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產品,并非神話!
發布: 2010-05-18 09:20:23 作者: 康兵 來源: 理君博客

記者日前在北京獨家專訪了自然療法的創始人——理君博士。理博士此次是應世界茶王某茗茶集團之邀,參加茶產品文化的首場分享活動,記者有幸聆聽了理博士對茶文化及茶在健康美容領域運用中的完美詮釋,整場講座讓人感覺中華茶文化的精湛獨到,茶的科學運用前景也是無法估量。
當記者問及目前被直銷市場炒作得紛紛揚揚的“生食產品”時,理博士淡然一笑說到:“果蔬、谷物等生食,多種營養素未被烹調加工而遭到破壞,這是一種值得稱道的食用方法。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有關生食的經驗專著,我也在十多年前就曾編寫了《果蔬健康美容自然療法》一書,其中大量篇幅介紹了各種食物生食的家庭制作方法,以及針對養生保健、疾病預防、美容養顏、美體瘦身、美發護發等方面多種不同的生食原料配比,內服外敷,養顏養生。但畢竟這是一種食用方法,它不是什么保健品,更不是藥,只是保持了食物固有的營養成分,雖然有一定的配比機制及加工條件,但遠不及藥物及保健品的研發制取要求,其科技含量并不高,充其量也只是綠色環保有機食品,不應將其炒作神話。而且,由于每個人的消化系統功能差異,生食產品也并非適合所有人。”
記者問及“生食產品”的炒作現象時,理君博士說到:“直銷產品有別于其它傳統同類產品,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一,直銷產品要有較高的科技含量,讓更多的人群直接最大受益才是我們研發的目標。青菜、蘿卜等好不好?固然好,但不能被搬進直銷中,直銷不能成為菜市場一般叫賣。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直銷產品‘含金量’的呼聲會越來越高,直銷企業應加大自主研發的投入,擁有更多更好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項目;其二,直銷是分享及傳達的事業,分享傳達什么?因此直銷產品對于直銷員來說,要有一定的可復制性、可分享性和可傳導性,也就是說要傳導、分享、復制產品的文化、理念、性能、功效及特殊使用方法。為何直銷企業不賣電視機?原因很簡單,電視機不需要具備復制機能,一張說明書就可以輕松搞定;其三,直銷產品應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要經得起市場錘打,而非暫時盈利的‘短命產品’,更非炒作一時的產品;其四,要有企業自身的產品文化特點。尤其自身產品的文化特點對一個直銷企業來說是很重要的,它代表了一個企業文化、產品、市場的發展方向,每個直銷企業都應具備其自身產品的文化特點,就保健而言,例如中華養生文化、中醫中藥國粹、營養補充、增強免疫、強身健體、抗御衰老、強化組織器官功能等,遵循藥食同理的健康原則,還可以派生出諸如人參文化、食用菌文化、蟲草文化、螺旋藻文化、茶文化、蛇文化、海洋生物科技、芳香療法等等。中華養生保健文化博大精深,這些都會給中國直銷業帶來無盡的研發和發展空間。我們常說的‘文化固本’,韓風、日潮也好,歐尚、美派也罷,我不反對‘拿來’,拿來的東西一定要適用,泊來之時別忘了要創新。還是就保健品而言,今天外國的月亮并非比中國圓,民族直銷企業不能只顧一味的追尋和效仿,容易脫失了自身產品的固本文化和發展方向,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我個人認為,直銷企業產品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盲進也是十分危險的。曾有那么一家直銷企業,原先是有自身文化特點的產品系列,而且市場反映還不錯,但是為了急功近利打敗對手,短短幾天就上了七八款競爭對手強勢而于己不倫不類的保健品,弄得系統團隊不知蕓蕓,該先復制什么?如何復制后來的?結果,強上的產品銷的不如競爭對手,自身產品銷售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到今天這幾款產品還掛在網上很少有人問津,搞的自己也不知道是否該下架,這就是產品的錯位。而今,國家正在加大對直銷市場規范的力度,雖未全面放開直銷,但是直銷企業的市場競爭已經風起云涌。可喜的是,現在的直銷市場已更加趨于理智,已經不完全靠一張網、一兩款單薄的產品去打天下,更多的直銷人會理性的權衡一家直銷公司的產品文化、科技水平及研發力量,產品正在成為直銷企業在這場競爭中獲勝的關鍵。‘生食產品’的神話炒作中,也從不同側面讓我們反思,直銷企業需要什么樣的產品,我個人認為:確立自身產品固有文化,加大研發投入,才是當務最值得去做,并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