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賺錢的同時也要讓快樂成為一種生產力
發布: 2009-08-18 10:33:13 作者: 鳴仁 來源: 數字商業時代

一家公司的成長與一個人、一個市場的成長密不可分,但是讓三者齊頭并進并非易事。
年僅25歲的如新手握密鑰:相信善的力量、崇尚快樂工作。
當全球無數企業在經濟危機中苦苦掙扎時,年僅25歲的如新公司用一份優異的成績單為自己的“成人禮”劃上了濃重的一筆亮色。
7月29日,在如新(NYSE:NUS)公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財報中,其銷售收入再度刷新單季最高業績,達到3.23億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3.22億美元。每股收益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提高了9個百分點。
“從一個滿懷希望的想法開始,如新逐漸成長為一家10多億美元的公司,但最讓人驚訝的是,我們幫助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人成就了他們的夢想。”日前,如新公司創始人及主席羅百禮如此感嘆道,“我們的成功并非僅僅來自我們自己,而是來自通過努力工作、積極向‘善’改變生活的愿望,這樣的愿望遍布世界每個角落。”
作為一家生產并銷售個人護理品和營養保健品的公司,如新的成功之旅標志著獨特的商業模式,它的成功在人才、產品、文化和事業機會等方面得以體現。
伙伴式互助無微不至 善的力量讓公司成為大家庭
如新(中國)常務副總裁暨總經理鄭重對如新倡導的“善的力量”就深有體會。“剛加入如新時,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單純、沒有辦公室政治的公司。”鄭重對記者回憶起他在如新的一段經歷。
2006年,鄭重從如新臺灣分公司市場部調任如新東南亞的銷售主管,他面臨的不僅是更重要的責任和更多的工作任務,更要面對舉家從臺灣搬到新加坡的難題。生活上的不適、孩子的教育……
“幸而當時新加坡的伙伴們給了我很大幫助,報稅單、信用卡申請單,能填的部分他們都幫我填好了,他們給我的幫助細致入微,而這些都是他們主動義務提供的。”鄭重說,正是這種“伙伴”式的幫助讓他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也正是這種“伙伴”之間的“善的力量”讓如新的員工在工作壓力之下樂此不彼。
在如新,這種伙伴式互助亦將負責服務與支持的行政員工與奮戰在一線的銷售員工緊密聯系到一起。公司就是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和平臺,全面支持銷售員工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行政員工和銷售員工是伙伴關系,彼此勉勵,共同進步。
在這種企業文化影響下,在銷售團隊之間,如新亦通過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讓銷售人員通過充分溝通,學會“以彼之長,補己之短”。
“如新的銷售團隊之間是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而不是把對方當作彼此競爭的假想敵。我們的市場還很大,并不是已經飽和的。大家與其在內部競爭還不如團結起來,與尚未開發的市場潛力競爭。這樣公司才能越做越大。”鄭重說道。
如新公司1984年誕生于美國猶他州,從1992年開始,如新對極具潛力的中國市場進行長達10年的調研。直至2003年1月才在上海正式成立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2006年8月1日,如新獲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成為在華獲得直銷許可的第一批公司之一。迄今為止,如新在華的投資已超過10億元人民幣,擁有了兩個科研中心和五個生產基地。
從2008年起,如新在中國陸續投入5000萬元用于推廣體驗營銷。在上海、廣州、北京、西安開了四家生活體驗館。“打破了傳統直銷的單向、口傳式銷售,透過生活體驗館這一實體銷售平臺,讓消費者直接與如新面對面接觸,加大了消費者的購買幾率。今年是全面推廣體驗營銷的重要一年。”鄭重表示。
2009年第二季度,如新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同比上升了6%,這樣的成績讓鄭重和他的團隊頗感興奮。
一邊游玩一邊進步 工作成為快樂的代名詞
“我希望如新是我這輩子最后一份工作。”47歲的鄭重對記者這樣說道。或許正是因為如新的企業文化與從善的理念,讓鄭重和如新其他的許多員工一樣,將快樂工作奉為一種信仰。而身處直銷行業的如新公司,深諳制造快樂之道——慷慨而完善的激勵制度必不可少。
在如新,對員工的激勵方式可分為若干層級。每年一次的“寰宇領袖之旅”如同皇冠上的鉆石,針對的是全球的銷售精英。
如新組織的2009年“寰宇領袖之旅”,是包下了一艘六星級郵輪,進行為期6天的波羅的海之旅。
“你知道么,那幾天我最開心的就是每天打開房門的那一刻,因為每天我都可以在床上發現公司給我準備的禮物,每天不同的禮物!而且很貼心細致!”一位剛剛從“寰宇領袖之旅”回來的員工激動地對記者說道。“有一天我被嚇著了,因為禮物盒子很像007影片里經常出現的銀色密碼箱,打開之后發現,是如新尚未上市的全新ageLOC抗衰老試用裝,并且還有一個帶有公司Logo的鑲鉆手機鏈。”
鄭重告訴記者,2009年“寰宇領袖之旅”剛結束,2010年的行程就已經確定好了,信息已經在內部網站上發布——這成為了鼓舞士氣的一大法寶。
“登峰海外游”是如新激勵銷售員工的另一個做法。活動過程中80%時間用來娛樂,20%的時間是交流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中,不但鼓舞了員工的士氣,又加快了團隊融合的過程。
對于需要“充電”的銷售人員,則會根據員工表現決定能否進入“如新學院”。與“登峰海外游”不同的是,這個學院以學為主,以玩為輔。學院會請來自全世界頂尖的銷售精英現身說法,與這些有潛力的學員交流,幫助他們進一步成長。正因為這樣,曾經有人將“如新學院”稱為直銷行業的MBA課程。
一家公司的成長與一個人的成長、一個市場的成長密不可分,但是如何取得三者的齊頭并進并非易事。年僅25歲的如新手握密鑰:相信善的力量、崇尚快樂工作。
羅百禮在談及如新未來的成長時說道,“在過去的25年間,如新成長為一家縱橫50個市場的跨國企業,但我們只不過剛剛掠過了我們的潛力表面。我們的人才、產品、文化和事業機會所帶來的優異在全世界得以展現。等待我們的是不可限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