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加強網上購物規范保護消費者利益
發布: 2008-10-10 14:50:42 作者: 尚軍 來源: 新華網布魯塞爾

10月9日(記者尚軍)歐盟委員會近日出臺立法建議,擬統一并加強歐盟范圍內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從而順應網上購物這種新興消費形式的發展。
歐盟委員會表示,出臺新立法建議,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適應網上購物越來越流行的趨勢。根據這一立法建議,消費者在歐盟任何地方購物,都有權在簽訂合同前清楚地了解商品的特征、價格和額外收費等信息,以作出合適的選擇。立法建議同時在交貨瑕疵、退貨、維修和質保等方面進一步提高了商家的責任。
例如,立法建議要求商家最長要在簽訂合同之日起30天內向消費者交貨,在消費者收到貨物前相關風險應由商家承擔,在延遲交付或不交付的情況下,消費者有權盡快獲得退款。
對于網上購物和電話購物等遠程消費方式,立法建議將歐盟范圍內的消費者“冷靜期”統一為14天,即在此期間內,消費者可以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購物決定,甚至可以反悔。
對于像ebay進行的這種網上拍賣以及消費者反映問題比較多的直銷,立法建議也加強了對消費者的保護。
此外,立法建議還更新了不公平合同條款“黑名單”以及一份“灰名單”,要求商家承擔舉證責任,證明條款是公平的,否則就作出有利于消費者的判定。
據估計,歐盟約有1.5億人曾在網上購物,但其中跨國網上購物的比例并不高,人數僅為3000萬。由于跨國網上購物尚缺乏規范且歐盟各國消費者保護規定差異較大,消費者擔心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后得不到伸張。但是,在歐盟,跨國網上購物卻是一塊巨大的市場,平均每年的銷售總額可達24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