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應該少吃這6種水果
發布: 2009-04-17 15:51:37 作者: 楊明英 來源: 健康863

NO.1——菠蘿
春季正是吃菠蘿的季節。菠蘿酸甜可口,營養價值也非常高,但吃菠蘿一定要適可而止。據健康863網的保健專家介紹,菠蘿含有生物甙和菠蘿蛋白酶,對舌頭、口腔表皮等人體部位有特殊的刺激作用,多吃可能引發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唇發麻、皮膚發癢等過敏現象。同時,菠蘿性寒,吃多了容易傷胃腸,尤其是胃腸不好的人,多吃易引起腹瀉。
健康TIPS:個人吃菠蘿,每天最好不要超過半個;食鹽能控制住菠蘿蛋白酶的活動,為預防過敏反應,菠蘿切好后一定要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以上,待菠蘿蛋白酶被破壞后再吃。
NO.2——芒果
春季本來就是高致敏期,而芒果本身帶濕毒,并含有單(或二)羥基苯,極易引起過敏,沒有完全成熟的芒果還含有醛酸,對皮膚黏膜有較大刺激作用。個人大量進食或接觸芒果的樹葉、果皮等都可能引發過敏性皮炎,導致皮膚出現濕疹樣變化。專家特別提醒,初次接觸芒果的人,皮疹可能在六天后才會出現,反復接觸的人,則可能數小時后就會出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芒果是少數富含蛋白質的水果,多食易飽。
健康TIPS:個人每天吃芒果最多不要超過200克,且飽飯后不可食用;吃芒果時最好多削去一些表層的果肉,并將其切成小塊再放入口中,減小致敏的可能性;過敏體質者、本身有濕疹、瘡瘍等皮膚病者或虛寒咳嗽、體質帶濕者不吃為宜。
NO.3——荔枝
春季人體內熱較重,荔枝味甘性溫,吃多了會引發或加重上火癥狀,甚至引發急性中毒。同時,由于荔枝含豐富果糖,食后會使人體血液中的果糖含量顯著升高,多吃可能導致突發性低血糖癥,輕者出現頭暈、口渴、惡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現象,重者可發生昏迷、抽搐、呼吸不規則、心律不齊等病況。
健康TIPS:個人每天吃荔枝最好不超過200克,有上火癥狀的人適量酌減;吃荔枝的同時,多喝鹽水,可預防上火;糖尿病人和因陰虛所致的咽喉干痛、牙齦腫痛、鼻出血者最好不吃。
NO.4——柿子
柿子皮薄色鮮,味道甜美,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營養物質,大人孩子都愛吃。但柿子所含的糖分較一般水果高一、兩倍,吃后易使血糖升高,而且其本身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不容易消化和吸收,因此不宜多吃。此外,空腹大量進食柿子還容易讓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如果不能及時排除,會造成消化道梗阻,引起胃脹痛、嘔吐及消化不良,甚至可能誘發胃穿孔、胃出血等危險并發癥。
健康TIPS:個人在非空腹的情況下,每天吃柿子以不超過200克為宜;特別要注意空腹不能吃柿子;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等胃腸疾病或兒童、老人等胃腸功能低下者和糖尿病人更應少吃或不吃。
NO.5——桂圓
桂圓亦稱龍眼,有補血補氣功用,且具有一定養顏之效,因此特別受女性歡迎。但桂圓性溫味甘,屬于大熱之物,過量食用容易“引火上身”, 尤其是在干燥的春季,多吃極易引發身體燥熱、皮膚瘙癢、肺熱咳嗽,甚至關節腫痛等不適癥狀。
健康TIPS:個人每天吃桂圓不宜超過10顆。陰虛內熱者、患皮膚病者、有痰火者、胃脹(肝火盛)者、孕婦和痛風患者切記不宜多吃。
NO.6——甘蔗
甘蔗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因此不少人以為在春季可以大量食用,但其實不然。甘蔗中含有大量的蔗糖,進入胃腸道經消化酶分解后,可使體內的血糖濃度增高,吃得越多濃度越高。當血糖濃度超過正常限度后,可促進皮膚上的葡萄球菌生長繁殖,引發皮膚上起小癤腫或癰腫。此外,甘蔗性寒,過多攝入,可致人脾胃不適。
健康TIPS:個人每天吃甘蔗最好不要超過250克,脾胃虛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另外,甘蔗如生蟲變壞或被真菌污染有酒糟味時不要食用,以防引起嘔吐、昏迷等中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