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員工眼里的天獅
發布: 2011-03-04 12:33:01 作者: 佚名 來源: 人民日報駐越南


莫氏青平是中國天獅集團越南公司的一名本地員工。在天獅越南公司工作近9年的她,已成為公司主管教育培訓的經理。除了對越南員工進行培訓外,每年公司都會安排她到中國總部進行一至兩周的學習和培訓。
由于大學期間主修中文,畢業后進入中資企業工作成為莫氏青平當時最大的愿望。當記者問她為何選擇中資企業時,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到中資企業工作能讓我學有所用,就是越中兩國都常說的專業對口。”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大批中國企業勇敢地“走出去”,在更廣泛、更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實現更大發展。天獅集團越南公司總經理李林對記者表示,“走出去”戰略是中國企業融入全球經濟鏈條的必然選擇。中越兩國比鄰而居,新時期兩國經貿關系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駐越南使館商務參贊胡鎖錦表示,2010年中越雙邊貿易額突破300億美元,超出兩國高層確定的250億美元的基本目標,目前有近2000家中資企業在越南從事投資貿易、工程承包等各項業務。
莫氏青平說:“隨著越中兩國商貿往來的提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越南投資建廠,這不但給越南普通勞動者,特別是農村地區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也為中文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機會。”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的本土化水平不斷提高。天獅集團在進入越南市場初期只有40名本地員工,而現在已達到150人,在生產、銷售、市場調研等環節都有本地員工的參與。李林告訴記者,企業大量聘用本地員工后,他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顯著增強,保證了中國企業在海外的長久發展。
中國企業通過在海外雇用當地員工,建立制造中心和銷售網絡,成功融入當地社會,站住了腳,實現了企業與當地政府和百姓的雙贏。李林說,天獅越南公司以越南市場為依托,產品出口到老撾、泰國和孟加拉國等市場,越南有關部門希望能在公司出口產品上標注“越南制造”,可見海外中資企業不但為東道國創匯,還肩負著提升東道國形象的責任。
莫氏青平認為,在越南的中資企業不論資排輩,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會有舞臺。“同在越南的歐美和日韓企業相比,中國企業的文化更容易被我們接受。透過企業文化,我們對中國文化和中國發展有了更多了解。”中國企業在海外實施“本土化”戰略時,越來越重視本企業文化和當地文化的結合,既發揮了企業文化的凝聚和導向功能,又容易被本地員工接受和執行。李林也認為,找到企業文化同當地文化的契合點,能幫助企業吸引當地高素質人才,還能促進中國企業融入當地社會的主流文化,增加當地居民和市場對企業及產品的認同。
“公司還定期為越南的孤兒院、養老院等機構奉獻愛心,讓我看到了中資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莫氏青平告訴記者:“自從在中資企業工作后,我就對報紙、電視、網絡上有關中國的報道非常關注。中國的和平發展為中國同周邊國家和全世界的經貿合作營造了良好氛圍,中資企業是我們了解中國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