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獅的全球戰略不可以復制
發布: 2011-04-21 18:23:44 作者: 王曉霞 來源: 分銷時代

天獅的全球戰略走了12年,從1999年開始進入全球市場,十年磨一劍,它所形成的全球格局和全球自動波勢的發展是非常成功的。為此,天獅依托全球戰略,成功地走上了美國的資本市場,令國內許多直銷企業望其項背。然而,這種成功的全球戰略是否可以復制?為探討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行業專家胡遠江,他的結論是:不可復制。原因如下:
一、國際環境
天獅全球戰略的成功,得益于當時國際環境的影響。第一,天獅在1999年進入國際市場時,很多國際市場還是空白的,比如俄羅斯、烏克蘭等市場還沒有直銷業務的滲透,這種空白市場容易接納新鮮事物;第二,市場競爭力小。當時的國際市場幾乎都是藍海市場,投入和產出的成功幾率比較高,成本相對低廉;第三,對于中國的直銷企業來說,當時大規模并且義無反顧地走進國外市場,天獅是第一個;第四,1998年前后,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處于改革開放時期,在法律制度、政策和引進經營項目等方面相對寬松,因此,天獅的全球戰略面對較好的市場環境,容易落地、生根、發芽。
現在,國內很多直銷企業看到了天獅的成功,也想走出國門,但是為什么沒有像預期一樣勢如破竹地建立國際市場?胡遠江指出,源于市場環境的變化。
第一,今天的國際市場幾乎沒有空白地帶;第二,市場競爭比較大,幾乎是一片“紅海”;第三,多年來,中國企業陸續走出國門,但是國外許多國家都有經典品牌,例如安利、雅芳等全球性企業已進駐國際市場。面對這種競爭,對于沒有根基的中國企業來說,這時候進入國際市場,無論從資金規模還是投資實力,都沒有辦法與他們抗衡;第四,國際環境風云變化,國際關系錯綜復雜,很多國家法律制度相對完整,完成了轉型或者過渡。直銷企業的惡性競爭時有出現,導致其他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面對市場環境的壓力巨大。因此,其他企業失去了天獅進入國際市場的先天優勢,今天的國內直銷企業再想像天獅當年一樣長驅直入,勢如破竹,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二、國內環境
天獅的全球戰略被業內人士稱作“走西口”。1998年,中國政府實行“一刀切”,當時批準的41家直銷企業全部停止運營,1999年核準了10家外商投資直銷企業轉型,這種政策的內涵意味著所有國內企業都不能再從事直銷或類直銷的經營活動。于是,國內直銷企業大多數或轉型傳統業務,或關閉直銷業務。天獅的業務全部是直銷,這種政策對于企業來講,意味著生與死的抉擇。當時的天獅正處于跨越式發展時期,國內的直銷之門已經關閉了,如果尋求突圍,唯一的出路就是破釜沉舟走向國際市場。
國內的直銷企業之所以不能復制天獅的直銷之路,原因如下:第一,近5年來,國內直銷企業沒有像當時的天獅一樣處于高速運轉時期,已經騰飛在空,必須尋找航線;第二,國內從事正規直銷和灰色直銷的空間沒有被封堵,只是成本和風險的問題;第三,這幾年來,國內市場在直銷方面展現的商業機會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滋長人的惰性,意志不堅定。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稍遇挫折,就會退縮。
三、企業家性格
據胡遠江介紹,天獅集團的掌門人李金元有著獨特的性格。第一,有戰略目光。李金元在運籌企業的成長過程中,采取的是三級跳的發展方式。按照他的思維,在國內發展形勢尚好時,已經想到了進軍國際市場。因此,他是站在企業家的戰略高度,謀劃企業的發展和出路。第二,敢于應對挑戰。一位美國人曾經專門為李金元寫過一本書,書名是《永不放棄——一個中國男人成功的故事》。1998年中國政府采取“一刀切”政策,對于企業來說,挑戰很大。在天獅十余年的發展過程中,這樣的挑戰,李金元經歷了很多次,然而他敢于面對挑戰,積極尋找有效的辦法突破;第三,有斗士精神,從不輕易言敗。李金元把天獅當成最高的理想,像夸父逐日一樣推動企業的發展。1998年其他企業選擇了轉型,唯獨天獅獨闖海外,這與企業家不言敗的個性有很大關系。第四,有博大的胸懷,能夠整合資源。這為企業國際戰略的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些年,在推動全球戰略的過程中,李金元做得較為突出。天獅能夠實施全球戰略,與企業家的智慧和永不言敗的精神有密切關系。
四、人才格局
上世紀90年代,國內企業共同構筑了直銷時代,培育了大量優秀人才。1998年“一刀切”后,90%的國內企業停止運作,這些人才流向哪里?對于10家外資轉型企業來說,他們對國內管理人才的需求相對封閉。很多高管人才只有一元化的選擇。天獅獨樹一幟,開拓海外市場,振臂一呼,英才云集。人才投奔的格局,對于天獅全球戰略的成功是很重要的因素。
自直銷立法后,獲牌的直銷企業如今已有27家,還有大量的灰色企業,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得企業很難統一到優秀人才群體。人是生產力的決定因素,人才的多元化選擇和流動,很難構筑企業在推動全球戰略上的優勢。
五、企業文化
天獅是中國民族直銷企業,這個定位從來沒有改變過,貫穿企業的核心文化是愛國主義。無論從企業家,管理者還是市場人員,天獅人熱愛祖國,為祖國增光,抵御外匯,強國富民,這樣的思想早已扎根在天獅人的血液里。天獅產品強化補鈣,也就是要補中華民族的骨氣。在天獅,人人會講解鈣,講骨氣,講愛國主義。1999年,經過慎重思考,在愛國精神的激勵和鼓舞下,天獅滿腔熱情沖向海外。與祖國同在,是天獅人的精神支柱,鼓舞著他們在市場中披荊斬棘。
目前,國內推動全球戰略的企業,深入靈魂的愛國精神沒有天獅這樣凸顯,因此,在開拓海外市場時,他們更多注重生意或者企業戰略,導致精神王國有所缺失。無論遭遇困難還是挫折,只要有信念,就可以穿透。而其他企業的文化,在這方面的表現相對不太明顯。
六、做法
天獅的做法,也是推動其海外市場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一,天獅經過精心策劃,在痛苦中抉擇,本著“不成功則成仁”的精神,推動全球戰略。第二,廣而告之。天獅在國內主流媒體上刊登廣告,招募天下英才,打出戰略口號,進軍海外市場,從資源上進行整合,形成了磁場和氛圍。第三,董事長親自掛帥,考察調研,對國際市場的開拓影響很大。第四,采取了扎根的策略。這和企業家的個性有關,不走馬觀花,也許繼續勇往直前,但絕不會選擇放棄。
胡遠江表示,目前國際市場的空間不再一片空白,而國內市場日益成為黃金地帶,因此,很多企業開發國際市場的動力系統略顯匱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想要復制天獅的全球戰略是很難能夠成功的。因此,天獅的全球戰略不可復制。企業只有找尋適合自己的創新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