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對的事,再把事做對
發布: 2010-01-07 12:47:13 作者: 鳴仁 來源: 中人網

2009年初,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管理界流傳:有人問三個正在忙碌的石匠在做什么。第一個回答“我在養家糊口”,第二個回答“我在做全國最好的石匠活”,第三個回答“我在建造一座偉大的教堂”。在管理大師德魯克看來,只有第三個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因為管理者的職能就是界定企業的使命,并卓有成效地“做對的事情”。在經濟動蕩期,把管理歷煉成一種重要的商業能力,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身體力行。
企業的目的是什么?按照傳統經濟學的概念,一個企業的目的是利潤最大化,是股東回報得以最大地實現。但是彼得·德魯克講,組織目的是為了創造和滿足客戶。一個企業的目的必須在組織之外,而不是在組織之內。組織的基本功能是營銷和創新,只有營銷,只有營業額進來,一個企業才能夠前進。由于企業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產品和服務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得滯后,因此,我們必須創新。新企業如此,老企業也一樣。
對于高層管理者在企業策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德魯克講得非常深刻。一個企業的使命、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的目標和戰略是高層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有些東西是可以由中層經理人來做的。但使命、策略則必須由高層管理團隊集體做出決策。另外一個概念,就是效果與效率。什么叫做效率?效率是在單位時間內的生產力;什么叫做效果?作為一個企業,重要的是成果。換言之,產品要對路,生產出的東西要有人來買。
德魯克對效果的另一種說法是,要做正確的事情。一個企業、一個組織,要為社會做出貢獻,而不是在單位時間內提高效率,為企業自己的目的來生產。關于這一概念,我們還有很多可談。第一,分權化是基于1942年他到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進行的調查之后,得出一個事業部的概念。今天許多大企業,像聯想等都采用事業部的概念在運作。這是在20世紀40年代通用汽車公司經過20年的實踐建立的一種組織結構。
德魯克在《21世紀的管理挑戰》中說:“20世紀中‘管理’最重要、最獨特的貢獻就是在制造業里,將體力工作者的生產力提高了50倍之多。21世紀,‘管理’所能做的與此同樣重要的貢獻,就是必須增加知識工作者和提高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20世紀,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是生產設備;21世紀,最寶貴的資產不論是商業或非商業機構將是知識工作者和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
一臺電腦,如果沒有知識武裝起來,將是一個廢物。如何提高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則是21世紀人們所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