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耶格系統、貝瑞德系統、網絡21系統?
發布: 2008-12-02 14:19:32 作者: 風肖肖 來源: 中國直銷網

什么是642系統
安利公司成立后不久,一個名叫威可多的經銷商采用與其他經銷商不同的方式經營,他認為:一個領導能力很強的人培養6個團隊,而后在復制過程中出現成功貶值,于是6個團隊領袖只能培養出4個團隊,再下一代只能培養出2個團隊,即使這樣6-4-2下來,依然可以獲得成功。這大概就是最早的模式化運作了,他把這種模式運作稱為642,這和后來在中國大陸比較有影響力的如新642系統并不是同一個概念,但他們之間有著很密切的聯系,下文將詳述他們之間的故事。
時間推移到1964年,還是一個送啤酒的卡車司機的耶格在遠方親戚魯斯·賓的引薦下,于當年11月1日成為安利的優惠顧客,開始了其直銷生涯,但是這并不就是耶格系統的開始。
戚魯斯·賓是威可多的下級,按照直銷的規矩,從1964年到1974年這十年間,耶格一直沿襲威可多的642模式來運作,成績也很顯赫,據悉當時耶格的汽車牌號有642,電話號碼中有642,連飛機尾巴上都有642的標識。后來,年紀漸老的威可多先生甚至讓其兒子跟隨耶格學習直銷運作。但是耶格也碰到了問題,他作到DD后,發現自己很難達到更高的聘位,他開始發現一個人的力量的不足,于是,摸索著開始了系統化運作。
從某種意義上說,威可多的642只能稱為一種直銷操作模式,耶格加入了一些系統化的運作理念后才算真正意義上的直銷系統,因此民間傳耶格是系統的始祖就是依此而來的。
安利公司一貫認為業績的80%應該來自于銷售,20%才來自于自用,我們從創辦人之一狄維士早期的演講稿中就明顯看出這一點,他是主張銷售和推銷的。1974年,耶格開始形成自己的一些風格并總結出自己經營的觀點,首次提出把安利慣用的兩個比例對調的概念,他認為應該是80%來自于團隊成員的自用消費,20%是產品的推銷。他說他要打造一個自用型的網絡,他認為人的本性是不喜歡推銷的,沒有人天生愛求人,人都喜歡被人求,所以推銷是違反人的本性的。所以,業內基本上把這一年作為耶格系統真正的開始之年。另外,耶格系統除了這個消費和推銷比例的分配理念特殊之外,還有兩個理念,第一就是需要注重培訓,第二是注重工具流的建立。
當時耶格并不是安利惟一的系統,但能夠順利成長并衍生出不同的系統,是得益于耶格的消費理念和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危機。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對美國經濟的打擊是毀滅性的,當時美國經濟縮水三分之一,聯邦赤字從47億美元增加到452億美元,通貨膨脹率從3.4%上升到12.2%,失業率從4.9%上升到8.5%,勞動生產率增長從6.6%下降到1.9%。直銷的低門檻以及創業理念天然適合美國人的價值觀,一時間吸納了眾多的失業人群,直銷得到突破性的發展,其鼎盛程度不亞于直銷在國內1996、1997年的發展。
隨著直銷的逐漸壯大,很多直銷企業違規操作,出現了影響極為不好的現象以及許多非法傳銷的案例,新聞媒體、政府以及聯邦貿易委員會都開始關注這個行業。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接連起訴了三家直銷公司,第一家是“假日魔術”,第二家是“捷洛瓦”,第三家叫做“可卡斯”,這三家都被認為是非法的金字塔式。金字塔式是聯邦貿易委員會判定是否是非法的一個默認標準。
安利公司是被起訴的第四家企業。從1974~1979年,聯邦貿易委員會經過將近五年的調查取證,最終判定安利公司為合法公司。安利憑借其運作規則和誠實無欺的行為贏得官司,這在美國打擊金字塔式銷售以來得第一起企業獲勝案例,從此安利在美國就成為正規直銷業的藍本。
在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期間,安利公司遭遇了經營的黑暗時代,與中國1998年一樣,所有的媒介口誅筆伐,指名道姓的批評安利,并對能否從事安利事業提出質疑。擺脫官司的安利公司發現,過去很多以推銷為主的網絡都跨掉了,而以消費贏利為基本理念的耶格系統則成了這段時間最大的受益者,成為當時最大的網絡。
1978年,耶格系統在美國北卡萊羅那州注冊成立了Internet Services Corporation(英特萊德國際企業),這是耶格系統走向企業化發展的一個標志,其后期發展的速度驚人:其年會規模由上世紀70年代初1萬人迅速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初的7.5萬人,以至于年會要分散到美國六個地點分別舉行。這一現象不僅發生在美國,世界各地耶格網絡每年都會召開兩次到十幾次1.5萬人以上直銷商參加的年度會議。
