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泄密門”在直銷人身邊打開
發布: 2008-08-03 17:48:57 作者: 天天 來源:

三、為什么隱私會泄露?
為什么這些隱私會被泄漏?風箏百思不得其解。這對于自詡為電腦高手多年的他來說,挫折感尤為強烈。要知道,風箏一直視海洋為偶像,她的一顰一笑都是那么富有風韻,她的一言一行是那么成熟大方。海洋看中他的,是他靈活的頭腦和健碩的身體,而海洋的上網知識,則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還記得海洋第一次上QQ時發送給他的是一坨屎,而風箏回敬她的是一只蒼蠅。海洋最信任的就是自己了,而且電腦是放在她的專用辦公室里,除了風箏本人,外人沒有經過她允許不可能進來,更不用說能看到她的聊天記錄了。
怎么回事呢?風箏猜測可能有這三方面原因:
猜測一:黑客的惡作劇
雖然會使用電腦,但是海洋畢竟還只是初步使用者而已,對于電腦的防護,除了殺毒軟件,其它則是一竅不通。也許她偶爾上了一些成人網站下載一些東西被黑客給盯住,也不是沒有可能,再加上聊天的內容比較特殊,遇上對此感興趣的黑客,惡作劇地將其四處傳播,就算當事人發覺,也束手無策。
猜測二:電腦在維修中泄密
風箏回憶起數周前海洋的電腦因為要更新客戶數據庫系統,讓一位電腦技術人員上門升級,電腦升級了三四個小時才結束,期間她還因事外出了半個小時。聯系到“艷照門”事件中陳冠希因修蘋果電腦而泄露私密的情況,風箏不得不把懷疑的目光投向那位幫她升級電腦的技術人員,但是懷疑歸懷疑,證據呢?他拿不出來。
猜測三:同行對手的惡性報復
電影《無間道》里面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出來混,早晚要還的。”現在用來形容這次事件一點也不為過。據風箏了解,海洋在直銷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雖然為人處世還可以,但難免會得罪些人,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再加上有時候因為開拓市場的需要,她和悟也許會采取某些不太光彩的手段,如今取得這樣的成績,難免不被人覬覦。這次說不定是被某個對手報復,或者因為眼紅自己的業績,特意雇傭了黑客來盜取自己的聊天記錄和有關隱私,并在業內公開。要不然怎么連自己的那些聲音片段也會被泄露。噢!天哪,真可怕!
對此事件,風箏還特地咨詢他的一位律師朋友,他的律師朋友認為,首先這個事件是對于當事人隱私權的公然侵犯。如果黑客盜取他人密碼,網民在網上傳播相關鏈接、惡意傳播他人隱私,都會被認定為侵犯當事人的隱私權。如果在網上惡意傳播鏈接、以此牟利或對當事人構成嚴重影響,應承擔刑事責任。我國憲法有相關的保護公民隱私權的條例。
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這里的“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包括用宣揚他人隱私的方式,而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也當然地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憲法第四十條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私拆信件和竊聽電話,都是侵犯通信秘密的行為,憲法通過禁止這些行為,從而對公民的隱私權予以保護。
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上規定,都是憲法保護公民隱私權的精神在刑事領域的具體延伸,為保護公民隱私權提供了最強有力的刑法保障。
那位律師還表示,在這次事件中受害人有權追查肇事人,并針對自己的受害情況參考上述法律條文對肇事者進行法律追究。另外他還指出,面對日益增加的網絡侵犯隱私權,當事人維權的難度卻很大。互聯網的健康發展,一方面需要健全互聯網的相關法規,另一方面也需要網民自律和增強防范意識。
于是,風箏撥通了海洋的電話,他想讓她勇敢地站出來,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上文情節在真實案例基礎上表述,出現的人名均為化名。)
后 記
此次直銷“泄密門”事件的確“很黃很暴力”,其危害程度堪比“艷照門”。它除了侵犯了幾位主角的個人隱私之外,還殃及受害者的相關家庭、朋友、企業和組織。它所帶給行業的,絕對不止是道德上的震撼!
站在當事人的立場,這無疑是場災難,是對個人品牌的一次毀滅性打擊。據品牌專家D·奧格威的定義:品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象征。它是事物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聲譽、廣告風格的無形總和。海洋、悟與風箏通過多年的打拼都曾在自己的行業或圈子里樹立起個人的良好品牌,就如艷照門中被萬千小孩奉為偶像的Twins成員阿嬌。但在一夜之間,當事人絕對私密的隱私被公布于眾,并被廣為流傳,像被扒光了滿街游行,尊嚴掃地,身心俱受重創。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既牽涉到外部形象,也觸及內部的管理。因為在外人看來,個人的形象往往代表著企業的形象。而當一個企業或組織里的成員受到這種傷害的時候,企業在事件中的舉措,往往決定著事態的發展方向。因為企業發生危機后,既是對公關能力的一次考驗,也是對企業成員職業與道德操守的一次洗禮。這時候,企業最需要的是上下一心、達成共識、統一口徑,共渡難關。如上述那個被贈品名單“泄密門”再次困擾的外資直銷企業。應加強“治病于未病”的工作。
站在資料安全的角度來審視,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資料安全存儲策略,倘若這些資料真是使用電腦過程中泄露的,那海洋真該補補安全存儲方面的知識,對于重要資料,一定要選擇恰當的存儲工具,同時運用備份、加密、隔離三大策略,方可真正實現安全存儲!好讓自己的隱私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由于道德風險的客觀存在,一旦遺失或泄密會造成嚴重后果。人們很難確保手機、電腦在開機、聯網、維修甚至遺棄的狀態下不被竊取資料。曾有試驗證明,即便多次格式化、被錘子砸壞的硬盤,也能恢復部分數據。!
因此,直銷企業要規范經營,并要做好各種預防措施;直銷人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既要以身作則,又要言行一致,這才是維護個人品牌形象,“防患于未然”的上上之策。
鏈接:近期個人隱私泄密相關案例:
1、艷照門事件后,香港最近又爆發泄密門。自今年5月份以來,香港連續爆發1.6萬名病人資料、16萬銀行客戶資料、4.4萬市民個人資料等泄密事件。與明星艷照不同,這次被泄露的不僅有老百姓的資料,還有政府部門的資料:先是醫院陸續發現病人資料遺失,后有匯豐銀行近16萬名客戶的資料失竊;8日泄密事件再次升級,香港入境處的秘密文件竟然出現在網上,其中還包含一些警方臥底的名單。香港警方對此高度重視,并作重點查辦。
2、6月11日《南方都市報》消息:深圳全市的孕產婦信息庫發生泄露,不法分子將預產期在今年3~8月、共計4萬多條信息制成“泄密光盤”銷售,每條信息0.3元,一張光盤1.2萬元一口價銷售!此外,不法分子還每月定期“滾動更新”,以此計算,累計每年泄露的孕產婦個人信息達10萬余例。
這些泄密門事件同時也敲響公共機構保護個人信息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