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直銷常見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發布: 2009-01-16 23:38:05 作者: 時臺明 來源: 臺北《直銷人》

問題3:直銷做不久,沒有根
對于習慣傳統事業思考模式的對象而言,總覺得「無店鋪」與沒有固定聘雇員工的經營模式比較缺乏安全感,在想法無法跟隨趨勢改變的模式下,總認為經營直銷事業沒有根、做不久。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其實根源于幾個想法:
1.以傳統事業經營的思考模式來判斷直銷事業:就像網絡行銷剛開始出現時,許多人對于虛擬通路的經營模式既不了解,也無法接受。同樣的道理,習慣店鋪經營或是受雇于某家企業的工作型態,在觀念改變前,當然容易覺得直銷缺乏安全感,總覺得做不久,隨時可以放棄的感覺。
2.接觸到比較多的負面例子(公司、個人):有些人覺得直銷做不久其實是因為周遭有許多負面的例子,譬如,他們的某個朋友或親戚曾經做過直銷,而最近已經放棄了等等,當然,會有這樣的狀況產生,也源自下面的原因。
3.經營直銷事業相對傳統投資較低,比較容易因為挫折而放棄:直銷因為經營門坎低的特性,所以許多經營者就算中途放棄也沒有太大損失,但也因為這個因素,造成很多人缺少破釜沈舟的決心,這也正是許多人經營直銷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所以讓人有做直銷很容易陣亡的感覺。
回答與處理
在溝通這個問題時,我們客觀地從不同的角度來跟對方探索:
1.任何事業,無論是傳統或是直銷都有人可以經營得很久,也都有經營一段時間就放棄的例子,直銷相較傳統并沒有比較「做不久」的問題。這時,我們也可詢問對方周遭有沒有朋友曾經用傳統方式創業,無論是開咖啡廳或是做其它生意,有沒有中途改行的經驗,相信不少吧!此外,就一個上班族來說,換工作的頻率當然就更高了,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為什么不會覺得傳統事業沒有根、做不久呢?
2.過往人們覺得直銷做不久是因為直銷產業的發展時間尚不久,所以總覺得很多公司都很新,很少像傳統事業有超過百年以上的公司,但現今直銷已經超過五十年的歷史,臺灣也超過二十年,許多知名公司都依然屹立不搖,相對許多領導者也都經營同一家公司超過十年、二十年,他們不僅做得很久,還做得很好,所以,「直銷沒有根、做不久」這個問題和疑慮應當已經不存在。
3.當然,就客觀的角度來說,直銷因為相對傳統投資較低,許多人剛開始以兼職的方式經營,而非像傳統事業或店面因為投資較大,所以多為全心投入,因此常會造成直銷事業經營一段時間就放棄的印象。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傳統事業是不是有很多人其實經營得很困難,但因為投資太大,頭已經洗下去了,做不好也得硬撐,到最后卻傷得太重,甚至一輩子翻不了身,相較起來,直銷的經營模式是不是比較人性化,而且風險也低得多。
4.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的觀念也應當隨之調整。現今事業經營講究的是靈活多變與彈性,許多企業都不斷采用新通路經營,像是網絡行銷、電視購物的虛擬通路,如果再用過往的觀念,一定要有個店面或固定辦公的地方,不僅成本高、風險大,往往很難在現今的環境中生存或是競爭。
問題4:直銷都是上線賺下線的錢
很多經營直銷事業的伙伴常有個錯誤的觀念,沒有看到上線對下線的付出,都只從自己的角度來看,認為上線都是靠下線賺錢。因此,不但剛開始進來時因為這個錯誤觀念而有所影響,進來后如果還抱持這個錯誤觀念,則會認為上線對自己的付出是理所當然,而造成許多經營上的問題。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可能形成的原因有幾個:
1.只看到別人賺的錢,沒有看到自己的收入:例如產生的業績自己領30﹪總覺得不夠,卻只看到上線領的5﹪輔導獎金。而這個道理其實就像連鎖加盟的總店因為提供know-how和協助,所以當分店產生業績時總店也有相當的利潤。
2.沒有計算經營事業的「間接成本」與「機會成本」:也就是只看到上線領的獎金,卻沒有看到上線對我們的付出;不懂得公司發放一定獎金給上線,上線會更愿意花時間和精神幫助我們,相對我們可以節省時間創造更大的業績。
回答與處理
1.以「連鎖加盟」和「業務主管」來舉例:在現今講究「互助合作」和「團隊運作」的時代中,運用「連鎖加盟」的方式創業已經成為趨勢,連鎖加盟總部花時間和精神創造快速成功的「運作模式」,并且以自身的經驗和資源協助分店經營,然后從分店的營業額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利潤」,讓分店和總店都能各司其職,進而創造雙贏的結果。
甚至,傳統事業的業務主管也是如此,以自己豐富的經驗幫助新人創造業績,當新人業績表現出色時公司給予「獎金」,透過這種獎勵合作的方式創造更大績效。其實,直銷的道理也是相同,上線協助下線創造業績而領取獎金,就像「總店」或「業務主管」獲得一定獎金和利潤,本來就是合理的狀況,何來「上線靠下線賺錢」之說?
2.我們對于下線所領的獎金通常分為兩種:「差額獎金」和「組織獎金」。就差額獎金來說,下線目前是B聘階,領的就是相對的﹪數,而我們在A聘階,和他們的差額是公司撥放出來的輔導獎金,就算沒有我們這個上線,下線在B聘階依然領B聘階而非A聘階的﹪數,所以沒有所謂「上線賺下線錢」的問題;組織獎金更別說了,那是直銷獎金制度中的部分獎金,和下線的獎金﹪數沒有直接關連,對付出努力把組織做大的領導者而言,花費時間和精神追求組織獎金是合理的報酬,而且透過這種獎勵幫助伙伴創造更多業績和賺更多的錢。
3.再從投資報酬率來說,如果上線目前聘階的獎金是30﹪,而下線是25﹪,輔導下線得到的報酬是5﹪,有時,上線輔導下線做case的時間和自己做case所花時間相同,做自己的case獎金是30﹪,花同樣時間幫下線做case卻領5﹪,試想,哪一種對自己比較有利。所以,上線協助下線是一種責任、一種付出,怎么能說是賺下線的錢呢?
4.照這個邏輯來看,一個公司總經理領二十萬而一般員工領三萬,總經理多出來的十七萬是為什么呢?因為要領導整個公司協助伙伴創造佳績,難道是總經理賺員工的錢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