1970年的一個周末,耶格系統上的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此前供職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戈爾茲伯勒市,任市政執行官。他就是比爾·貝瑞德,貝瑞德拜訪了耶格并了解了安利這個企業,
在耶格的引導下,貝瑞德開始了直銷生涯,并與耶格緊密地合作了許多年,直到他們的網絡都過于龐大,無法再共同開展業務為止。
貝瑞德與耶格分開以后,他改良了耶格系統的一些不足之處成立了自己系統,并命名為貝瑞德系統,這是耶格系統在美國分裂出來的第一個系統,也是目前在中國乃至世界發展得比較好的一個系統。還須注意的是,貝瑞德與耶格合作期間,他是非常贊同642這種運作模式的,因此在他成立了自己的系統之后,把貝瑞德系統直接稱為642系統。盡管他也在領導自己的系統,但是他教給人們的業務發展模式仍然與耶格十分相似,比如把樹立夢想和使用工具作為重要措施;比如教人要不斷地花時間與自己的被推薦人交流等。
2001年,隨著如新啟動中國市場,王寬明創建的642系統進入了中國。王寬明先生本是安利貝瑞德系統的鉆石,后來將系統的理念帶到了如新,其運作方式和耶格、貝瑞德一脈相傳。和耶格前期在中國的策略一樣,642在中國同樣走起了兼并路線,目標直指安利高階和如新其他團隊,一時間,仿佛全國的如新市場都飄揚起了642的大旗,這樣的做法再次引起了很大的波瀾。一方面642迅猛發展,團隊內部成員對642奉若神明,另一方面團隊陣亡率也出奇高,其他團隊對642更是一片罵聲,在很多人眼中,642就是一個拉人頭和屯貨的團伙。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筆者認為也有以下的原因:
1、和耶格一樣,642的兼并損害了如新其他團隊的既得利益,當然會導致反感。
2、耶格和貝瑞德的教育講究的是先提升內在素質,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上。但如新的獎金制度顯然不給人這樣的時間,于是642們自然把精力放在了兼并其他團隊成熟領導人身上,而那些能力還有待提高的642成員則跟不上速度,被如新淘汰了。
3、既然是兼并過來的領導人,在意識形態上和慢慢培養起來的領導人自然是有區別的,理念不夠純正。所以表面上642復制得很快,但在思想深處卻已經和耶格、貝瑞德有了很大的區別,得其形,而未得其實。高速度的發展使基礎工作并不扎實。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快就從642里分裂出了協美系統的原因。
如新642在中國當時的確整合了一大批人,但是由于如新制度的壓力和基礎工作的缺陷,使得當時很多人才大量流失和分流到其他公司。除了目前國內的如新642外,又分裂出了如新的協美系統。其中原如新642的三軍團隊也是借用642系統的操作模式分離到了立新世紀,其團隊里凝聚了不少傳統行業和直銷界的精英,同時也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系統,目前自稱是立新642系統并進行著產業化、系統化的運做,其特點是強調統一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建立工具流。如新642更多人員分流都是那些不知名雙軌制公司流動,他們憑借自己優秀的口才并打著創立系統的名頭到處去整合其他公司里的一些心態不好和一些對直銷不懂的新人,也可算是忽悠派的典型代表,如果說雙軌也有系統目前這幫到處流動的直銷“精英”應該是“忽悠派系統”的創始人了(當然國外優薩娜也有成功的系統)。很多人被先機這個名詞帶入一個誤區,一些稍有能力的人都想自己創一個系統,成就一番,其實更多地在傷害人脈和破壞人脈。
所以國內目前運做的642系統,除了如新642團隊跟立新世紀642團隊能看到比爾貝瑞德的系統的影子外,本人在接觸安利那么多團隊還沒碰到安利642系統團隊,至于散落在一些雙贏公司的原642如新直銷“精英”我覺得還需要補充和提升自己的素質,真正去弄懂直銷這個行業,而不是一味地在那些新開盤的公司里去游蕩。系統是一種成功的模式,不是拿去騙人的工具。存對心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