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百年基業,何妨問佛三年”
發布: 2009-07-22 17:44:00 作者: 鳴仁 來源: 《南方周末》

2007 年11 月13 日,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播出了一個故事專題片,題目叫做《讓青春重新飛揚》,講的是青海玉樹的藏族姑娘扎西措毛的人生經歷。
年幼時就失去了父母的扎西措毛由叔叔馬世漢撫養長大,在大學二年級時不幸因持續高燒患了癔性癱瘓。叔叔為了給她治病,變賣了家里的房子、汽車和牛羊,舉債十幾萬元,卻依然沒有起色。在人生最絕望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叔叔推著她走進了當地一家叫做“中脈健康體驗館”的理療館。在聽說了扎西措毛的家庭困境之后,理療館姓萬的經理決定不收分文讓她每天來接受治療。扎西措毛經過3個月理療,手腳能動彈,6個月后已能拄拐走動。
這一段故事聽起來仿佛是大眾文藝雜志中虛構的催淚傳奇,但對于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尤山來講卻是千真萬確的人生體驗。2006年9月,當青海當地分公司向他匯報此事之后,他便以企業的名義贈送了一臺價值萬元的理療床給扎西措毛,讓她可以在家里治療。后來他又親自去西寧看望這位免費的“VIP 客戶”。“最觸動我的是她的叔叔:不是自己的女兒,但是能夠傾家蕩產甚至舉債為她看病。”王尤山說。而故事的最新進展是:扎西措毛和她的一位堂弟已經成為中脈的員工,在南京工作。
報恩情結
這種推己及人、兼濟天下的善舉對于王尤山和他一手創立的中脈公司來說,并非心血來潮,而是淵源深遠。
王尤山1976 年在國營紡織廠工作,1990 年代任職江蘇省紡工廳技術處長、省紡織集團實業開發分公司總經理、江蘇天寶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9年末,國企改制,他冒著極大的風險下海,背負著1688萬元的債務和500名下崗職工的沉重包袱,變身為民營股份制企業———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掌門人。
巨債在肩的老板不好當。王尤山在創業的第一年曾經一度山窮水盡,最后是中脈注冊所在地的“父母官”協調當地擔保公司為中脈贏得了500萬元“救命”的貸款,償清了債務。而后,企業通過中脈煙克、中脈遠紅外內衣等早期產品的成功才逐漸成長起來。
公司經此一劫,王尤山辦企業的價值觀基本成型:“國家是根,人民是本,一朝哺乳,終身報恩。做企業不是賺點錢花花就算了,得對員工負責、對國家和社會負責。負責就是要學會取舍——取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哲學。沒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沒有通悟的人舍不得。中脈的伙伴文化就是做人在先,天下為朋,精進為取,舍己為他——與社會與消費者與員工與同業人共創共享。”及至今日,當有記者問到王尤山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看法時,他很少會談及扎西措毛之類的故事,或者這幾年來累計3600 多萬元的慈善捐款。他首先要談的總是納稅、就業這種看似屬于“初級階段”的主題。
“比如說納稅吧,說實在的,中脈的銷售收入不算高,在全國私營企業當中排名的話進不了100強,但是我們的納稅排名可要高多了。”王尤山說。在公司發展高峰期,中脈科技連續三年被國家稅務總局認定為“全國私營企業納稅第9名、第10名、第11名”。
至于就業,公司2002 年的一個舉動頗具代表性。這年10 月7日,江浦縣116位殘障人士成為了中脈的正式員工,而中脈也因此成為整個南京最大的福利工廠。不但如此,中脈還為每個人出資三千多元,把他們送到有關學校、企業進行培訓。這些殘疾青年學成之后在這里從事縫紉、檢驗、包裝等工作,開始全新的生活。“企業的發展肯定會有高潮低谷,但是他們的利益是有保障的,從進廠至
今他們一直都在中脈。”公司負責企業文化的韋慈竹先生這樣說。
要做人間藥師佛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比納稅和提供就業更基礎的社會責任是:從事一個真正造福于民的產業,并且能夠通過有價值的服務贏得市場。在這個問題上,王尤山的態度也是一以貫之的。當初企業之所以用“中脈”這個名字,據說“中脈”是藏傳醫學中貫穿人體中樞神經的一條脈絡。打通中脈之后,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據說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中脈”這個名字也就寄寓著王尤山對健康產業的執著追求。在中脈科技總部大廳,供奉著一座掌管人間祛病去災、延年益壽的藥師佛。王尤山說,這既是企業發展的守護神,也是他個人的追求,要成為像“藥師佛”一樣的健康使者,將從中獲得更多獨特的“因良善而得的快樂”。自創業以來,中脈產品全面囊括了吃、穿、住、行、用,每個推出的產品都是國內一流。早在2000年,中脈科技通過研發,找到了一種深海植物,從中提煉出含遠紅素的礦物質,碾成粉末,涂在紡織品上,制成內衣和被褥,這種棉織品與人體接觸,反射遠紅外線,可以改善人體微循環,起到保健作用。為了檢驗其效果,王尤山首先讓家人試穿,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妻子賁翠芳困擾多年的肩周炎居然因穿了一個月的遠紅外內衣后,竟神奇康復。這就成就了王尤山的第一件“作品”——中脈遠紅外內衣。
