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使用誤區面面觀
發布: 2009-06-01 18:10:56 作者: CS 來源: 圖e網

在肌膚狀態特別不好的時候,在迎接重要約會之前,很多人都養成了敷面膜的習慣,因為面膜作為肌膚的封閉式密集護理方案,能讓肌膚在封閉的狀態下吸收養分,從而達到很好的護膚效果。美容專家卻指出,對于這一已經成為主流的護膚產品,很多人仍然在敷面膜的時間、步驟等顯而易見的環節存在誤區。
誤區一:不講究面膜與化妝水的使用順序
愚人之處:不少人很少去考慮面膜與化妝水究竟先用哪個,因為在他們眼中,兩者是獨立存在的護膚步驟,先后順序對于護膚效果沒有太大的關系。
專家分析:歐瑞蓮(中國)產品經理劉敬梅告訴記者,事實上,不同作用的面膜應與化妝水巧妙搭配,這樣才能發揮出兩者的最大功效。
正確做法:劉敬梅指出,特干性皮膚或氣候干燥時,可以先拍柔膚水再敷面膜;清潔面膜用后需要清洗,應敷在爽膚水、柔膚水之前;滋潤面膜則應用在爽膚水、柔膚水之后。另外,不同材質的面膜也需講究,棉布型面膜應用在爽膚之后、潤膚之前,用后通常無須清洗,但有的面膜里美容液含量較高,浮在皮膚表面不能完全吸收,因此感覺不清爽時,可以用化妝棉按壓、擦拭一下。
另外,她還特別提出,敷面前先輕柔地去角質,只重視涂抹保養品以及敷面膜,卻忽視為肌膚去角質、深層清潔的重要,造成角質堆積,肌膚新陳代謝減緩或停滯,阻礙后續保養品的吸收和滲透,肌膚看起來粗糙、暗沉。角質層是肌膚的天然防御屏障,厚度僅為一張紙的1/10。當受到肌膚老化、壓力和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老舊角質堆積在肌膚表面,肌膚可能變得代謝不佳,吸收能力和鎖水能力變差。
誤區二: 天天使用面膜
愚人之處:隨著面膜護膚作用的日益提倡,很多人都喜歡高頻率地使用面膜,尤其是在女明星們的以身說法后,“天天使用不同功效的面膜,給肌膚一個全面的護理”就成為不少人的護膚習慣。
專家分析:美容專家谷遙說,要根據不同情況來分析,一般來說,除部分強調需要連續使用幾天的面膜外(通常是加強護理型面膜),大部分面膜(尤其是深層護理面膜和剝離式面膜)是不能夠天天連續使用的。因為連續使用深層護理面膜會令尚未成熟的角質失去抵御外來侵害的能力;而經常使用剝離式面膜會對皮膚產生刺激,令皮膚松弛,毛孔粗大,使用過頻會損傷新長出的角質,造成皮膚過敏。所以建議每周使用一次,特殊情況下可用二次,否則容易造成皮膚的提前衰老。
美容顧問AMY也指出,若要將面膜嚴格在保養品中做歸類的話,它是屬于一種非每日性使用的產品。它應該是日常的保養程序中的一道救急特殊護理,例如因熬夜產生的缺水問題、不好上妝,出門前可能就需要敷片面膜讓肌膚在短時間內吸飽水分。一味的依賴面膜,過度頻繁使用并不會讓你的膚質真的變好,反而是一種負擔。另外,如果肌膚角質堆積過厚,而未進行去角質護理,只著重天天敷保濕面膜,這就好像在未脫落的角質間涂上一層物質讓它暫時平滑,日積月累的結果是,角質會肥厚到無法透光,肌膚當然看起來不但沒亮度而且干燥不平滑。
誤區三:敷膜時間越長越好
愚人之處:由于有些面膜的價值不菲,不少人都用充分利用,并認為面膜敷的時間越長肌膚吸收就越充分。
專家分析:維健美美容導師JOAN告訴記者,每種面膜都有自己的使用時間,并不是敷用時間越長就越好。敷用時間過長,會使織布上的營養素和精華液蒸發、散失,反過來會吸走肌膚上的水分。而骨膠原面膜的敷膜時間則需要較長,一般在四十分鐘以上,一是因為骨膠原面膜比較昂貴,要讓其充分吸收;二是骨膠原面膜的使用必須要完全封閉的情況下讓肌膚充分吸收,而時間則是讓它充分吸收的一個條件。
正確做法:在敷用前一定要了解它的具體使用方法,如無說明,就不要敷過夜。“使用時間越長效果越好”最嚴重的誤區。除了遵照說明書,你可以根據不同的面膜做一個大概的估算:
1. 水分含量適中的,大約15分種就卸掉,以免面膜干后反從肌膚中吸收水分。
2. 水分含量高的,可以多用一會,但最多30分鐘就要卸掉。
3. 深層清潔、去死皮的面膜對干性、敏感性皮膚來說更需要縮短敷用時間。
另外,但若沒有表面的鎖水和滋養,從面膜中得到的很容易就會流失掉,因此敷完面膜后一定要照常涂抹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