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仁:換個角度看當前直銷
發布: 2008-08-28 16:14:07 作者: 鳴仁 來源: 中國直銷網

目前大陸的直銷用一片混亂來形容一點不過!包括各種研究機構,各個所謂的專家,都沒有一個機構或者個人能夠給廣大的關注直銷、從事直銷、熱愛直銷的人們一個明確的方向和建議。當然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給某一方面!
直銷形式雖然最早出現在中國,雖然“王記扇莊”最早使用類似于今天直銷的形式銷售扇子,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是“直銷起源于美國,由卡薩貝最早創立,由溫安洛和狄維士推廣應用,使之發揚壯大風靡世界”。目前在很多國家,都有直銷分析研究機構,都有與直銷相關的法律條文,在部分發達國家直銷已經很成熟,是一個很普通的職業而已。
在大陸出現這種過度熱捧直銷的狀態,是被別有用心的國外直銷企業推動的,其目的很明確,就是賺國人本來就不多的錢!外來直銷企業帶給國人的是高昂價格的直銷產品和歪曲了的直銷本質,讓那些渴望富裕又致富無門的投機者以為找到了真正的機會,奮不顧身的盲目進入,結果實現了別人的愿望,賠掉了自己的時間和朋友的金錢。外來直銷有一定的產品優勢和銷售模式經驗,也深知國人的心理,所以能夠在大陸發展壯大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
直銷現在的狀態,跟大陸的直銷分析研究和宣傳推廣落后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大陸,真正深入了解直銷,對直銷有深刻認識的直銷專家幾乎沒有(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不知道有這樣的專家存在),大多是學者型的,在國外了解考察過人家發達國家的直銷,學習過人家的直銷理論,就回來大談特談,誤導國人!直銷其實本質很簡單,就是特定的可反復長期消費使用的產品,通過消費和銷售結合的形式推廣,讓大眾接受,掏腰包,付出跟回報不成比例的代價來實現直銷企業的遠景目標。學者型的專家都是搞經濟或者營銷的,都是借用別人的直銷概念和經驗,忽略了兩種社會制度和我國現在的特殊經濟環境,以及國人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差異,更沒有做直銷的經歷和經驗,全憑書本和別人的講述來判斷。脫離了實際環境的研究結果究竟有多大的適應性和可行性,確實有待商榷和重新客觀評估!
另外一種直銷分析人士就是那些做直銷有所成就的直銷人。這類的人生對直銷的實際操作有很深刻的體會和切身感受,是經歷過后的總結,有一定的可借鑒性和實用性。但是這類分析人士的知識不是很全面,對直銷的了解都是自己所從事的公司和所在團隊的領導給灌輸復制的,適應面不大。因為每個直銷企業的產品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每個直銷企業的制度都有其閃光點和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有了一定的適應人群。
還有一種直銷分析人士就是媒體界的關注直銷或者是跟直銷相關的媒體的人員。這類的人士有的是從直銷界出來轉行到媒體的,有的純粹是把別人的分析和經驗感受拿來綜合,沒有自己的東西。從直銷出來的在媒體從事直銷相關的分析的還可以,最起碼可以說是理論結合實際的相對專業的分析人士;那些拿人家的的來綜合來分析的就沒有一點可借鑒性和實用性了,純粹是為了工作而分析直銷,沒有任何價值!
就拿網上的一篇《再談廣西異地的資本運作》的文章來說吧?那種所謂的連鎖銷售,每個人拿從3800到69800不等的資金來過濾再分配,居然敢說是資本運作。這種運作是沒有任何增值的產生,僅僅是把錢交給那些極少數占據主導分配權的人手里,在那些投入其中的新人一知半解的所謂公平的制度掩蓋下,冠冕堂皇把資金流進組織操作者的口袋,這能叫資本運作嗎?唬唬那些不懂市場的人還可以,跟傳銷人員把傳銷和變相傳銷說成直銷欺騙那些對直銷不了解的人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典型的偽直銷專家,說白了就是傳銷組織的喉舌罷了!
再說說那些準備選擇直銷的新人通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迷信專家!專家要是真正的懂直銷或者真正能夠給你提供一個成功的參考的話,他們首先應該是直銷界的成功人士。我們很多人都看戴爾.卡耐基和李嘉誠的成功勵志書籍,把他們創業和成功的經歷當成成功寶典,其實是一種被誤導和無知的表現。因為他們的成功是在特定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社會環境下,結合他們自己的不屈不撓,艱苦拼搏得來的,在現實社會中沒有任何可重復性!歷史過了就不會再輪回的,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以現實為基礎,加以分析和借鑒,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曾經就有一個北京的金姓朋友,想做直銷,從直銷掘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有這樣的想法是好事,說明你有理想。跟我咨詢探討了很多跟直銷相關的東西,我也給他推薦了幾家直銷公司,然后他覺得我是一家之言,又去請教楊謙教授。教授跟他談了很多,也對他進行了啟發。最后他咨詢教授我推薦的直銷公司,教授給他說那家公司是非法公司。我承認那家公司現在沒有拿到直銷許可證,在大陸也沒有落戶,但是直銷的關鍵是產品和制度,法律是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和完善的。法律在完善之前肯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那你是不是要堅持認為不合理的地方也是正確的呢?所以我忠告那些準備加入直銷行列從事的朋友,別人的建議始終是建議,你自己的發展道路你自己其實最有發言權,你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多了解分析直銷,然后還要認真分析自己,再決定你是否選擇,選擇哪家!人家能夠做成功的事情你不一定能夠成功,你擅長的東西別人也不一定會。每個人在這個社會都有一個最適合的坐標,關鍵是看你是否認清自己!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