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壟斷企業該歸誰管?
發布: 2009-06-04 19:27:07 作者: 楊謙 來源: 楊謙博客

這幾天,成品油又漲價了,因為國際油價大漲,國有的石化企業不能承受了;最近一些地方的水價也要漲了,很多網友質疑漲價后的收入是怎么分配的;前不久,幾乎已經資不抵債的東航公司獲得了國資委的注資和現金支持,總數接近100億人民幣。以上的這些情況都發生在壟斷行業和壟斷企業身上。今天,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在一個發布會上說,中國的壟斷行業改革進展緩慢,行政機構改革成效不大。
其實,這是一個在學術界上上下下都具有共識的話題。對壟斷企業的偏愛,其實是對國有企業的溺愛。國有企業的成本核算到底應該誰說了算。例如,水資源的珍貴我們都知道,但是水務企業作為國有壟斷企業,成本不公開,我們只能聽某些官員一面之詞,而且還常常拿國際標準說事;再比如像東航這樣的公司,虧到那樣一個程度,政府還要注資,如果他是一個服務優秀的企業倒也罷了,東航公司的服務是人所共知的差勁,我是拒絕不坐東航的飛機。網上前不久還有東航內部職工爆料,曬出東航不同制度員工的工資,結果是干活的人因為是合同制的,比不干活的那些國有職工工資少的多。這樣的公司為什么非要救。再比如,石化、電力等壟斷企業老是說政策虧損,要求國家一再注資或補貼,成本究竟誰說了算?他們的工資普遍比別人高得多,有研究表明他們的收入水平要比其他行業高出5-10倍,如果是經營收益也就罷了,一再要國家的補貼卻依然維持如此高的收入,豈不是太過分了。
這個問題遲遲不能從根本是解決,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沒有一個國有資產的管理機制。按照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要求,國有資產是全中國人民的資產,政府只是代表全國人民去管理資產。但是,現在國資委想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全國人民就只有聽喝的份,這是不符合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的。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改變國有資產的管理機制,把國資委置于全國人大之下,由全國人大來代表全國人民行駛資產的處置權。對國有企業的成本核算,也應該由全國人大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來完成,或者將審計署也置于全國人大之下,監督國有資產的經營和效益。
這樣做,既沒有像西方那樣實行所謂的三權分立,也完全符合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真正符合人民當家做主的要求,還可以在機制上遏制腐敗,并且提高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質量。對于類似東航補貼、石油、電力行業的政策以及公用事業的經營,都可以從上到下實行各級人大的實質性監督,使人民代表大會成為人民資產的管理機構。從目前情況看,我們已經具備了這樣改革的條件。國有資產數量十分充足,人大制度也已經深入人心,人大監督管理機制逐步成熟。我認為,這才應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典型的一個特征。如果國有資產的管理不能符合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那背離社會主義的事情肯定是難以窮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