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案例淺談會議營銷的利弊
發布: 2008-07-23 22:36:23 作者: 沈宗南 張京宏 來源: 新華商

會議營銷本身是從保健品行業興起的,如今又流行到IT相關行業了。會議營銷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是看怎么做,為什么IT界的X公司就做得很好?而C公司做得結果就很爛,我們能從中學到些什么?
從案例淺談會議營銷的利弊
近年會議營銷成了一個比較流行的營銷方式,特別是在IT相關產業。那么,會議營銷到底如何進行?應當把握什么標準?思維上應當如何創新?這里筆者與讀者一起,進行分析研究,以期望對相關人員能有所幫助和啟發。
行文前我們先說說概念。什么是會議營銷(meeting marketing)? 會議營銷指通過尋找特定顧客,通過親情服務和產品說明會方式銷售產品的銷售方式。會議營銷的實質是對目標顧客的鎖定和開發,對顧客全方位輸出企業形象和產品知識,以專家顧問身份對意向顧客進行關懷和隱藏式銷售。
一般地說,會議營銷屬于單層直銷,目前名稱還不統一,有稱科普(體驗)營銷的,有稱數據庫營銷的,有稱親情(服務)營銷或顧問營銷的,不一而足。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會議營銷。但不管名稱如何,會議營銷是國人自改革開放以來,結合自身實際創造的、有著巨大銷售力的銷售武器之一。
兩起相反的IT行業運用會議營銷的案例
有兩個案例,是筆者親自參加和體會的。
一個是2008年4月初,北京某IT公司(暫名X公司)在上海浦東進行的呼叫中心租賃產品發布說明會,也是會議營銷。負責這一塊的一個分管營運的副總,請我一起去體驗一下。體驗之后,效果不錯,大約在五一剛過,我們就和對方簽定了合同,支付了款項。現在來進行總結的話,X公司的會議營銷筆者感覺是成功的,為什么呢,理由如下:
第一是真誠。任何營銷,如果不真誠,存在對客戶搞一些小心眼、小動作、小聰明甚至有欺詐嫌疑的話,那就注定是難以成功的。X公司的人員直接給我們講,這個是他們產品的發布會,剛好我們需要這類產品,我們就去了。
第二是服務。到了會議現場,其服務也非常到位,客戶代表的行為也很有分寸,給人感覺這公司人員素質還好。
第三是現場體驗。現場體驗活動是讓客戶從實踐的角度去體驗和感受產品的功能。
第四是客戶自由。不強迫客戶,不進行強迫推銷。
而另一個案例則是相反,是發生在2008年五月初,也是北京一個IT相關的公司舉行的會議營銷。但這次會議營銷引起了筆者強烈的反感,感覺被騙。由于是反面的實際案例,筆者這里不點名,就叫C公司吧。
首先是從開始,就存在欺騙性的嫌疑。C公司的客戶代表打電話給筆者(筆者的手機作為數據庫被不知那個數據庫公司賣了),說舉行一個關于電子商務模式的一個行業會議,說有國際著名的計算機公司、國內某著名的高校等參加,主要是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在辦,是一個論壇。筆者想,探討商業模式和電子商務模式,以為是國家的電子商務協議舉行的普及活動,就欣然前往了。
其次是到現場之后,根本不是所謂的專家學者進行商業模式的討論。對方說他們請了個什么大學的博士,在進行慷慨激昂。筆者雖然不才,但也是給MBA寫過教材的,演講者的深度和水平,在筆者面前,那簡直就是太小兒科了。用來演講的PPT文件粗制濫造,都不懂一個MBA講師上課用的PPT字體多少號,顏色和PPT的VI設計如何統一,內容的深度和邏輯性如何組建等等,這些細節在筆者這里,實在是可笑。外行當時聽著熱鬧,事后第二天想一想,其實什么有價值的知識都沒有講,就只剩下“熱鬧,激勵,煽情”,然后要求買他們的產品。這是檔次很低的一種演講,和以前傳銷公司的講師沒有什么區別。后來晚上筆者回家上網,初步查了查,那演講者哪里是什么教授,就是該公司的員工。這難道不是拿這些被忽悠來的人當傻瓜嗎?
第三是其客戶代表對真正的參加會議的客戶形成了包圍。從進入會場,左右兩邊,凡是真正的客戶的,都被其業務代表或客戶代表所包圍,你要上個廁所,都有人“陪”你。在廁所和會場的路上,你會聽到這些客戶代表們之間的對話,甲對乙說,某客戶上廁所,乙說,上完了一定拉到會場里去!筆者當時的心情,就和劉邦參加“鴻門宴”一樣,大禮不辭小讓,大行不拘小節,沒有給他們打招呼,徑直開車離開了。
第四是搞氣氛。弄點音樂,說送點什么好處,同時左右兩邊的客戶代表立即將到場人員看作獵物一樣地展開圍剿,說接受贈品啊接受贈品啊,你說不需要謝謝,客戶代表們不聽,還加上幾個人成群地圍剿,繼續說接受贈品啊接受贈品啊……須知,這世界哪里有免費的午餐?并且這次被耍的,許多都是在商海浸淫多年的中小企業的老板。
分析和啟示
會議營銷本身是從保健品行業興起的,如今又流行到IT相關行業了。會議營銷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是看怎么做,為什么X公司就做得很好?而C公司做的結果就很爛,給人感覺是一個鄉下丫頭總宣揚自己城里有錢的親戚,但他和丫頭本身并沒什么關系。
依據筆者的觀點,會議營銷要做好,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要誠實。消費者有多少傻子和孫子?耍一次帶來的后果是什么?通過負面信息的口口相傳,帶來的是更多潛在客戶的流失,因此,建議要去掉以前傳銷公司里的那些不良的東西,誠實做人,誠實做事,這樣才能得到客戶真正的認可。
第二是要注意客戶代表人員的培訓。不要把客戶都當孫子,人家一進會場,就立即包圍,準備當天拿下,就地正法。上海是什么地方?這不是深圳,這是筆者要提醒的。
第三是注意產品介紹方式。重點說產品的特點、好處、差異化,不要欺騙客戶。賣什么喊什么,這是天經地義的。但不應該把人家騙過來。換句話說,就是把人家弄過來,要真講了些有水平的知識,對人家確實有商業模式和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啟發,那也行,偏偏不是,弄的內容都是夸夸其談,當時挺樂,事后想想,就是浪費時間。這種方式非常不好。
第四是要形成事后和長期的客戶關系管理。象X公司那樣,事后溝通,事后聯系,事后成交,并事后持續的,那才是比較合格的會議營銷。相反,用傳銷式的手法弄些低級的技術,妄想來忽悠這些中小企業主,注定會失敗。為什么呢?因為這些中小企業主經過多年的市場搏殺,已經非常理性,原來用來胡弄窮人的手法到這些人身上,必然失敗。這一點,套用神探狄仁杰的話說,是方法和對象的不配套導致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