此后公司陸續開發許多新品,如中脈睡眠系統、中脈蜂靈、中脈遠紅負電位治療儀、華脈牌活性水生成器等。遠紅牌通絡儀、磁療儀等等同樣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同時也帶來了企業的迅猛成長。到目前中脈已經在全國20 多個省份擁有近300 多個地市級經銷商、1200 多個經銷網點(辦事處)、3600 家專賣店、500 萬個客戶數據庫的大型高科技健康企業。
中脈早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開先河的“服務營銷”的銷售模式。因為保健品行業的核心客戶群是中老年人,在中國老年家庭“空巢化”的大背景下,中脈組織的健康家園活動可以給客戶提供難得的健康知識、社交氛圍和親切感受。但是無可否認,這種“中國特色”的營銷模式也存在一些與生俱來的隱患和弊端,因為它使得企業本質上變成一個服務型企業,營銷過程中需要廣泛的人際溝通。而具體銷售人員對產品功用、企業政策的把握尺度與個人的素養和觀念有著莫大的關系。“中脈之前也遇到過消費者的投訴。”韋慈竹并不諱言,“所以我們把企業誠信放在格外重要的位置上。”
在中脈,有一個人人皆知的《十大禁令》,開頭兩條便是:“禁止夸大宣傳;禁止虛假炒作”。王尤山對公司設計制作的產品包裝、說明書、企劃文案、畫冊等宣傳物品實行嚴格的送審、批準制度。公司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回訪每一個用戶,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了解顧客在買產品時有沒有遭遇虛假宣傳。
等上三年又何妨
雖然中脈式的服務營銷與傳統意義上的直銷有著某種淵源和外在的相似之處,但是中脈在過去10年的發展中從來謹守自己的“邊界”。在這種“保守”態度甚至在2006 年8 月中脈獲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之后都仍然在堅持。拿著這張牌照,中脈本來可以同時在108 個服務網點開展直銷業務,并可以銷售中脈牌蜂靈膠囊、中脈牌蜂王漿凍干片、中脈牌紅景天膠囊等3種保健品、35 款化妝品和9 種保健器材。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整整三年時間里,率先獲得這塊炙手可熱的直銷牌照的中脈并沒有真正全面展開直銷的實踐。
“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受世人尊敬的高科技健康企業,當時的中國直銷市場過于混亂,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沒有順利轉換角色,中間還有很多準備工作需要做細。”王尤山這樣解釋:“三年以來,我們一直和不同經理人和媒體學習,如何做到守法經營。這不僅僅是一個概念。中脈啟動直銷,也是擔當時艱——吸納就業,擴大內需;這無疑是處在金融危機當口為國家和百姓解困的雙鑰。”直到2009 年6月,中脈才和直銷行業內一個知名的運營團隊達成協議,正式啟動這張直銷牌照。中脈國際市場資深顧問周希儉說:“我們要在中脈伙伴文化‘共創與共享’的核心價值觀指導下,打造一個‘讓世界尊敬的直銷企業’。”中脈國際中國區總裁張琦表示:我們一定要堅持中脈“守法、誠信、關愛、品質”的經營理念,為廣大消費者創造優質的健康生活,為廣大創業者提供優渥的事業機會。6 月28 日,王尤山在中脈全面啟動直銷大會上,與省市到會的領導共同啟動按鈕,《歌唱祖國》的歌聲響徹全場。
在會上,王尤山向執法主管部門、消費者宣示:中脈要做常青基業,就是要做不忘根本的利國利民的百年大樹——誠信為本,她是孕育中脈品牌連續4年榮獲世界500品牌基因之種之根;和合為木,她是締造中脈直銷與社會共創共享之莖之花;創新未來,她是贏得中脈服務人類的效益之愿之果。
年過花甲的王尤山據說最近正在某著名商學院讀EMBA,本來就緊湊的日程顯得越發忙碌。面對面的采訪很快就結束了。在一連串的“抱歉”聲中,衣著樸素、永遠和藹微笑著的王尤山匆匆走出他在南京市江寧區一片幽靜小區里的辦公室,去赴下一個約會。望著他漸去的背影,悠忽間目光再落在中脈總部大堂中的藥師佛上,感慨由發——吾身聽物化,化及事則休。當其未化時,焉能棄所謀。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奈
谎言
枪稿
不解
搞笑
无聊
标题党
顶一下0
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