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煙”殺人 為何敢怒不敢言
發布: 2009-10-11 16:53:52 作者: 鳴仁 來源: 39健康網

被迫吸二手煙?最終敢怒不敢言
盡管如此多人討厭,聲稱很介意,但是當真正面對公共場所“二手煙”的時候,有60.4%的人選擇悄悄走開;22.5%的人會默默忍受;還有13.9%的人會偶爾制止吸煙者;只有3.2%的人會主動制止吸煙者。
在國外,有人想在公共場所吸煙,需要征求一下旁邊人的意見,如果遭到反對,就不好意思再吸煙了。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煙民的表現與之相比相差很遠,他們不論在飯桌上、辦公室里還是在電梯間里,想抽就抽,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而當遇到這種情況時,雖然明知道吸食二手煙的危害遠高于一手煙,“二手煙能殺人”這個道理幾乎人盡皆知,但為什么每次都能主動站出來制止的人卻遠低于5%,相反的,大多數人對“殺人的二手煙”卻聽之任之呢?每一個凋零的生命就是一條拒絕被動吸煙的重要理由,希望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和責任,向吸煙者說:請勿在公共場所吸煙。
家里最放松 64.5%煙民想吸就吸
調查結果顯示,除了11.9%的人家人/朋友都不吸煙之外,有64.5%的人表示自己的家人/朋友會在家里吸煙,隨時隨地想吸就吸;17.3%的人家人/朋友會在家里吸煙,但只在廁所或者陽臺吸;有6.3%的人的家人/朋友雖然吸煙,但不會在其家里吸。
吸煙 躲進廁所就安全?
當家人/朋友當著自己面吸煙,44.7%的人雖然知道這樣不好,但默默忍受;有19.4%的人會自己躲開;10.6%的人會讓他/她到廁所或者陽臺吸;有16.9%的人會馬上制止家人/朋友的吸煙行為,努力勸說;有2.8%的人的家人/朋友都不吸煙;還有5.6%的人覺得無所謂。
很大部分煙民認為躲在衛生間或者陽臺上吸煙,便不會危害到旁人。其實在很多國家,即使是室外吸煙,也有相應的標準,并不是說在陽臺上吸煙就是室外吸煙,而是規定一定要離開建筑物一定距離,如有的國家是規定10米以上。
另一方面,在陽臺上吸煙,實際上對家人還是會有影響的,只是說這就涉及到二手煙“量”的關系,而不是“有和無”的關系;去衛生間關起門來吸,其實對身體的損害更大,因為衛生間相對通風比較差,而且里面的濕度也大, 一是會使得煙霧的殘留更多,二是會使得煙在燃燒時溫度較低,相對來說,由此產生的"支流煙"更多一些,"主流煙"更少一些,這時不僅僅自己受害更大,而且在吸完煙后,大量的"支流煙"煙霧還在,別人一進去,照樣會受到影響。可見,躲在衛生間吸煙這種方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工作場所二手煙 你會怎么做?
當有同事在工作場所吸煙時,又會怎么辦呢?調查顯示,30.3%的人表示自己會掩鼻默默忍受;35.5%的人會馬上躲開;19.6%的人會以眼神表示對吸煙者的不滿;強烈抗議;有13%的人表示自己會對吸煙者實施教育;還有1.6%的人會向領導報告提意見。
許多人覺得在家中不吸煙比較容易,因為他們擔心家庭成員接觸到有害的二手煙。但是在工作中吸煙的社會壓力使得男性完全戒煙變得十分困難。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板給你一支香煙,不接受就會顯得粗魯;如果你的同事請你抽支煙休息一下,你也不得不去。所以工作場所,也成了最容易接觸“二手煙”的地方。當面對工作場所的“二手煙”侵襲時,建議可以直截了當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希望抽煙的人能尊重不抽煙的人。當然,這樣做的直接后果是得罪不少人,不過為了自己的健康,有時候不得不得罪他們,畢竟,成績是別人的,身體才是自己的。另外一方面要注意提醒對方的方式方法,笑著說,但是態度一定要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