱與上海市婦聯合作,在上海開通了兩條免費“反家暴熱線”,旨在為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2005年,玫琳凱又與全國婦聯取得合作,將熱線范圍擴展到全國。
2002年開始的“春蕾項目”是玫琳凱與全國婦聯合作的另一大重要項目。迄今為止,玫琳凱已累計捐助420余萬元,興建了10所玫琳凱春蕾小學及38個春蕾女童班,幫助眾多貧困女童重返校園。
此外,公司還在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及中華女子學院設立了“玫琳凱獎學金”,幫助中國西部成績優異但經濟困難的女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在上海的企業界,玫琳凱這個名字還與一家叫作“JA(國際青少年成就組織)”的非盈利教育組織緊密連系在一起,因為自1999年起,玫琳凱即為該組織免費提供辦公、培訓場所,而這正是在麥予甫的積極推動下實現的。
成立于1919年、總部位于美國的JA是一家通過開發并實施從小學到大學的經濟、商業課程,來培養青少年品格、創造力和領導力的非盈利性組織,其運作模式是與學校合作開展課程,與企業合作招募志愿者并獲得資金支持。目前,JA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展開教育活動。1999年,尚未開設中國辦事處的JA找到了麥予甫。
在過往的工作中,麥予甫曾不止一次發現,許多中國大學生連毛利、凈利、成本、費用這些最基本的經濟概念都搞不清楚,這讓他深切地意識到商業、經濟理念在中國學校教育中的缺失。于是,他慨然邀請JA將其中國辦事處設在玫琳凱,希望通過對JA的支持,幫助中國年輕的一代獲得與商業、經濟理念親密接觸的機會,從而在他們中間培養出“中國的比爾蓋茨”,并從長遠上改變中國的商業環境。
麥予甫不僅給了JA中國一個家,更鼓勵玫琳凱員工擔任JA志愿者,幾乎每一次大型JA活動,都可以看到玫琳凱員工粉紅色的身影。
多年來,玫琳凱(中國)因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尊敬,但鮮為人知的是,麥予甫個人對這些公益事業的熱心支持。即便在公司內部,也幾乎沒有人知道,麥予甫曾以個人名義向JA、春蕾等項目捐贈過數十萬元!
這就是一位華僑的本色!這就是一顆赤誠的中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