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通出售197萬客戶資料獲取收益4400萬元
發布: 2010-07-29 16:42:01 作者: 余欣樺 來源: 香港商報

最令人震驚的是,在接受客戶資料的公司中,竟會再將這些資料交予若干外判的電話推銷公司,向客戶銷售有關服務。如果有關公司又將資料「外賣」,換言之,逾百萬八達通用戶的資料,可能已「成街都系」,令人驚訝!
私隱專員公署昨日在總部就八達通私隱事件舉行聆訊,邀請了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涉案的多家保險公司代表出席。首位作供的八達通行政總裁陳碧鏵,在聆訊初期回答私隱專員吳斌的「基本問題」約半小時后,就在吳斌的「施壓」下,承認公司有向信諾及CPP公司出售「日日賞」客戶的個人資料。她說,與信諾簽署的合約中,每年須最少提供75萬人次的資料給予公司;若未能提供足夠數目的資料,會影響收入。
八達通仍未「和盤托出」
陳碧鏵進一步「透露」,如客戶決定購買信諾公司的保險產品,八達通獎賞有限公司更可收取傭金。而信諾則須每年繳付年費給八達通,惟她以雙方有保密協議為由,拒絕透露金額;但她又承認,雙方如合作良好,對方會發放「表現花紅」。
被問到八達通會向信諾提供什麼資料,陳碧鏵透露,資料包括客戶的姓名、性別、出生的年月份、部分住址、部分身份證號碼、職業、教育程度、薪金范圍及使用日日賞的消費金額等資料。
信諾環球行政總裁郭凱和在聆訊上直言,自09年雙方簽署合約以來,八達通每月向公司提供平均約5萬名客戶的資料,又強調公司于推廣活動完畢的90日后會將資料銷毀。
合作方稱有保密協議
除了出售資料予信諾,陳碧鏵表示,有向CPP公司提供如客戶的姓名、性別及信用卡號碼等資料。她稱,CPP的總公司在英國。私隱專員吳斌詢問如何保障資料不會流出香港。她回應,目前的合約條款雖沒有列明資料不可離開香港,但雙方已明白資料不應流出香港。
CPP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曾碧恩在聆訊期間坦言,公司會將八達通提供,須要跟進的客戶資料交予第叁者,即委託一間電話傳銷公司做推銷服務。但重申,CPP與該電話傳銷公司有保密協議,而公司亦只能獲得部分資料,即姓名、電話及性別。她又表示,八達通亦知悉CPP與該公司合作。
06年至今售197萬客戶資料
陳碧鏵其后在聆訊結束后發表聲明稱,八達通卡有限公司于02年至今,共有6間合作商戶,當中包括信諾、CPP公司、1間保險公司、2間市場調查公司及1間雜誌分銷商,并自02年開始向商戶提供個人八達通卡客戶、自動增值服務及「日日賞」會員的個人資料。
自06年1月至今年6月,八達通獎賞及八達通廣聯有限公司,共提供197萬名客戶的資料予合作商戶,商戶平均聯絡每名客戶1.7次。4年半以來,兩間公司共獲收益4400萬元。她說,現時除信諾及CPP公司,與其餘4間公司的合約已界滿。
她再次就提供客戶個人資料予特選商戶一事引起的問題向客戶及公眾致歉,并強調,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與旗下子公司今后不會向參與商戶提供客戶資料,作市場推廣。陳碧鏵又指,八達通獎賞有限公司正與信諾及CPP公司商討提前終止合作協議,以消除公眾對個人資料處理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